字体:  

《非马诗创造》内容简介+序

美国非马 发表于: 2016-9-07 02:55 来源: 今天

《非马诗创造》,刘强著,中国文联出版社,北京,2001.5









内容简介



非马是一位杰出的旅美华文诗人,他的诗创造被称为现代诗坛的一个异数。因为他本人是核工博士,言其诗具核爆威力则以核子诗人称之。他用华文和英文两种文体写诗,已在海内外出版的诗集有个人专集14种,与人合集3种;翻译1000多首英、美等诗作,出版译诗集2种;并主编现代诗选集4种。他还出版其他文集和译文集5种。《非马诗创造》对非马其人及其诗创造的介绍和评论独具卓识,称非马的诗创造,为中国诗也为21世纪的世界诗坛,提供了一条可供尝试的途径,创造了一种非马现象。该著高度地概括非马诗美艺术的种种特色:包括他创辟的比现代更现代,比写实更写实的现代两比艺术;他的非实非虚,大实大虚的审美意识;他在象现艺术上离而不离远距离艺术等。这些,属于非马的现实主义的开放性和现代主义的超越性的诗美艺术创造,使他成为一洗万古凡马空的诗坛飞马。该著在论述上富有创见,立论的胆识和深邃的发现令人赞叹,艺术欣赏在高层次上,且语言精炼,文字清新,可读性强,能给读者以睿智的启迪和灵美的享受。

作者简介:刘强,供职于某市文联,毕业于湖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其主要著作有诗论、诗人论专著《诗的灵性》、《孔孚论》、《非马诗创造》、《天堂对话》,诗学随笔集《走山走水》和长篇小说《孽变》、《红街黑巷》等。现为国家一级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卷首诗

把短短的直巷
走成一条
曲折
回荡的
万里愁肠 
左一脚
十年
右一脚
十年
母亲啊
我正努力
向您



──非马·《醉汉》




《非马诗创造》刘强

非马,旅美华人中一位杰出诗人。
他是在美国阿冈国家研究所工作多年的核工博士,但他的诗创造比“核”威力更大,覆盖面更广,价值更高。
他用华文和英文两种文体写诗,已在海内外出版的诗集有个人专集14种,与人合集3种;翻译1000多首英、美等诗作,出版译诗集2种;并主编现代诗选集4种。他还出版其他文集和译文集5种。真可谓硕果累累。
我读过非马创作的700多首诗(包括浏览和细品),差不多是他目前的全部诗作了。非马在给我的信中说:“我的诗路应该能为中国现代诗提供一条可尝试的途径。”对此我深为认同。他的诗创造艺术仍在发展中。海内外已有110多位诗人、诗论家、教授、学者纷纷研究他的诗,海内外报刊发表评论和研究他的诗创造的文章,已逾200篇。非马的诗作已被收入世界各地90多种选集和选本。
这不是一种十分奇特的现象吗?不是值得很好地思索和研究,从中找出中国诗的发展之路怎样走吗?
我认为,非马的诗美艺术,在中国诗坛有不可或缺的地位和意义。
我是基于下面几个方面,看到了非马艺术的不可替代性,或说它的典型性、独创和独特性,或说诗路之走向:

(一)我这样考察和研究非马的诗创造活动--在华文诗人的诗创造中,存在着一种生命活力极旺盛的“非马现象”。
这是一种十分独特的艺术现象:
非马生活在现代诗美艺术环境的薰染中,却避免或说很少受到恶性西化的影响;
他承继中国诗的现实主义传统,又对它们作了积极的创造和变革;
他以现代艺术丰富和变革现实主义,既避免现代主义的弊端和西化倾向,又不停滞于旧有现实主义的窠臼;
非马艺术既不离开现实生活,又提升、净化现实生活,对现实作某种不泥迹的艺术超越,也给现实以另一种完美的创造;
非马艺术属于那种拥有深刻批判精神,而又甚富理想创造的现代艺术。它不粘连任何一种消极颓废情绪,而是以一种积极向上、一往无前的精神风貌出现的。
特别要强调的是,非马的诗极具时代和社会现实的深邃性,深入到时代和社会现实的深层次。非马的诗创造,与现实、历史和人生是不可分割的,艺术价值和社会价值是不可分割的。它们成为海外华人赤子一种文化心态和美学趣味的典型体现。非马的诗创造,作为一种高层文化现象,无疑对民族的精神文化有所提升。它们是人的自我意识与历史自觉的深刻感应和融合,凝聚了现代人的历史的使命感和时代的责任感。
传统与现代在非马的诗美艺术里水乳交融,天然浑成。
这就是诗的艺术创造的“非马现象”。
台湾诗人、诗评家康原、赵天仪等,论非马诗是“现代诗的一个异数”,依我的理解即包涵这个意思。“异数”,便是一种特别现象:“非马现象”。①
所谓“非马现象”,概括地说,就是他的现代“两比”艺术。即,他自己提出并自成一家的“比现代更现代,比写实更写实”的现代艺术。
他是一位超越了“现代”和“现实”的诗人。
他的目标不只是“跨世纪”,而是“宇宙全息”。
在他,宇宙全息是最大的超越,包括了时间和空间的超越。

(二)与过去比较,非马的诗创造更重视审美。--如果说,诗和其他文学艺术都有认识、教育、审美、娱乐四大功能,而传统更重视“诗教”的话。
非马的审美意识与众不同。他的审美意识的突出特点,是“从前性”、“当前性”和“超前性”的结合。在非马诗创造的审美思维过程(包括从理想到感应,及构思的循环)中,与众不同的是,他能虚实结合,并取一种“虚观”,创造“非实非虚,大实大虚”的境界;而传统则是一种“实观”,只见“实境”。“实观”停留于“物”,“虚观”则超越于“物”。传统的审美构思,停流于“从前性”、“当前性”,并已形成一种审美习惯。而非马的审美构思,则极具“超前”意识,是“从前性”、“当前性”和“超前性”的结合。“三世”全息,超时空性的。
非马既是“非马”--不“实”;他又是“飞马”--“大实大虚”。他的诗创造,使中国诗“飞”了起来!
他是中国诗之走向的一个典范。
一匹中国诗的“飞马”。

(三)非马的诗创造在象现艺术上的特点:一种“远距离”的“隐藏”艺术,走入“灵”的层次。
非马诗的审美意象,与传统实象不同。传统实象单一,有“意”,但不能构成“意象”,“意”在表象上,是直露的。
非马诗的意象,是一种“远距离”艺术,“意”和“象”是一致的,却又不是“实象”的那种直露,而是一种“远距离”的一致,有较多的“隐藏”。也就是说,“意”和“象”既具一致性,又具“远距离”性。“象”此“意”彼,“意”和“象”之间拉开了“距离”,不在同一个层面上。但不管距离拉开多远,也还是“离而不离”,“意”在“象”的高层次上。
非马诗的象现艺术,由具象的“有限”,经过艺术抽象,抵达“无限”。很多情况下,走入“灵”的层次,出“灵象”。
非马走出的一条中国诗之路,在21世纪人们会看得更清楚:
现实主义必须是开放性的;
诗从审美意识到创造,都是由“实”走向“虚”,由“有限”走向“无限”;
当跳脱审美意识的“实观”,而取“虚观”,抵达“非实非虚,大实大虚”之妙境。
因为有太平洋相隔,无法和诗人非马相见--我是多么渴盼;于是,我写了四万多字的书面访问提纲,寄给了他。蒙他不弃,一一以书面回答,使我深受感动。
本来,两人见面只需要几天就能说完的话,结果只好你来我往以书面访答,往返数次,耗费的时间和周折就多了,乃至一言难尽。我想,如此遥隔大洋两岸的书面访答,也算创纪录了。
这部书原拟名《非马评传》,写完一读,有些汗颜。因为是书面访答,所谓“评传”也就有了较大缺陷:“传”的部分采访无法细致,不能深入挖掘;而“评”的部分,也因缺乏交流,限于个人陋见,难以更深邃一些。这许多,只能留待将来弥补了。更何况,非马的艺术生涯中,还有绘画与雕塑等,本书基本上没有涉及。
思索再三,就用了《非马诗创造》这一书名,把某些“传”的部分也删除了。
屈指算来,从 1997 年3月给非马写第一篇诗评起,就开始酝酿这部书的写作,匆匆走过了二年零九个月时间。第一稿写完以后,得友人提醒,冷静思索过,自觉对非马诗创作的境界抵达不够。于是,第二稿又增补了几章,仍然是挂一漏万,深感非马的诗创作太丰富、太深邃了。
我写这部书,在下笔时曾有一种自信:我在剖析一位海外的也是中国的甚至世界的杰出诗人,是为着中国诗和整个世界诗坛的现在和将来!写完后自信仍在。
已有预言表明:未来的世界诗坛,是注定要向中国诗取经的,西方要向东方朝圣。
不久的将来,会有第二个庞德出现!

                    1999年11月18日
注:
①康原《现代诗的异数--小论〈非马诗选〉》,《非马集》第70--75页。
另见,赵天仪《短诗的健将--论非马的诗》。《笠》诗刊,127期,85,6,15

《非马诗创造》,刘强著,中国文联出版社,北京,2001.5



[ 本帖最后由 美国非马 于 2016-9-7 02:59 编辑 ]


View My St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