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在问句中迷失】

无数山楼 发表于: 2016-5-27 11:38 来源: 今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出一个问句似乎是很轻松的事。但你若愿意回过头来看看,仔细对照问句直指的对象便会发现,认真严格地提出一个问句多么不容易,除非你想信口开河。一不小心,你的问句就会把你带离你和对象所在的现场,而你却浑然不觉,并可笑地想象自己由此问句而更接近对象的事实。

    这是否夸大了问句提出之难?我们不是直接面对对象而发问么?又怎会偏离对象从而被对象带离现场?让我们回到“提出一个问句似乎是很轻松的事”这个句子。“很轻松”是对“提出一个问句”这个事的可能性描述,从具体的“问”的内容中走出来,这个事的确可以很轻松地提出。可走入“问”去看看,“问”的提出在严格表达的意义上非常不易。你需要到看清对象的事实里面去分别出可能成为“问”的部分以及相对应的显然的部分,或许正是后者的存在才具备可比性,使得我们朝向的对象的过程中有可以作为“问”的东西提出,否则何来问呢?假如仅就其所见不假思索地提出“问”,到头来,你或能会发觉,此“问”并不能成其为“问”(而真正可成为“问”的东西不在提出的问句中),它在被提出的同时也暗暗地将提问者带离现场,从而造成“问”是远离对象事实的“问”,与对象事实的关联性大为降低、有的甚至毫无关联,变成“问”仅仅是“问”的尴尬。

    很多时候,我们容易迷失在一个个问句中,尤其在口语表达里,习惯用一连串的问句来显示对对象事实的把握(增强说话者的表达气势),但稍不留神,即把自己带入自己的问句,为“问”而“问”,以“问”来覆蔽对象、也遮掩自己。而且,单独问句中涵盖对象的可能也由于多重复杂问句带来问句之间的相互削弱、矛盾、重叠等减少,使一组问句难以真的抵达对象,变为缺乏精确指向、关联的无意义的句子,让一连串句子形成的“势”转成为表达的障碍。

    再者,问句产生的面向他者的形态,也易让提问者想当然地站在问句背后化身此问句的判断者,尽管表面上看起来是将判断权交给被问者。也就说,问句中除了包含问者、被问者及共同的对象事实外,还包含了问者在此之外隐含的处于问句之上的某种疑惑、猜测、怀疑、对“问”的预判及问题终端的约束等等。如果“问”的提出不注意、不能有效地回避、削弱、排除这种问句之上的附带物、附带效应,问句很难抵至被问者,而成了形式上的问句,或成一个得不到回应的陈述句。

    当然,你会说,现实生活中,我们实际上彼此之间一直都是靠这种直接的简单问句交换各自的想法,并未有什么不妥啊!但,作为一个纯粹的语句,却不受我们平坦地感知的效果的影响,它就在我们给出的“问”里和我们玩着游戏,不管你愿意与否。亦即:我们常在问句中迷失,在“问”提出的当口即已迷失。

    注:2016.5.26


View My St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