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将诗歌还给人民!----浅议汶川地震诗歌的人民性问题

阑干 发表于: 2008-8-27 16:12 来源: 今天

                                                                      作者/杨建华



       中国当代诗歌人民性的缺失,应该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也许有人要说,汶川地震诗歌不是一个人民性的最好的说明和反映吗?我不完全这样认为。地震发生后,诗人和诗歌以其反映事物的灵敏性和特异性在地震发生地,以至中国更大范围内掀起了以诗歌的方式哀悼亡灵,抗震救灾的诗歌活动,在一定层面上赢得了人民的同意,甚至感恩。然而,这里的人民性更多地体现在它的实用性上,也就是和其他救灾物资一样,诗歌所表达的泪水有助于临时安抚部分人民受伤的心口,鼓舞灾区自救的希望,勇气和决心。但是,我看到了地震诗歌的一过性以及诗歌在反映和参与生活时所表现出来的牵强,脆弱和表面性。在这里,诗歌的人民性的探究就显得相当必要。
       这里有必要弄清楚人民性的所指,从思想和情感方面看,即是指诗歌的内容,它存在的必要;从理解与接受的层面看,即是指诗歌的形式,它存在的时空。前者,造成了诗歌在地震后和余震中起到了不可小视的民族情感的大联盟和大救治。这也是诗歌的可贵性和它的内在价值在现实和磨难中所达到的空前的张扬。在这里,诗歌体现的人民性是确定的有效的。而从地震诗歌的一过性来分析,我们就不难发觉,地震之后也同时宣告了诗歌中地震的平静,散失。这就是诗歌的悲哀。因为人民对于诗歌是不怎么了解也不怎么接受的。从情感上看人民一时需要它,象需要一块面包和一杯水;从理性方面看,人民仿佛看到了一个哑巴在帮助自己,当然感激,明白它传达了什么确定的心声。而语言的障碍,致使诗歌和人民这个受体之间无法达到更加细腻的沟通,交流和完美的融合。因此,地震诗歌不能走远,它的必要性已经作出了基本的诠释和小结。
        让诗歌走向广大的民众,难吧?散文成功了,小说做到了,其他艺术也还行。诗歌呢,在撂荒,只有诗人自己在圈子里玩。我就不明白了,是人民的欣赏趣味转移了下降了,还是我们的诗歌自命不凡,唱自己的独角戏,并且心安理得了呢?诗歌不应该单纯是文字的优秀,是否更应该考虑到它的受众?是啊,有些名家及不朽之作仿佛到了死后多年才会被人民认可。都象这样考虑和努力,诗歌的现世就已经完结了。当然后世还会还诗歌一个繁荣的时代,凭借的或许不是现在,而是过去,更加遥远的过去。。。。。。

[ 本帖最后由 阑干 于 2008-8-27 16:14 编辑 ]


View My St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