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这是对待文学家前辈的常态吗?》

海客 发表于: 2008-7-14 03:44 来源: 今天

作者陈丹青

----------


   近时我与韩寒在湖南电视节目中聊到茅盾巴金冰心几位,以为文采欠佳,读不下去,于是被声讨。罪名不细说,更有网民要将韩寒拖出去枪毙。我既是与他聊天惹了祸,不该置身事外的。

   今次要害,并非我们出言不逊,而在公开。两人的嘴固然没上锁,但把关者,大家知道,其实是电视台。眼下这类扯淡并无生命危险,倘若稍涉禁区,后期制作早给抹了。所以电视台每次闯点小“祸”都保了安全险,不是胆儿大,而是胆小,这不,交谈文字版先上网,讨伐骤起,制作方播出前赶紧隐去前辈名姓——此今之媒体“巧妇”的小动作与大为难也。至于“鲁郭茅、巴老曹”名实之间的种种差异,同样的话,七八十年代我记得就和阿城安忆说起,文学圈则二十多年前即有所辨析,学界还有专文述及,只是公众不知,而话题早已凉了。近日某作家对我说:“老陈,何苦呢?”你问他到底怎样想法,他也不过一笑。是的,中国人对各种人事向来关起门畅所欲言,眉飞色舞,但切勿公开,公开了,大家面子上不好交代、不好混,这潜规则众人也早经熟悉了。

   当然,崇敬文豪的读者专家多有人在,人多自然势众,本次讨伐的篇数、字数更是我与韩寒那段谈话的几十上百倍:正义迅即伸张!很好。我倒是因此念及中国文坛艺坛六十年来举世无匹的老故事和新剧情,归结两条:一是逼死他,一是说不得——且说傅雷悬梁、老舍自溺、演员石辉投海、巴金的爱妻被逼死,钢琴家顾圣婴一家开煤气自杀。未死者,有林风眠下狱,石鲁发疯,胡风案牵连愈千人,沈从文建国初年就往自己手腕割一刀……此外,被糟践被羞辱被毁灭的文艺家不知有多少。二三十年代呢,同是“鲁郭茅、巴老曹”,谁人批斗谁人整?却是有人敢于批评敢于撩,且多是韩寒那般的小年轻,而当胡适之陈独秀傅斯年瞿秋白们撩拨前辈、为难政府、游行办刊、组党谋反,大致都是二十来岁小逆种,言行之凶悍,后果之严重,岂是今之八零后小子可以比得——扯远了。文革后,前辈相继凋零,偌大的中国总得有几块匾,于是将前辈的声名从地狱捞出来抬进宗庙,竖牌位,留青史,开纪念会,建文学馆。虽则京沪没有罗马巴黎的伟人祠,但几位前辈大抵都有雕像在,既是成了雕像,晚生除了鞠躬礼敬,岂能有二话。

    这就是对待文艺前辈的常态与正道么?前一种糟践,其罪孽,不必说了,后一种恭敬,其异常,却比较地难说——稍不慎,正义之师又要严辞声讨了——然而这就是六十年来中国历史的一体与两端:不是层层地狱,就是巍巍宗庙。此刻,我愿在地狱和宗庙之外,继续公布自己的偏狭和愚蠢:譬如法国雨果、俄国车尔尼雪夫斯基,我实在读不下去,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纳博柯夫的《罗丽塔》绝对了不起,可我只啃了一两章,全忘了。翻译不佳是个借口(对不起,又开罪译者,顺便一说,七十三年前李健吾即对巴金的创作有过真挚的负面评析),绘画不必“翻译”,我早已对伦勃朗略生厌倦(他曾是我的神),对柯罗轻微失望(我至今深爱他),对怀斯从来惧憎(他在民意调查中位居美国画家第一),好在欧美爱国者不会越洋寻我来算账……我所不以为然的中国画家呢,也斗胆招供吧,譬如黄宾虹、李可染、张大千、及晚期的林风眠。读不下去的中国写家,也还有——住口!你甚么东西?!有甚资格诋毁前辈?!喳!在下是没资格,但合上书页、目光移开,总算一份渺小的私权吧。有位正义者愤慨宣布,我们的言谈(总共几句话)“伤害了民族文学的尊严”。呜呼!这持续伤害文学与尊严的伟大民族,其“民族文学的尊严”竟如汶川校舍的预制板同样脆弱,而出语者一人居然自命代表十三亿中国人。知道吗?五十年代法国新小说派集体清算巴尔扎克的全知叙述,七十年代以赛亚·柏林万言痛陈启蒙先贤的刚愎自用,2006年英国乐评家大肆指责莫扎特甜腻媚俗,而约翰·伯格在毕加索在世的1965年即专书分析大师的失败,这些民族的“文艺尊严”受伤了么?以上被质疑的大匠师与我们本土的文学众神相比较,份量又是如何?

    文学魅力的久暂、阅读趣味的差异、作者之间的好恶,原极复杂而微妙,这次争议的善道,应是进而探讨“文采”的是非,但问罪者的痛点哪里是关于文学,而是点了威权的名姓。韩寒的书我并未读过,也不在乎茅庐初出的写手是否文采斐然,他不过是如巴金所愿,讲了几句平凡透顶的真话。自由谈编辑时常关照文末要有结论,我与韩寒犯忌,正是对“结论”轻声说不。非要结论,是我忽然想起茅盾曾任文化部长,巴金则是作协主席,二者均属国家领导,念及此,这才背脊起栗,眼下声讨者咬牙切齿不依不饶,怕是要动议建立民族文学大法庭的意思吧。

2008年6月25



[ 本帖最后由 海客 于 2008-7-14 03:47 编辑 ]

最新回复

海客 at 2008-7-14 03:46:28
哈哈  高手如斯 偶尔出手 必中要害 绝无落空!


李大兴 at 2008-7-14 09:10:22
在中国大陆以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里,茅盾、巴金和冰心一般都算不上重要的作家。
张祈 at 2008-7-14 10:18:16
关于前辈与韩寒,辩论和对话之外
文章提交者:刘松萝 加帖在 原创文学 【凯迪网络】 http://www.kdnet.net

关于前辈与韩寒,辩论和对话之外
刘松萝

最近,韩寒出来更正,表示在他的言论“新中国以后的中国文学很不注重文笔和文采,我们的课本选文章和要求背诵的那些文章的文采也都很差,老舍,矛盾等人的文笔很差”中,“老舍是我一个口误,我就是想说巴金来着。”

我想,这就是辩论的收获,起码得到了更正。辩论和对话,是应该提倡的。

除此之外,我还想谈谈其他的问题。

有人说,韩寒批评前辈作家是打破迷信,挑战权威。我想问的是,那些前辈还有权威吗?不过是死老虎和纸老虎罢了。前些年,鲁迅的儿子周海婴还要替鲁迅向别人道歉,足见受到了巨大的压力。当然,如果有人认为打死老虎纸老虎很有必要,舍此中国就无法进步,那就继续打吧,只是不要盗用勇敢的名义。

我曾经谈到占据强势地位者的弱势心态,以后还要继续谈。弱势心态的表现是,已经畅行无阻的人们,还要固执地认为活着和死去的人们在挡住自己的路,悲剧由此而产生。在前苏联,不断地批判资本主义,不断地进行残酷的清洗运动。在中国,早已被打到的孔子一再被批判。甚至在今天,还有人乐此不疲。改革以后,在成功者中间也不乏弱势心态的表现。突然得到的强势地位与弱势心态相结合,从而把小市民习气,流氓习气以及丐帮的习气加以放大,进而推向整个社会。此外,弱势心态往往会给无端地向别人发起进攻,甚至企图赶尽杀绝提供了心理依据。不断地贬低前辈,就是弱势心态的表现。

我一直认为,写作上高调的人,为人不妨低调一些。这不仅是美德,也是对自己的保护。一个人的价值是有限的,在社会上和人的心目中占据什么样的位置,应该是有定数的。一个人值得让社会付出多大的注意力,也是有定数的。超过了应有的限度,会适得其反。在媒体时代,这一切虽然有所改变,气泡毕竟不可以无节制地吹下去。我敢说,那些热衷于制造新闻的人,通常是文章写不下去或者将要写不下去了。王朔奋笔疾书,从鲁迅开始,把作家一个一个打到以后,自己也没有灵气了。“不无端地贬低前辈”看似迂腐的道德信条,其实是创作的铁律。也许这一切对超人没有作用,但问题在于我们中间谁是超人。

网友飞猪曾经采访过新凤霞。新凤霞对飞猪说,唱戏的要给别人留饭。新凤霞说,过去她火爆的时候,一个月要歇几天,让别人的场子也多一些人。我想,勤奋是一种美德,而一旦到了只有自己勤奋的份儿上,那就是霸道了。当然,那是老黄历了,现在流行丛林法则。不过,在丛林法则之外,还有生态平衡。我们看到了狮子吃羚羊的合理性,忽视了演艺界和文坛上的狮子不但要吃羚羊,还不许羚羊逃跑,要排着队等狮子去吃。不仅如此,狮子甚至不留下碎肉给其他野兽吃。这样的局面,就是赢家通吃。

不断地制造新闻,是缺乏信心的表现。老子说过:“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那些不断攻击别人的人,内心是很脆弱的。他们的成功,不过是由于我们的宽容,或者我们的软弱。我自认为部分地了解人的内心,了解人性的弱点。观察外表和言行,我断定很多在媒体上表现活跃的人并不是勇敢者。第一次攻击别人的时候,他们在心里是没底的。一次又一次得手之后,他们才变得肆无忌惮。应该说,这就是侥幸心理在起作用。变态的明星,变态的看客,恰恰是软弱的被攻击者惯出来的。

哪天我们反击一下,情况就会有所不同。去年,王朔再次出山,从各色人等中间挑出代表骂了一遍。遭到阻击之后,又出来道歉,最近好像安分了。有心理学家说,王朔心中有大善无法表达,所以才骂人。那么,心中有善的人很多,是不是都可以骂人呢?

回到题目。我仍然主张辩论与对话,用文明的方式说服对方。无法说服,就相安无事。批评,哪怕尖刻的批评是需要的,只是不要轻易地否定一个人。把别人逼到墙角,对自己是不利的。王朔韩寒式的骂人之术并不高深,你会,我也会。厚道的人,不要把论战升级,这样对大家都不利。

对于韩寒的尖锐,有时是欣赏的。但是,我有这样一个理念:挑战者和攻击者自身要付出一定的代价,社会才能够正常运行。让批评者也受到批评,是对他们的爱护。如果挑战、攻击和造反成为某些人的特权,小孩子上房揭瓦的时候全国都在喝彩,欢呼“揭得好”,那就是准文化革命了。一旦这样的秘籍称为众人皆知的窍门,就会国将不国了。君不见写作有多累,君不见骂人有多么容易,特别是精心选好了被骂者。

鉴于有些人的表演超出了应有的限度,到了应该给予他们宪法中规定的人人平等的国民待遇的时候了。从现在起,再也不能让骂人者心存幻想,以为每骂一次都能够等来喝彩。面对挑衅,我们再也不应该说:“这是小人之言,不理他们,不让他们扩大影响。”在有些人事实上得到了较多的话语权时,这样说不过是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对于欺软怕硬的人,一定要让他们知道:不仅是你,别人也是不可以冒犯的。

2008.6.22.
落雪大地 at 2008-7-14 22:08:13

QUOTE:

原帖由 李大兴 于 2008-7-14 09:10 发表
在中国大陆以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里,茅盾、巴金和冰心一般都算不上重要的作家。
文学史研究又能说明什么呢,自家言说罢了。他们两个可以在媒体上搞私人聊天,我也可以不喜欢巴金的小说,但喜欢他的散文,这就够了。
海客 at 2008-7-14 22:36:18
其实您和大兴的观点不矛盾

作为个人,你可以喜欢任何作家 也可以不喜欢任何作家

我认为大兴想说的是 :  茅盾、巴金等的地位在大陆有潜规则,如果你不喜欢你不能够公开说,说了人家就要封你的嘴的!这就不好了嘛,而在大陆之外,就没有这种潜规则的限制,没有说话的不自由, 茅盾、巴金,你爱谁谁,排序也随便你。

至于谁重要谁不重要 各抒己见 --  您认为文学史研究不算什么,那就不算什么!反正在这里怎么说都不会挨谁的板子的  哈哈

我是这么理解的。

[ 本帖最后由 海客 于 2008-7-14 23:16 编辑 ]
军持 at 2008-7-15 07:26:12

QUOTE:

原帖由 李大兴 于 2008-7-14 09:10 发表
在中国大陆以外的中国现代文学史研究里,茅盾、巴金和冰心一般都算不上重要的作家。
我以为“中国大陆”后面该加上“官方口径”。
宿莽 at 2008-7-15 09:09:31
陈名人无聊,没话找话炒炒而已。
话题陈旧,大家心里也明白
何况,几位也算白话创作的先行者,缺陷又怎能免?
是不是还要讨伐胡适白话诗真差,鲁迅用词聱牙?
海客 at 2008-7-15 12:11:01
我看  陈丹青不是您说的那种人  原来他是陪韩寒聊天,韩寒为主他为次地聊天

当时谁也没有想到媒体和舆论会如此喧嚣啊

他们俩也是老百姓,不存在讨伐谁的事情。仅仅各抒己见

我倒觉得应该问问,今天的媒体怎么了?

问好
李大兴 at 2008-7-15 12:23:44

QUOTE:

原帖由 军持 于 2008-7-15 07:26 发表

我以为“中国大陆”后面该加上“官方口径”。
是的,49年以后大陆主流文学史都很高估茅盾、巴金和冰心。但文学界对他们评价不高的大有人在,所以陈丹青和韩寒说的话本身并无新意。

我想,民国时代小说写得好的,如今看来还是鲁迅、沈从文和张爱玲。
海客 at 2008-7-15 13:22:39
陈丹青和韩寒说的话本身并无新意

---------------

是啊 无新意的闲聊竟然搞得媒体上轩然大波,不能不让我们思考 , 中国的媒体和道统是多么的无聊 多么的没有创造力----所以只好没事找事或者炒旧饭  或者 制造新闻

但是这样也有好处, 起码陈丹青等人借此揭开了中国文坛的被人遗忘的老伤疤

呵呵
未白 at 2008-7-15 14:51:51
题目写的好,内容不敢认同
海客 at 2008-7-15 19:00:53
和而不同  很自然的


View My St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