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灵性诗话:极致的体验与绝美的诗篇兼论诗歌与身体写作

山里弟 发表于: 2008-6-15 09:53 来源: 今天

灵性诗话:极致的体验与绝美的诗篇兼论诗歌与身体写作



[size=10.5pt]   纯诗创作有如登山探险,同艺术创造、科学发现是一样的,只是不同在于科学多偏重逻辑分析的理性思维,艺术较偏重感性、和感性连续的经验积累。纯诗,与前两者还稍有不同[size=10.5pt]——[size=10.5pt]它是人类得以诞生感性与理性的爆破之点瞬间如电流一样传导在创作者的身体,从躯干的中心扩散辐射至全身[size=10.5pt]——[size=10.5pt]腹、背、大脑、、手指[size=10.5pt]——[size=10.5pt]而形成诗歌,这就是我们所说的灵感,灵感之光弱多传导至下半身、躯干;灵感之光强多表现于大脑产生的全新的创造精神;表现在诗歌创作者不有自主地身体发热、情绪的亢奋上,我们曾说的[size=10.5pt]‘[size=10.5pt]激情[size=10.5pt]’[size=10.5pt]就来源于这里,这种状态是真正的诗艺创作的状态,但是,不论怎样,一名写诗人,只要他们的感觉来临、灵感之电足以充盈周身每一个细胞都为之新鲜的时候便就可称之谓诗人了,[size=10.5pt]——[size=10.5pt]这是需要长期的正确创作经验积累的。

[size=10.5pt]   人是万物灵长,所以人人皆有成为诗人的可能。

[size=10.5pt]   灵感是人人都有的,所谓[size=10.5pt]‘[size=10.5pt]学有深浅、习有雅正、才有庸俊、气有刚柔[size=10.5pt]”[size=10.5pt],因此,表现为诗歌创作的风格不同,日常生活中普通人也是有灵感的只是很弱,例如[size=10.5pt]“[size=10.5pt]灵机一动[size=10.5pt]”[size=10.5pt]就是它的形式之一,只是它往往象一点烛苗、一闪即灭了,而一个大师的灵感对于常人是要精神崩溃的。[size=10.5pt]

    “[size=10.5pt]文心雕龙[size=10.5pt]”“[size=10.5pt]明诗[size=10.5pt]’[size=10.5pt]一篇言曰:诗者,持也,持守性情。严格的说,一个天才诗人在多年创作中他(她)的灵感(我们诗坛现在多半称之为感觉,感性,快感,冲动)是逐渐加强的,这时,他们自己会知道非无以敞开、澄明、与照亮是不轻易落笔的。而不注重品行的修养是会出现问题的。

[size=10.5pt]灵感之光所带来的极致的体验与绝美的激情是诗人经过多年审慎把握创作经验积累的结果,否则,就是被观念与浮躁带动、误入了歧途。所以汉语诗歌历来讲究的是[size=10.5pt]“[size=10.5pt]陶冶性情[size=10.5pt]”[size=10.5pt],姑且也可叫做修为吧。否则,尤其对于今天才华较好的诗歌人是很容易随着创作状态的提升和进步而迷失未来的道路,海子顾城事件就是现代汉语诗学迷失而出现的特例。而一名诗歌人在一生中没有把自己完整的写得出来是可惜的事情。

[size=10.5pt]女性诗歌由于她们凭天性的敏感顺应了诗歌创作灵感的自由疏导,所以,在诗坛上她们的作品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而男性诗歌由于逻辑思维习惯的阻碍往往在创作创作上不能得以自由发挥,但是,就普遍而言女性较男性在生理与心理上偏弱所以难以出现大气蓬勃乃至灵感层面的清越与沉雄之音。

[size=10.5pt]我们说今天的诗歌创作从整体上仍然没有浮出水面的原因众多,但是,与多年来理论的混杂有关,当然,这有历史、和文化上的积淀有关。诗人、诗歌创作的规律与标准,不论古今中外是千古不变的,他们有远山冰雪一般孤傲的魂灵,冬夜流星一般闪亮的生命;象高挂天上的明月与北极在人类各个历史时期始终导引着诗歌人灿烂的一生。

[size=10.5pt]山里弟发表于《中国诗人》杂志论坛
作2004年 于网络

[ 本帖最后由 山里弟 于 2008-6-15 10:00 编辑 ]

最新回复

小杨柳 at 2008-6-17 20:10:52
我自己在一篇哲学文章中探讨过人的诗性问题,我把诗性纳入人的思维范畴,我们这个时代是把诗性的思维一脚踢出去了时代,所以,人人成为诗人的可能性没有,其实,正如楼主所说:人人皆有成为诗人的可能。
山里弟 at 2008-6-17 20:52:49
我觉得,说到诗学,那么,诗,诗人,诗与人的关系都要谈.....
李浔 at 2008-6-20 08:50:26
问好山里弟
山里弟 at 2008-6-20 10:16:15

QUOTE:

原帖由 李浔 于 2008-6-20 08:50 发表
问好山里弟
-----------
问好


View My St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