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诗情画意总关禅》系列

南北 发表于: 2008-4-13 21:12 来源: 今天

【禅诗偈语】
晚年惟好静,万事不关心。
自顾无长策,空知返旧林。
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君问穷通理,渔歌入浦深。
――王维


【一缕禅思】
清风明月,从来都是引发禅意诗情的好景物。
空林松风,又都是进入禅地画境的最佳路径。
人在年少的时候,心中想的念的追的求的,都是功名前途,富贵情爱的事情,只有到了中年之后,进入了生命的秋冬季节,苦难坎坷经历了,繁华事物见识过。渐渐的,就有些倦了烦了,开始去想一些生命的根本事理。
于是,诗人文士们不可回避的就进入了禅。
于是,“静坐山松下,听风一壶茶”便成为疗苦的良药妙方。
于是,“君问穷通理”时,便答他一声“渔歌入浦深”了事。

最新回复

南北 at 2008-4-13 21:12:52
【禅诗偈语】
今朝郡斋冷,忽念山中客。
涧底束荆薪,归来煮白石。
欲持一瓢酒,远慰风雨夕。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
――韦应物

【一缕禅思】
冷与暖,黑与白,从来都是自己心头的感受。
诗与画,无非一种言情达意的事物。
“白石”如何煮得?煮了又有何用?你永远需要自己去找到答案。
“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行迹?”这便是生命的真相。
一切,都是稍纵即逝的。
作为同样是“山中客”的诗人墨客,能做的,也只是在风雨之夕,持浊酒一瓢,给自己给世界些许的安慰罢了。
南北 at 2008-4-13 21:13:18
【禅诗偈语】
学诗浑如学参禅,竹榻蒲团不计年。
直待自家都了得,等闲拈出便超然。
――吴可

【一缕禅思】
禅是什么?禅的经典解说是“拈花微笑”,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一种精神境界。
诗又是什么?诗是诗人一种被触动的冲动,是瞬间灵感的产物。
而瞬间的灵感和微妙的意会境界,却又都是“竹榻蒲团不计年”的结果。
纵然你是天才,也只有历经了耳濡目染的“磨砺”,才能激发出生命内部的潜质。
禅是难以言说的,但又不是完全的不能言说。
表达禅可以言说的语言形式,莫过于诗。诗的含蓄,诗的非逻辑反理性思维,使禅的表达成为可能。同样,诗在吸收了禅对生命,对自然,对山河大地万事万物那种超然、穿透的智能后,就可能达到一种空灵、明净的境界。
禅的觉悟,世有顿、渐之分,但这种分别只是形式而非本质,二者在实质上是一样的。六祖惠能若是没有在五祖那里的一段“椎米”经历,没有神秀那首“渐悟偈”在前引导,凭空“顿悟”是不能够的。
学诗习文章,以及做一切事情,都和禅的觉悟是一个道理。天赋聪慧只是一个条件,这个条件要后天的勤奋来开发才有用。
一旦你真的把那理儿“自家都了得”了,理会其中机巧,透视其中门径,你便领取到自由出入的通行证,条条道路任你行,你的“诗歌文章”,便就“等闲拈出便超然”了。
南北 at 2008-4-13 21:13:37
【禅诗偈语】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王维  

【一缕禅思】
禅认为运动只是感官上的短暂现象,唯有静止和寂灭才是永恒的。所以禅者不从动中而是从静中去感受大自然的生命。
《坛经》中曰:“……风吹幡动,一僧曰风动,一僧曰幡动,议论不已。慧能曰:‘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乃仁者心动。’一众骇然。”
禅者(诗人)在夜里能听到桂花落地的声音,及鸟儿因月亮升起而受惊吓的鸣叫,其心境是何等的虚空宁静呵!这种空灵透彻的虚空之景,虽是瞬间即逝,非常短暂,却在禅者的心中获得了永恒。
花开花落,鸟鸣水流,刹那瞬间,自然演化着它本来的生动。而我们自己,在这样的景象中,只要用心体会,就会发现自己的内心,原来是我自然万物相通相融的。
南北 at 2008-4-13 21:13:59
【禅诗偈语】
南天春雨时,那鉴雪霜姿。
众类亦云茂,虚心能自持。
多留晋贤醉,早伴舜妃悲。
晚岁君能赏,苍苍劲节奇。
--薛涛

【一缕禅思】
禅是无所不在的。它包含在人的喜怒哀乐中,包含在一竹一草中。
大唐的诗人们,受风气熏染,身上或多或少的,都沾染上了禅风禅气。他们的诗歌中,也就禅意盈然。此风蔓延,直至宋明清历代,浸入诗词之外的各种艺术门类,其中又以书画为最。
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诗人画家,在举笔之际,或许并无明确意识,但在落笔之处,却有了禅意的自然流淌。
竹在中国文化中,是高风亮节的象征。但对于竹的欣赏,却并非男人的专利,女子照样有此性情品位,唐代才女薛涛便是一人。
且,在竹的身上,又默默的显现了禅的真谛:空非空,实非实,空实一体,无空无实。
南北 at 2008-4-13 21:14:24
【禅诗偈语】
人生到处何所似,恰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尔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
――苏东坡

【一缕禅思】
在中国几千年的诗歌传承中,一个成功的诗人,完全的站在禅门之外,是难以想象的事情。许多时候,诗人便是禅子,禅子就是诗人,二者是分不开割不断的关系。这不是宗教,而是修养和人品。
诗人的灵性让他君临万物,每处皆可娱目怡情,禅子的胸怀又让他没有贪念,任万物之美旋生旋灭,方死方生,笑看世事无常。
东坡是政客,是诗人,更是一个在人生路上不断叩问生死之关的禅子。所以他虽是平生遭际坎坷多变,却是有感则发,不平就鸣。读东坡诗,没有黛玉“不语婷婷日又昏”的凄恻哀怨,而充满“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和透彻。因为他在佛禅之中,透视到了生命的真正形态和意义。
以天地为逆旅,而浮生若寄,单从这个意义上看待生命的倏忽来去,就令人不能不断然舍弃掉那些无谓的执着和拥有。
生活中必须拥有豁达透视的心境和眼光,才能从容应对一切的荣辱和苦乐,才能作为独立的人,而不是作为依附物而存在于天地之间。
南北 at 2008-4-13 21:15:05
【禅诗偈语】
终日题诗诗不成,融融午睡梦频惊。
觉来心绪都无事,墙外啼莺一两声。
――吕本中   

【一缕禅思】
诗和画,在中国的文化里,是名分实合的一个联合体。所谓的“诗情画意”,所谓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都是旨在说明这种关系。这原因看似奇怪,但认真一想,就是十分简单的一件事情了。这就是它们的精神来源,或者说思想依据,是相同的。当然,在不同的时代时期,可能会有不同的内容和表现,但表现内容和形式的同源性,却是不变的。
在漫长的中华文明传承中,儒、释、道三家的思想在文学和各类艺术中起着主导作用,这也是中华文明区别于世界其它文明的一个显着标志。
诗人之宅里面,主人是个写诗吟对的人,当是无疑的了。在我读画的有限历史中,直接用画笔描诗人居所的作品,还是第一眼看得,所以就格外的亲切了些。并非我也自许为诗人,而是想知道,诗人之宅与寻常庭院间,有何分别?
我有点惊喜,也有点失望。惊喜的是诗人之宅原来可以如此简单,正合了我囊中空虚的心意。失望的是这种简单,又正是历代历年,社会底层人的无奈选择。
“觉来心绪都无事,墙外啼莺一两声。”还好,能听到墙外的一两声莺啼,那诗,真是不题也罢了。
南北 at 2008-4-13 21:15:28
【禅诗偈语】
川原红绿一时新,暮雨朝晴更可人。
书册埋头何日了,不如抛却去寻春。
――朱熹  

【一缕禅思】
朱熹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而他学问的中心点又是心性论。讲究心性,他就不能不到禅宗那里去寻踪觅宝。所以,这位以儒学自居的朱子,其实是很通禅的。这从他的诗中可见一斑。
“川原红绿一时新,暮雨朝晴更可人。”原野上绿的树木、庄稼,红的花朵,在经过夜雨的洗涤后,被早晨的阳光一照,是那么的清新可人,令人喜欢呵。
“书册埋头何日了,不如抛却去寻春。”在这样的雨后春光中,还没完没了的将头埋到书册里面,真是太傻了啊,何不将这些追求所谓功名学问的事情一时抛却,痛痛痛快快的去寻找、领受春天的美好呢。
很多时候,我们往往都是被生命中人为的东西左右了,而将与生俱来的美好天性压抑着,所以,我们时时会感到沉重和压抑。也是由此,我们才又回过头来,寻找生命的解脱之路。于是,我们回到了禅的世界。
海客 at 2008-4-13 22:40:07
南北兄,你把这些诗歌归入禅诗类,不怕王维苏东坡他们投诉你呀?

呵呵呵呵
fll6ty at 2008-4-14 00:49:58
不怕不怕,我来当南北兄的辩护律师。我们现在,可是“法制社会”。
海客 at 2008-4-14 13:06:25

QUOTE:

原帖由 fll6ty 于 2008-4-14 00:49 发表
不怕不怕,我来当南北兄的辩护律师。我们现在,可是“法制社会”。
有一个法学家好像 ,为了把中国的“法制社会”这个词改为“法治社会”这个词,做了几十年的努力

呵呵
南北 at 2008-4-14 13:06:27
他们啊,写完就完了,就不干他们自家的事了。我怎末说,是我的事情。反对无效。呵呵
海客 at 2008-4-14 13:07:57

QUOTE:

原帖由 南北 于 2008-4-14 13:06 发表
他们啊,写完就完了,就不干他们自家的事了。我怎末说,是我的事情。反对无效。呵呵
有点意思,
张祈 at 2008-4-14 13:43:42
一首诗能让人有所悟就不容易。
南北 at 2008-4-15 19:03:49
【禅诗偈语】
禅心-任蛾眉妒,佛说原来怨是亲。
雨笠烟蓑归去也,与人无爱亦无嗔。
——苏曼殊

【一缕禅思】
曼殊是一个悲剧性的人物,但又是我很喜欢的一个人物。喜欢就喜欢他的真性情,不做作,不吓人。
一般人对人生抱有两种态度:一种是纵欲的人生--追求世间的享乐,千方百计满足自己的欲望,终至纵情任性,无法自拔。另外一种是禁欲的人生--视欲望如毒蛇,以名养为畏途,从而走入执着名相的死胡同。佛教认为这两种态度都过于偏激,有失中道,都不可取。过份纵欲,一味追逐享受,就迷失了本性。欲海难填,以有限的精力去追求如溪壑般的欲望,好比夸父逐日。且这种快乐并不实在。纵欲的快乐,跟随而来的就是身心的交瘁,人格的堕落,最后“乐极”必“生悲”,只有心疲焦躁而死。
“纵欲的人生”自是不好,但是“禁欲的人生”也太过狭隘。因为完全禁欲会使人形同槁木死灰,毫无生气。好比种花莳草,水分过多,必定腐烂而死,而缺少水分,也会枯干而亡。
只有恰到好处,花草得到清水的滋润,才能长得茂盛美丽。所以佛教理想中的生活,既不推行禁欲的人生,也不提倡纵欲的人生,而主张过节制有理想的生活。
南北 at 2008-4-15 19:04:27
【禅诗偈语】
不寒不暖喜春游,士女倾心结预修。
自觉一生如梦幻,始知百发类浮沤。
子规啼处真消息,芍药开时野兴幽。
此个门风谁会得,等闲白却少年头。
――法演禅师

【一缕禅思】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这是南宋名将岳飞“满江红”中的名句。但这句“名句”却是从五祖山法演禅师那里“窃”来的。
法演禅师八十多岁圆寂时,是公元ll04年,而岳飞生于1103年。也就是说,法演禅师圆寂时,岳飞才一岁。岳飞写《满江红》时是1134年,但他词里的句子,却和法演诗偈中的句子几乎完全一样,想来岳飞对五祖山法演禅师的诗偈是很熟悉的了。这也不是什么怪事,当时的社会是宠禅向佛者众,岳飞的上级宗泽、李纲等,就都与当时的名僧交往密切,岳飞的同僚张浚还是圆悟克勤的学生。宋代的将相士子们,对禅都有所好,所以岳飞熟读并套用法演的诗偈,是很自然的事情。
其实,不论出家修行或入世建功立业,都是不能等闲白了少年头,才去空悲切的。
南北 at 2008-4-15 19:04:51
【禅诗偈语】
一踏踏翻四大海,一掴掴倒须弥山。
撒手到家人不识,鹊噪鸦鸣柏树间。
——黄龙慧南

【一缕禅思】
这是一首气势磅礴,不知觉悟了多少禅人的“猛诗偈”。
据《五灯会元》载,此诗偈是黄龙慧南禅师一次上堂时所说的一段:“身口意清净,是名佛出世;身口意不净,是名佛灭度,也好个消息。古人一期方便,与你诸人讨个入路,既得个入路,又须得个出路。登山须到顶,入海须到底。登山不到顶,不知宇宙之宽广;入海不到底,不知沧溟之浅深。既知宽广,又知浅深。一踏踏翻四大海,一掴掴倒须弥山。撒手到家人不识,鹊噪鸦鸣柏树间。”
慧南是临济黄龙宗的开山之祖,在禅宗史上是个很厉害的角色。
慧南禅师设“三关”接人,对学人的酬答从来不置可否,惟敛目危坐而已,人皆莫测其意。后来有人问其意,他便道:“已过关者,掉臂径去,安知有关吏?从吏问可否,此未透关者也。”已经过了关的,甩动手臂走了,还要知道什么有无把关的人?而在此问来问去的,肯定都是还没有过关的。那就自己再去参悟去吧。
其实,他不过就是告诉人们一个道理:真理要靠自己悟出来,别人讲出来的,终究于你无用。禅的一个根本特征,就是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
南北 at 2008-4-15 19:05:26
【禅诗偈语】
大千一粟未为宽,打破娘生赤肉团。
万法本闲人自闹,更无何处觅心安。
——八指头陀

【一缕禅思】
所谓大千世界,实在只如一颗粟米那样大小,无论从世俗的角度看是怎么宽广,却始终是有极限的。既然宽广的天地都不値一提,更何况我们娘生父养的色身呢?因此,执着于事物的外在形态和表象,是不能得道解脱的,你必须去打破它,看到事物的本来面目才行。
佛说八万四千法门,条条都是觉悟人生、见性成佛的路途。而每一条道路都是寂寂不动的,只有行走在这路上的人,往往不能去除妄念而左右摇摆,又贪看路边风景,又被路边的热闹事物所诱惑。若是我们自己不能安定自己的心性,坚定前行,又到哪里去找到安心之处呢?
想要成就一番大道事业,就要专心一意,不能左顾右盼,不能总是让心处在浮动不定中,这是一个最基础的功夫。
南北 at 2008-4-15 19:06:03
【禅诗偈语】
无去无来本堪然,不居内外及中间。
一颗水精绝瑕翳,光明透满出人间。
――拾得

【一缕禅思】

我们经常会听到有“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说辞,这里面的三界,就是所谓的“欲、色和无色”。这里拾得说的,大概就是要跳出这个三界,“不居内外及中间”。
若是从此能更上层楼,从迷界中超脱出来,便可达到“涅槃”的境界。也就是超越了生死与天地同在,物我两忘,“无去无来本堪然”了。
一滴水可以反映整个世界。那么“一颗水精”呢?该可以反映出三千大千世界了吧。佛法宏大,像水精一样不会被斑点或者莫种缺失所遮蔽。这便是悟道的最高境界。若能有了这样境界,便会发现佛的洁白无暇、澄清洁净以及禅的清净自性,显示出佛法的无所不在。禅的体悟,也会使人忘却人世间的烦恼,洗涤内心的污垢,使心境变得纯净而自然。从而让人大彻大悟,从物外到物内,从世间到世外,超然无我,入于宁静淡泊、清凉美妙的禅境界。


[ 本帖最后由 南北 于 2008-4-15 19:08 编辑 ]
海客 at 2008-4-15 22:20:39
(转)佛教与物理


西瓜哥哥  2006-05-18 09:21:47  



物理学是研究宇宙中物质存在的内部结构、基本性质和普遍的运动、转化规律的科学。一般人会认为:佛教是人类精神寄托的宗教,与物理学可能没有关系,甚至是处于相对立的情况。事实上,佛教与物理学,都是在了解宇宙万物的形成,只是二者的研究方法、关注焦点与着重方向不同罢了。

藉由物理学来证明佛教理论的正确性、真实性,不但可以使佛教徒更容易了解佛教义理,也可以增强大家的信心。另一方面,藉着这些证明也可以度化一些视佛教为迷信,强调科学、证据的知识分子。

佛教义理中,蕴含许多有关物质世界的深邃思想概念,可以启发物理学家们研究发展的构思及方向,更可以将物理学带入另一个高峰。

佛教的物理观

质量、空间和时间是物理学很重要的基本概念。物理学说:宇宙一切物质不外是由基本粒子(质子、中子、电子等)及四种作用力(万有引力、电磁力、原子核间的强作用力、弱作用力)所构成。质子、中子、电子组合成分子,分子再组合成种种化合物。

人类近世纪对物质的认识,和佛教所说的“极微”很接近。在《俱舍论》中,对物质内部的排列组合有详细的说明:它将最小的物质单位称为“极微”,以七个极微为一个“微量”,积七个微量为一个“金尘量”,积七个金尘量为一个“水尘量”,积七个水尘为一个“兔毛尘量”,积七个兔毛尘量为一个“羊毛尘量”,七个羊毛尘量为一个“牛毛尘量”,积七个牛毛尘量为一个“隙游尘”。这个隙游尘飞散在空中,就是我们肉眼所见的色尘。换句话说,佛教在西元前一百多年,就能将一个我们肉眼所见的隙游尘,分析成八十二万三千五百四十三个极微,足见佛教对物质组织的说明早就具有物理学的概念,这使人不得不承认它是很惊人的。

从佛教的真理来讲时间,有所谓“促一刹那而非短,延无量劫而非长”之说,时间的长短、久暂都只是幻觉非真。我们看到日出日没,知道是日已过,但地球的南、北极地区是半年见得到太阳,半年见不到太阳的,他们的一日如何计算?人间的五百年,忉利天才一昼夜;忉利天五百年,夜摩天才一昼夜。这样一算,人间的一日,在夜摩天尚不及一秒;人间的一秒,在朝生夕死的蜉蝣,可能当作一昼夜。因此,“时间”在佛教而言,并非绝对的存在。

佛教讲空间则说:“大中有小,小中含大,远不在天边,近不在眼前。”佛陀说:一微尘中有无数刹(一刹即为亿万太阳系),无数刹中有无数佛,一一佛身各毛孔中有无数刹,刹中佛身,佛身毛孔,毛孔中刹,重重无尽。这样看来,极小的极微又不知大于太阳系多少倍了。由此可知,大小空量亦非绝对,我们今日所知的空量,皆是此世界有情知觉中的幻相,因为有情界各有各的不同空量。

我们从中国到日本,相隔数千里,即使坐喷射客机,需时亦要若干;西方极乐世界离此十万亿佛土,一念之中即可往生。由此可知,空量的距离,近不在眼前,远亦不在天边。

总之,依佛法来说,人类所觉受到的一切物质、时间与空间都是以人类的角度权设假立的,并非实在。

从近代物理学验证佛法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质能关系提出:宇宙万象万物都只是能的各种不同形态。“能”无法被看到,但科学能证明它确实存在。这正可以验证佛陀告诉我们万法皆“空”的事实;空,看不到,却无所不在。

佛教的基本观念中,一切宇宙万法的现象都是“假有”。所谓“假有”的真正义涵是:一切现象的本性是空性,只因为因缘聚合而暂时显现成当前的“有”,这“有”会随因缘、时间、空间的不同而变化,不是固定的,所以称它为“假名之有”(假有)。《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从“色即是空”中指出,一切物质时时刻刻在变化,而且是以自性空方式存在。“空即是色”进一步指出物质因为自性本空,不是自体客观地存在,才能随因缘偶和而产生、变化,以各种不同的形态呈现。这样深奥的说法一直是很多人无法了解的,而近代物理学家从实验中得到的推论却与佛教的“空”理不谋而合。

现代的物理学家,对物质的研究已经发展到量子力学和广义相对论。前者从质能单位的微观世界来探讨事物的本质与现象;后者则从时空的宏观世界来探求整个宇宙的结构。

在量子力学理论中,微观客体的一个基本性质是“波粒二象性”,此性质是说所 有一切微观粒子(如:光子、电子、原子等)都具有“波粒二象性”,要探讨微观世界事物的本质与现象,必须藉由粒子和波动二个概念互相补充,才能全面反映。此一性质反应出“测不准关系”的结论,说明不可能同时测准一个粒子的位置和动量;若位置测得愈准,动量必然测得愈不准,若动量测得愈准,位置必然测得愈不准,即总有一定的误差。也就是说,人们根本无法测定任何粒子的绝对真实物性,人们所测量到的只是一个“近似值”。所有的粒子表现出来的这种现象,并非科学仪器不精密或科学知识不够的缘故,而是粒子本身的一种必然的性质,它是人们用实验科学无法超越的认识极限。然而这一极限却在佛法中被超越了,佛教以“缘起性空”诠释宇宙万物的存在,对物质的认识提供最究竟的看法。

据报纸报导,美国康乃尔大学的行星研究所所长卡尔.谢根发表的说法:“若是乘着接近光速的太空船飞行,以太空船中的时钟计测,只要五十六年的时光即可飞行宇宙一周。可是当旅程结束,返回地球时,地球的时间已经过了数百亿年了。太阳已死灭,地球已经烧成黑炭。”这种说法正可相应于佛经中所说:“娑婆世界的一劫,于阿弥陀佛刹的极乐世界才一昼夜;极乐世界的一劫,于金刚坚佛刹的袈裟幢世界才一昼夜;袈裟幢世界的一劫,于善胜光明莲花开敷佛刹的不退转音声轮才一昼夜;不退转音声轮世界的一劫,于法幢佛刹的离垢世界才一昼夜;离垢世界的一劫,于狮佛刹的善灯世界才一昼夜;善灯世界的一劫,于光明幢佛刹的妙光明世界才一昼夜;妙光明世界的一劫,于法光明莲花开敷佛刹的难超过世界才一昼夜;难超过世界的一劫,于一切神通光明佛刹的庄严慧世界才一昼夜;庄严慧世界的一劫,于月智佛刹的镜光明世界才一昼夜;从镜光明世界,如是乃至无数佛刹最后的一世界一劫,于贤胜佛刹的胜莲花世界才一昼夜。”可见在不同的空间世界里,时间计算的单位也不一样。

在空间上,数理学家已推到复数空间,这个空间包含有六度:实数世界三度、虚数空间三度。其中实数世界的三度是常人看得到的世界,虚数空间三度则是常人所见不到的。这证实了人类所知空间是极有限的。以六道轮回来说,六道中只有人道、畜生道是我们看得到的,其他四道就是我们看不到的空间世界。

在《首楞严经》中,佛陀告诉阿难:“世为迁流,界为方位。汝今当知,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为界;过去、现在、未来为世。”可见依佛陀的说法是没有独立的空间与时间,必须时、空交织才能形成世界,这正如相对论所说的时空是打成一片,不容分割的。

以上所说的,只是就佛法中大家比较熟悉,并且与物理学相关的部分简单的提出来说;事实上,物理学家所研究的范围,如果就佛教看来是非常小,非常有限的。佛法的内容有“境、行、果”三大部分。境就是宇宙一切万有,它可分成有为法、无为法。有为法又可分成色法、心法及心不相应行法。色法中含摄各种物质现象;心法含摄各种心理现象;心不相应行法则含摄时间、方位、次第、势速等。因此,物理学所研究的只是“境”的一部分而已。而此部分是属于六识所能分别的部分,另外非六识所能分别,必须以般若智慧来观照的部分,则是佛法超过科学的部分。

佛法认为心法与色法是一起俱起,一灭俱灭的,而不是将世界区分为外在物质世界与内在精神世界来看的。也就是说,佛教既不是唯物论也不是唯心论,佛法的重点在于解决人类面对外境时的迷、悟问题,也就是说佛教所关心的是人类面对外在世界时,是否能心物调和,了解外境的真象,进而善用自然,感恩万物,超然物外。

佛教这种心与物相互为缘的观点,把精神与物质融和统一起来,否认了心与物之间相对的严格界限,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在认识物质世界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不但是了解物质本质的有效途径,更是物理学家研究自然真象的新方向。
南北 at 2008-4-18 11:51:44
关于佛学与其他学科,特别是哲学和科学的关系,有诸多的论述文章。佛学确实是一门值得研究的学问。佛学和佛教,特别是已经完全世俗化,甚至政治化的“寺庙佛教”,是不能同日而语的。


View My St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