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宗教小说与精神厕所》

杨典 发表于: 2009-11-28 10:56 来源: 今天

《宗教小说与精神厕所》




    为了有效地打击传统势力,宗教,在近代被左翼意识形态和文化权力无辜地审判为“精神鸦片”。而到了现在,则几乎相当于精神厕所了。吸毒与装神弄鬼的人半斤八两,其本质都是为了美化排泄。于是,教堂、寺院和道观都成了灵魂的抽水马桶。人们花点钱定时去拉上一点忏悔,出来之后依然该犯罪就犯罪,该贪污就贪污,该入党就入党,该撒谎就撒谎……艺术圈也是这样,赚钱不过都是为了生活起来不便秘罢了。抑郁症就是精神便秘,搞不好还会憋死人。现在大部分城市人也都患有抑郁症。压力也罢、性格也罢,反正没什么可高兴的事。怎么办呢?那就找个偶像来膜拜吧。是不是我们这个世界太卫生了,连个能大胆放心地撒尿排泄的洞都没有?也许是的。反正这世界除了厕所外,其他所有地方都有点让人紧张。故中国老话称出恭叫做:放松。
    什么是抑郁症?其实就是不想一个人呆着,也不想见别的人。因为自己呆着的那种孤独几乎象一种恐怖的自闭,而且知道就是见任何别人都解决不了问题。怎么办呢?人云:“只要你不说出来,就不抑郁了”。
    没准这话有点道理。沉默或行动。
    当然,还有第三条路——创作与叙述。于是就诞生了艺术或文学。放眼千年,古今中外很多伟大作家与艺术天才都是严重的抑郁症患者。但他们没有沉默,也没有自杀与破坏,而是走到了自己精神的核心,即用文字、音乐、图象、造型或语言去探索抑郁存在的理由,自由被封闭的原因。
    我想,如果还有一种不是鸦片也不是厕所,但却能始终令人陶醉,随时放松的宗教:如果不是禅宗(因这东西在宋以后就已被世俗化,变成了中国市井之媚俗、恶与诡辩的借口),那就是文学与艺术。
    “宗教小说”曾是一个很主流的文学传统,西方有,中国也有。最早的流浪体小说,即西班牙文学中的《小癞子拉撒路》就是一本宗教小说,此书影响了雨果、塞万提斯和黑塞的那些伟大的流浪精神,影响了班扬写《天路里程》,伏尔泰写《老实人》,也影响了后来詹姆斯·乔伊斯写《尤里西斯》,热内写《小偷日记》……宗教小说概括了大半个西方文学,直到前些年大家看埃柯的《玫瑰之名》与《傅科摆》,以及今天看《达·芬奇密码》。基督教或天主教的常识与文艺复兴时期科学与人文主义混淆的悬念,这不是一般读者能随意贯通的。一本书的写作可以很简单,但写作的背景却往往很复杂。譬如大家多喜欢孙悟空的故事,但真正能从神学与宗教小说意义上去读的《西游记》的人,恐怕很少。严格地说,从“六朝志怪”到《红楼梦》,甚至通俗武侠作家还珠楼主和金庸的书,也都算宗教小说,只是有雅俗之分罢了。但,无论何时,就是不信佛道的人也都喜欢读它们。再往后说,在现代神权和意识形态的语言暴力下,一切意味着个人崇拜的文学,也都是准宗教小说。
    前几年,《达·芬奇密码》在全世界都遭到宗教团体的抵制,这说明它切中了一些要害。这和多年前卡赞扎基写《基督的最后诱惑》被马丁·西科西斯改编成电影,以及《撒旦诗篇》的作者拉什迪因得罪伊斯兰教,被伊朗领袖霍梅尼下令追杀一样。1998年我曾在日本买到过日文版的《撒旦诗篇》。日本翻译家五十岚一,也因此早就被伊斯兰教徒刺杀死了。该书作为一本旧书被搁置在旧书店的书架上,现代人似乎并不关心。除非把它拍成电影——而那样又不知道要出多少人命。
    其实对一本宗教小说的存在,远远不必如此过敏。
    尽管象征主义诗人马拉美曾云:“全世界的存在就是为了一本书”。真的言过其实了。我自幼爱书、嗜书如命。如今差不多藏书逾万,但并不像博尔赫斯那样,觉得书就是一切。这是不真实的。宗教小说和宗教一样,都是对世界的注释,而非相反。世界上有很多秘密,很多谜,很多超人、超自然、超神学的现象,靠书和宗教都是说不清楚的。从《旧约》与《死海古卷》算起,哪怕从如是我闻、埃及亡灵书或连山、归藏算起,人类编写了近一万年书了,却未必说清楚了什么是神性,什么是自然,连什么是爱情都还远没搞清楚。甚至很多神学著作与神话小说之间的界限并不明显。抵制有什么用?信仰如果要靠抵制非信仰来达到目的,我看这信仰就是脆弱的。其实真正的宗教情感往往是放松的,譬如明清文人的一些清雅、宁静的随笔。譬如《幽梦影》或《浮生六记》等,在我看来就更象是一种生活的“神学”。
    宗教小说和宗教都是为了信仰紧张时的休息——这也是神的目的。上帝也是要过星期天的。达·芬奇和基督一样,都是人,也都是超人和神,在巴黎卢浮宫门口竖立的玻璃金字塔与地宫,如果真的代表“性”,那也没什么可大惊小怪的。中国佛教寺院到处都是舍利塔,岂不到处都是生殖图腾?
    禁欲主义实在无聊。忘了释迦牟尼也是有老婆有孩子的,基督为什么不能有?佛子罗喉罗可以成菩萨,耶稣就不能有儿子?
    这些历史我们今天的人永远搞不清楚,只好靠小说家来编了。
    其实,人以上帝的名义做过几件人事啊?要是丹·布郎把他的全球版税都捐给天主教金融机构,或者意大利黑手党或控制着政治、教廷与司法的教团,那可能谁也不会抵制他的书和电影了。可他不会。他知道历史是人写的。古代又没有照相机,基督与达·芬奇都没有DV,这就没有了“证据”。正由于没有证据,所以才有推理悬念。有推理悬念就有了宗教,也有了文学。加在一起,估计就是“宗教小说”了。
    宗教小说绝非精神厕所,而是精神客厅。
    只不过在这个客厅里,举办集会,演讲和发行图书,客人会很多。而人是需要用卫生间的,而且有些人用了还没有冲水和洗手的习惯。于是把这宗教世界搞得很脏。但这不是客厅和抽水马桶的问题,而是人的问题。


200809 北京


最新回复

海客 at 2009-11-28 11:11:23
人们花点钱定时去拉上一点忏悔,出来之后依然该犯罪就犯罪,该贪污就贪污,该入党就入党,该撒谎就撒谎……艺术圈也是这样,赚钱不过都是为了生活起来不便秘罢了
------------

陈青 at 2009-11-28 11:24:27
托马斯摩尔说:
“疾病”一词的原意,是,“没让你的肘处于放松状态”。
“放松”源自拉丁语,“握着把手”或“插着腰的肘”——一种放松的姿势。

放松是一种快乐的形式,疾病是失去快乐。
抑郁症更是失去快乐最绝望的病症。

《伊利亚特》那些狂暴的战争中,连神也会受伤。
阿芙洛狄忒手被击中,赫拉胸部中了三支箭,而哈德斯也中了一支箭。
这一卷又被称作“受伤的神之歌”。

一个神受伤意味着什么?按照荣格的说法,即神祗们现在通过人类的疾病变成了人。

诺瓦利斯说,“每种病都是一个音乐问题。它的药正是音乐。”
所以,我把宗教小说,理解为,安魂曲。

至于精神厕所,是有些人,还没有知道,任何一所房子,甚至在它的厕所,都可以有上帝或其他神祗在场。

当然,这是一种和蝴蝶有关的思维。(在西方,古代诗人把灵魂描述为漂浮不定的蝴蝶。)

看不见的蝴蝶,也可以在厕所飞。只要我们随时按下那个冲水的按钮。一对小情人就曾经在他们蜗居的小洗手间里,把抽水马桶的雪白盖子,当他们每日情意绵绵的餐桌。
南屿 at 2009-11-28 12:36:21
宗教小说绝非精神厕所,而是精神客厅。
杨典 at 2009-11-28 16:09:04
谢谢三位。小文一篇。
二肉 at 2009-11-28 18:28:36
很喜欢孙悟空的故事还有孙悟空
张伟良 at 2009-11-28 20:26:19
该犯罪就犯罪,该贪污就贪污,该入党就入党,该撒谎就撒谎…… ----------有些神父本身就是上帝的叛徒,板着一副假面,教别人忏悔,我从来不相信他们。
列文 at 2009-11-28 22:37:43
譬如大家多喜欢孙悟空的故事,但真正能从神学与宗教小说意义上去读的《西游记》的人,恐怕很少。
————————————————————————————
写小说的人可以是学者,可以是记者,甚至可以是神父。不过似乎没有任何一部小说(本体论意义上的小说)是专门写给神学家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看的。我的意见是,所有小说(实质意义的小说)和小说读者都应该跟各种学究气的解读(通常都是假惺惺的)保持距离。
杨典 at 2009-11-29 11:03:05
谢谢楼上三位阅读。

列文说得有道理,不过你的理论如果成立,世界小说史可摒纳博科夫和博尔赫斯于小说家之外了。哈。
列文 at 2009-11-29 16:38:00
博尔赫斯的小说我没有读过,诗我倒是零零散散读过几首,以前匆匆读过《洛丽塔》,没觉出什么。待我回去仔细读读再说
杨典 at 2009-11-30 17:23:31
无语。
林小哞 at 2009-12-01 18:47:57
我寝室床上藏了分自己打印出来的《撒旦诗篇》,怕被穆斯林同学发现<55
杨典 at 2009-12-03 18:33:52
此书有汉译本了?
列文 at 2009-12-03 21:30:16
有么?那本小说我可是神往已久了


View My St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