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转发:细读陈东东《眉间尺》

天天向上 发表于: 2008-2-16 00:48 来源: 今天

征得作者本人同意,现将《细读陈东东〈眉间尺〉》这篇文章转到<今天>论坛上,以飨各位诗友。



细读陈东东《眉间尺》



桑克



解题:眉间尺,因眉距广尺得名,传为春秋著名铸剑工匠干将、莫邪之子。父为楚王铸剑而失命,遂立志复仇,以头贿客,代击楚王。事迹载《越绝书·
绝外传记宝剑》、《吴越春秋·阖闾内传》(汉赵晔)、《列异传》(魏曹丕)、《搜神记》(晋干宝)。复仇是文学经典主题,如莎士比亚《哈姆雷特》,而与眉
间尺类似者尚有为荆轲献头的樊于期。衍生文本,有小说《故事新编·铸剑》(现代鲁迅),戏剧《眉间尺》(当代黄维若、冯柏铭)。查阅诸书,持诗体者,仅陈
东东一家。大写复仇,本有预设的阐释动机存于腹内,这是文化的影响,怪我不得。读诗是历险,把险去了,就是旅行。山色水光,奇迹如琴,或可改变主观之见。
走着看吧。


   《眉间尺》分六节,每节五行,规矩森严,法度古典。偶有跨节,如三四之间:恨,另一番燃烧,把青涩的//眉间尺,引向了更高领域的冲突。三四结合部为全诗腰眼,以此分野,或有意图,但不可深究。此诗多用复句,曲折婉转,心思细密;辞藻依然保持昔日绚丽气象。


煤气燃烧,窜出了炉膛。在空气
波澜下,蓝火焰潜艇深陷于
危机,要全力升上复仇的洋面
高压骤减,肺几乎充血
眉间尺又带来决心的旋风




    这是写眉间尺的出场。眉间尺又带来决心的旋风,关键词是,第二次或重复的意思,潜台词是眉间尺已经有过出场的机会,或在鲁迅小说中,或在历史
典籍的缝隙。不管怎样,新的出场是作者看到的,说出这点很重要。开头四句暗示眉间尺出场的背景或环境。煤气潜艇是工业化之后的产物,它泄露了这
次出场的眉间尺的身份,大约属于比较新的一代。而高压这样的术语也不是真实的眉间尺文化词典中的应有之物。燃烧”“深陷”“危机”“骤减”“
,这五个词构成一个压力重重的场面。在这样的压力下,眉间尺才有了出场的必要。这里提到了复仇”——“要全力升上复仇的洋面。此时此刻,眉间尺虽
然是穿了裤子(裤子原出胡服)的,但复仇的主题没有改变。作者使用象征的手法,或者说是具象的写法,将场景渲染得丰富而激昂。


眉间尺又带来他的茫然
如同刚刚铸就的宝剑,还不知怎样
应和风嘶鸣,还不知怎样
在暗于海底的月黑之夜
去成为刺客、鱼雷和闪电




    次节始句,仍用字,谓语动词仍是带来,这就和上节末句构成一种对应或递进的关系,强化了眉间尺的形象,不同的是色彩发生改变,上节末句是坚定
的昂扬的,而本节始句却是迷惘的,或如作者直写的茫然。作者用比喻来细化这种茫然。这个比喻不是别的,却是关键物什——眉间尺的看家利器宝剑。这
既丰富了眉间尺的形象,同时又深化了作者的心意。比喻句继续发展:“……还不知怎样/应和风嘶鸣,还不知怎样/在暗于海底的月黑之夜/去成为刺客、鱼雷和
闪电,两个不知怎样连缀,形成优美的节奏,正表现出茫然的状态。第一个,是比较文学化的暗示的写法;第二个,则比较直接。这里最值得注意的是末句中
的三个名词,刺客、鱼雷和闪电,这说明了眉间尺的去处。刺客是题中应有之义,在意料之中,甚至说这也是眉间尺的理想;鱼雷是现代兵器,自杀性
的,有去无回,这既暗示了时代,又显示了眉间尺的悲剧命运;闪电是自然现象,特点是发光,时间短暂,或许眉间尺的价值就在此处。

最新回复

天天向上 at 2008-2-16 00:56:13
一位魔术师命运般降临
从袖中摸出也许曾经是幻灭的
手镯——这手镯也即
另一团蓝火焰,也即另一种危机和
恨,另一番燃烧,把青涩的
   
     这一节出现了一个崭新人物“魔术师”以及他的道具“手镯”。他的出现是“命运般”的,神秘的,绝对的。他的手镯“也许曾经是虚幻的”,到底是虚幻还是实 存,作者也拿捏不定。他的手镯还是“另一团蓝火焰”,这团蓝色的火焰最早出现在第一节里:“……蓝火焰潜艇……”,它是压力的组成部分,由此或可粗断,这手镯是新的压力。果然,另外一些在第一节中出现过的熟悉词句再次出现了:“另一种危机和恨”,“另一番燃烧”。这再次表明,手镯是压力的化身,这压力来自 “魔术师”。而第一节的压力则来自“煤气”。当眉间尺茫然的时候,新的压力出现了,它会给他带来什么呢?

眉间尺,引向了更高领域的冲突
自杀性彩排正飞抵虚空
有如语言蜕化为诗行,慨然献出了
意义的头颅。那手镯再一变
摇身为悲歌——刚好在悲歌里
   
     上节末句和本节首句是跨行关系,必须连读。上节末句提出的问题,如今有了答案。新的压力给尚未成熟的(青涩的)眉间尺带来一场“冲突”,而且这冲突是 “更高领域的”,这可能正说明原来事件发生的领域是比较低层的。眉间尺在什么样的冲突之中呢?“自杀性彩排正飞抵虚空”,这或许是指精神界,语言标志则为 “虚空”。如无“虚”,则是飞行物抵达空中,但有“虚”,句子所指就有脱离现实界的可能性。而自杀性正是精神领域中敏感而备受关注的东西。隐晦的表达之余,“彩排”充当了主角,这说明更大的悲剧还未发生。接着作者以诗歌写作为比喻,展开冲突的细节。“有如语言蜕化为诗行,慨然献出了/意义的头颅”,这说明“冲突”已经形式化了,变成了一种戏剧表演(彩排)。插一句,这个比喻在诗学中也有突出意义,这里不便展开阐释。当“冲突”变成“彩排”,抵达“虚 空”,那么新的压力“手镯”便发生了变化。由压力变为“悲歌”,这有点出人意料,但是命运发生这样的改变又似乎理所当然。

魔术师继续眉间尺喜剧:以一枚
首级的恐怖主义,惊吓乐于受
惊吓的观众——头颅被投入
沸釜中跳舞,它吐露的舌尖把
绝望舔卷……唾向了无辜
   
     到此节可以轻易看出魔术师是操纵者(很接近命运的嘴脸),眉间尺的一举一动,均为其左右。而且他操纵的眉间尺居然是个“喜剧”,和上节的“悲歌”构成鲜 明的对立。这喜剧是怎样的?通过冒号提示,细节如右:头颅扔到锅里……描述是喜剧性的。首级的“恐怖主义”,我倾向于将之理解为偏正性的名词词组。恐怖主 义是近年国际社会引用频率较高的政治术语,它在此时出现,其义自明,和2001年事件或有关联。头颅惊吓观众(观众乐于惊吓——这点化出惊悚电影大受欢迎 的社会原因,乏味的日常生活需要刺激),表明这仍旧是彩排的场面。眉间尺的头颅在操纵中是绝望的,他的举动并不仅仅因为沸腾的水。

如此魔术师长啸一声,完成般
收起仇恨和煤气炉……然而
一错眼,眉间尺跃出了表演的限度
——仿佛并没有罢休其命运
他张嘴,去咬紧,幻灭的手镯  
   
      看到“煤气炉”,即可联想第一节,即可看出魔术师是完全操纵者。一切都是他拨弄而出,如同命运。眉间尺却不甘心“表演”的摆布,他“跃出”去了。这是他 的反抗,这是他成功的程度。但是最后他咬住的不过是“幻灭的手镯”,“没有罢休其命运”,结果仍然是冷酷的零。手镯的意思也确定了,是宿命,是结结实实的幻灭。但是,我更愿意牢记眉间尺的动作:“张嘴”、“去咬紧”(这些细节源自鲁迅小说《铸剑》)。既然结果不能更改,采取什么姿势总能选择吧?短短五句, 意思转折了两次,有点惊心动魄。

      结语:短短三十行,却完成如此复杂叙事,作者功力不凡。眉间尺的营造,变化之中生动有力,魔术师的加入 (作为矛盾引发点)则促进了眉间尺形象的发展。赋予眉间尺以现代背景,则体现了作者的解构与阐释能力,或可说作者关心的仍旧是当代。“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克罗齐语)。复仇不再是简单的生命实践,而是一种可以辨析的命运。
        2003.7.21.
小杨柳 at 2008-2-16 01:04:04
读的好,先挂挂,大家看看!问好天天兄!
天天向上 at 2008-2-16 01:04:23
《眉间尺》
  
     陈东东

煤气燃烧,窜出了炉膛。在空气
波澜下,蓝火焰潜艇深陷于
危机,要全力升上复仇的洋面
高压骤减,肺几乎充血
眉间尺又带来决心的旋风

眉间尺又带来他的茫然
如同刚刚铸就的宝剑,还不知怎样
应和风嘶鸣,还不知怎样
在暗于海底的月黑之夜
去成为刺客、鱼雷和闪电

一位魔术师命运般降临
从袖中摸出也许曾经是幻灭的
手镯——这手镯也即
另一团蓝火焰,也即另一种危机和
恨,另一番燃烧,把青涩的

眉间尺,引向了更高领域的冲突
自杀性彩排正飞抵虚空
有如语言蜕化为诗行,慨然献出了
意义的头颅。那手镯再一变
摇身为悲歌——刚好在悲歌里

魔术师继续眉间尺喜剧:以一枚
首级的恐怖主义,惊吓乐于受
惊吓的观众——头颅被投入
沸釜中跳舞,它吐露的舌尖把
绝望舔卷……唾向了无辜

如此魔术师长啸一声,完成般
收起仇恨和煤气炉……然而
一错眼,眉间尺跃出了表演的限度
——仿佛并没有罢休其命运
他张嘴,去咬紧,幻灭的手镯
  
       2001年
天天向上 at 2008-2-17 06:25:50
桑田寂寞问杨柳
天天飞鸟自不言
天天向上 at 2008-2-29 02:03:39
时值“桑克作品讨论”,提一提。
秋子 at 2008-3-16 18:06:36
一看题目就想起了鲁迅的《铸剑》。
      用诗来叙事,来讲故事,已是现代诗歌久未触及的,国际上的大师也少有。北岛曾说,在文体多样化以后,诗歌的叙事功能   日渐被取代而主要靠拢于抒情(大体是)。这里是指西方诗歌发展。其实,从中国的发展现状来看,诗歌是全面发展,多重演化的,这个时间经历了好久。
      从诗经—乐府--格律--赋--骈文--散文--还有同并列的词,中国古 诗的功能是一步步被消解,而走向边缘化。就像中国的长江和黄河,望中国诗歌画卷绵绵不绝,韵味无穷。然,叙事在这个过程中也是不断出现的,尤其是在顶峰期的唐诗,最有名气的杜甫”三吏“、”三别“。
     诗歌能不能叙事,个人认为这个不存在什么能不能,许不许的问题,只要写的好,内容丰盈,新意足,能够得到共鸣就可以继续。只是如果控制不好就成”散文诗“了,呵呵。


View My St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