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电影絮语(《广岛之恋》)

梁小曼 发表于: 2009-11-16 22:28 来源: 今天

12月28日

蓝莓之夜
  


一条明线,两条暗线,两条支线,串起了五段感情,八个人的悲欢离合。时间,一年;距离,从纽约到拉斯韦加斯再回到纽约。


如同一棵植物、线条优美的结构;暧昧、迷乱、无法定义的色彩;不稳定、跳跃、像现代人一般浮躁的镜头;密集的特写在男人和女人的脸部间不断切换。


一切的故事,故事的一切,在没有得到叙述以前,已经被特写镜头所放大的心理活动暗示的通透明了,毫无秘密。


这是王的风格。语言可以消失,一切在沉默里,消长。当感情到了极致时,观众的泪自然就流了下来。


公路警察死后,他的放荡女人扭着腰肢,晃晃悠悠的走进酒吧时,我第一次流泪。我知道她的痛,不待叙说。爱情也是枷锁,在枷锁里的人向往未知的自由,却不曾料想,自以为解脱了枷锁却被对方的死亡深深刻下烙印,自此,一个可以随意行走的自由的身体内有一颗永远被死亡所囚禁的灵魂。


第二次流泪也是霎那而至,防不胜防,纸巾却早已耗光,任由温暖的液体默默蜿蜒而下。赌场女子走进医院之际。她以为她不爱、不关心的那个人,她的父亲,一次又一次以重病骗她回来后,终于迎来了谎言变成真实的一天,这一回,他真的要离开。而她却因为之前受骗太多而不情愿去医院探视,等她姗姗而至时,一切都晚了,父亲已经走了,临终前,看不到最爱的女儿。


在那之前不久,那个自以为能够与世隔绝的女子才说了她这一辈子永远后悔莫及的话,他真要死了又怎么样?我不在乎。我们远没有我们想象中的坚硬,女孩子尚未明白,她没心没肺的话将一辈子吞噬她的心灵。


原来,离别,意味着开始。正如伊丽莎白离开纽约,离开杰米的过程同样是一个回到纽约,往杰米走去的过程。她在电影将近结束的时候说,我用了一年时间走近你,却不觉得时间难熬,那是因为你在那一端等着我。


伊丽莎白离开纽约的前一晚,她喝醉了,嘴唇上是残留的蓝莓蛋糕奶酪,那个镜头一出现,我的直觉告诉我,这一段要结束了,接下来也许就是回忆这个夜晚的叙述。实际上,在结束这一段戏之前,导演只是插入了一个不请之吻,杰米吻了伊丽莎白,然后就是伊丽莎白的离开。


我没有意料到故事的发展,但我感觉到一个段落的终结。这也许能够被解释为:导演在人物内心情感的起伏上,电影叙事的节奏上处理的滴水不漏。如同一颗果实熟了,色彩饱满,清香飘来时,你便知道它是时候掉下去了。


从这一点说,一个段落与一个段落之间,一个故事接着一个故事,都几乎不需要额外的叙述去交待和推进,只需一条无形的感情线便可以支配它,天衣无缝。


许多的隐喻,无处不在,藏在语言里、色彩里、声效里和景物里。鸡尾酒丰富而不协调的色彩、含蓄而意味深长的对白,关于门和钥匙和蓝莓蛋糕、轰鸣而过的列车、公路警察的女人喝醉酒那晚的雷声阵阵……


这部电影,钟情于王家卫风格的人,不会失望,尽管,他不过再一次复制自己。


最新回复

梁小曼 at 2009-11-16 22:36:06
1月23日


侯孝贤的电影,我是自从看了《咖啡时光》后才喜欢上的。后来陆陆续续看了他的《童年往事》、《风柜来的人》、《海上花》、《最好的时光》、《恋恋风尘》。

侯孝贤在驾驭《童年往事》、《恋恋风尘》、《风柜来的人》等含有导演成长经历的痕迹在内、反映台湾小镇人情风貌的电影时,是更为游刃有余的,他处理这类题材的技巧可谓炉火纯青。

他的电影风格表现在大量的长镜头和善于利用景深去营造一种氛围和情绪。他缓缓地叙事节奏、怀旧的、细节化的、生活化的影像风格和他电影里那些含蓄内敛又真实的人物,都很容易让观众投入到他所刻画的人物生活环境里,追随着他电影人物的心理起伏波动,产生了一种心理上的共鸣和感应,让观众沉静在电影时空里,而浑然忘却现实时空。

这都是我喜爱侯孝贤电影的理由。  

侯孝贤于1995年拍的《好男好女》,是一部与其他电影风格颇为不同的作品。故事分为两条平行交错的线和三个时空。戏里与戏外。戏外的故事又分为三年前和三年后两个时空。关于故事的主题,没有人怀疑它是讲述两个女人的爱情。蒋碧玉的爱情和梁静的爱情。一个女人生活于半世纪前,另一个女人生活于九十年代。因此,不仅是两个女人的爱情,也是两个不同时代的爱情。

爱情主题,是侯孝贤电影里不太活跃的主题。关于爱情,自然离不开女性。而正如侯孝贤自己所言,他在1995年拍摄《好男好女》以前对女性是不了解的。他的故乡系列,关于女性的刻画是如此寥落,以致于我的记忆里没有任何鲜明的女性形象,唯一深刻的是《恋恋风尘》里的云儿。而那也不过是一个典型地生长于男权社会里,传统的女性形象。而《好男好女》里的女性形象可以说是侯孝贤第一次用力去刻画的女性形象。

因此,我不想谈论电影的形式,它的双线结构,它时空的跳跃性,它不同以往的影像风格,它色调音乐的运用。在这些方面,这部电影都存在着和以往故乡系列相比而言的差别。但我更感兴趣的是《好男好女》里的女性。

我总感觉,台湾的本土文化和岭南文化是一脉相承的。在家庭伦理方面的共同特征就是男主外,女主内。而女性在家庭里是没有多少地位,她们的职责无非就是伺候公婆,伺候丈夫和抚育孩子。从《童年往事》可以看出侯孝贤自小生活于这样一个文化背景里。因此他对女性的理解,尤其现代女性的理解,不由地就显得薄弱和缺乏深度。

无论是蒋碧玉,还是梁静,侯孝贤所呈现给我们的两位女性,都无法引起我内心与她们的共鸣和感应,而这也许意味着,这两个人物的真实性远远未能到达艺术的高度。
梁静,是一个我由始至终都感到困惑不解的人物。她刚出场的时候,从她所居住的环境、摆设、衣着都让我仿佛看到《20-40》里的刘若英。影像里出现的所有细节都在暗示这名女性的白领身份和她婉约细腻的心理特征。她是颓废的,可是她同时也是有着内在的精神气质的。可转眼,当时空返回到三年前,那个梁静却是判若两人,发型、衣着、语言,她浑身上下都散发了一股风尘女子的气息,放纵、粗俗。对于三年前和三年后发生在梁静身上巨大的转变,侯孝贤并没有交代前因后果,仅仅以一句话搪塞过去:我觉得我越来越像蒋碧玉了。

这句话起因于三年后的梁静成为了一名演员,而且还主演了讲述蒋碧玉生平故事的电影《好男好女》。侯孝贤的意思也许是说,在扮演蒋碧玉的过程里,梁静逐渐变得与角色越来越相似,因此,导致了三年后的她仿佛另一个人。这样的解释颇为牵强,而更为矛盾的是,即使受到蒋碧玉的影响而改变了,也似乎是外表的改变而已,梁静的私生活依然混乱放纵,并没有任何从良的决心。

这样的反差和矛盾让人难以把两个梁静统一为一个个体。

蒋碧玉是属于戏里那条线的。我始终不明白,如果侯孝贤的用心是通过两条线去反映两个时代的爱情,两个时代的女性,那么为什么拍摄戏里那条线时,大量的利用方言不通、设计可笑的审判等情节来制造一种疏离效果,时刻提醒观众蒋碧玉的故事是戏中戏,让观众时刻记住这是虚假的故事,时刻意识到这是放纵的、颓废的都市女性梁静正在扮演的一个传统的、贤良淑德的旧式女性蒋碧玉。又是到了电影将近结束的时候,侯孝贤才通过真实的蒋碧玉去世消息的交代,颠覆了观众关于蒋碧玉故事虚假性的认识。

正是因为关于蒋碧玉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始终得不到观众的心理认同,于是蒋碧玉这个女性形象便同时显得虚假,而演员在演绎这个角色的时候也是一直游离戏外的,处处带有同时在演绎梁静的用心,于是,这个蒋碧玉的角色就更为虚幻了。

角色如果始终是虚幻的,也就谈不上塑造了,更谈不上两个女性的对比,两个时代爱情观的对比了。观众是通过对人物的真实性的认同而获得对人物价值观的认识,没有这个基础,一切都枉然。

从这部电影《好男好女》,我得出一个结论:1995年的侯孝贤还驾驭不了女性题材的电影,这种生疏感直到1998年的《海上花》的出现才得以纠正,可是,《海上花》里女性形象的成功也许更大程度上归功于他所采用的那几个演技精湛的女演员。
梁小曼 at 2009-11-16 22:38:57
4月21日

如果,这是关于爱情的电影,那么这爱情,像苏州河上的泡沫,混浊不清,暧昧不明。

美人鱼的出现,让故事平添了淡淡的童话色彩,而童话的特征,是非真实的。

在这93分钟影像时间里,“我”所讲述的一切都有说谎的可能,至于真伪的判断,那明显不是娄烨所承诺的。

即使是生活,也是真伪难辨的,何况电影。

让我最感兴趣的,并非故事本身。尽管,这个故事与西班牙导演阿莫多瓦所热衷的小报性质的、奇闻轶事的故事风格有着一定程度的相似性。

马达,一个送快递的男人,和他的绑架对象牡丹谈恋爱了。在绑架那天后,牡丹愤而跳河,自始失踪多年。马达也随之失踪多年,多年后,又回到这个城市,依然寻找牡丹,并遇上和牡丹长相酷似的美美。美美和“我”的关系因为马达的介入而出现危机,在“我”教训了一通马达后,马达离开美美,并最终找到牡丹。两人久别重逢,却因喝酒过度失足掉入苏州河,同时死亡。最后,美美离开了这个城市,而“我”决定留守并等候下一次的爱情。

电影的叙事才是我感兴趣的地方。从故事内在的时空关系、剪接效果、还有叙事者身份的不确定等形式来看,电影一直借由随意的镜头刻意地营造一种梦呓般的叙事效果。

电影一开始,以“我”的目光所及,摇晃的镜头扫过肮脏、暧昧、藏污纳垢的苏州河,远处,隐现着东方明珠之塔。繁华、现代与落后、破旧互相交映。相比于苏州河,明珠塔更像上海的身份证。在人们的印象里,它才更像上海真实的面孔,而苏州河,竟似一个不明外来物,无端介入这个城市里。跳接的剪辑,变换的节奏,各种不存在逻辑性关联的事物特写:老女人呆滞的脸、桥上的恋人、只有骨架的空楼、河上的运输者,河岸的破旧建筑物.......“我”的视觉,也是导演的视觉,力图捕捉一切赋予苏州河特征的事物,让这个特殊的空间自成一格。又在那远远的明珠塔对比下,利用剪辑手段和“我”空乏无力的旁白,营造出一种现实的扭曲感,如“我”所说:“别信我,我在撒谎”。也许,我们眼前所看到的一切,只是一场梦境。“我”从一开始,便虚构了一切。

这真伪难辨的故事是由这么一个时态顺序搭建而成的,而这其中的错综复杂也加强了故事的不确定和非真实感:我的现在时;我和美美的过去时;我和美美的现在进行时;马达和牡丹的过去时;马达和我和美美的过去并穿插着现在进行时;马达和我和美美的现在进行时,马达和牡丹的现在进行完成时;我和美美的现在进行时。

这些时空的互相穿插,导致了观众无法肯定,所有这些事件,哪个先,哪个后?

“我”从一开始便说到苏州河上的种种传说,包括美人鱼的出现,和殉情男女。而马达和牡丹之死却是后来所发生的事件.....那个大雨滂沱,美美换衣服离开“我”的一刻是理清这所有混乱时空的关键吗?

我已无意于与导演较真,因为导演并无意于给我们讲述一个滴水不漏的故事,甚至,这个故事是否真的发生于“我”所生活的城市,还是纯粹由“我”所虚构、为了糊弄依然对爱情存有幻想的美美都无法确定。

至于爱情,也是面目不清的,如那个一直藏在镜头后面的“我”,存在着,可谁也无法确定它长什么样子。

牡丹和马达是爱情吗?是爱情,为何要绑架呢?假若不是,又为何苦苦追寻多年呢?这个追寻让美美神往,是的,在一个女人看来,爱情从来只是形式。

因此,牡丹要跳落苏州河。当爱情遭受灭顶之灾时,需要某些仪式来宣告它的死亡,而跳河,尤其跳落苏州河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可惜,美人鱼的传说显得不合时宜,尽管是多年以前,时间不确定的年代,也不至于逃离九十年代吧,还有少女相信美人鱼的爱情,这能糊弄谁呢,这线索只能让我们对导演的成长年代深信不疑。

而“我”和美美在街头漫步时那首“夜上海,夜上海”也只能说明导演有着某种怀旧情绪,而且很任性的将这情绪带到电影里,这一点倒是和阿莫多瓦也有几分相似的。
回归到爱情的主题上,“我”和美美的爱情就更让人怀疑了。周迅所饰演的风尘女子形神俱备,很难让人相信爱情会在她的身上降临。

可是,爱情难道还需要什么附加条件吗?导演也许就想让我们提出这个问题,而答案,早就为我们准备好了:“两个不相识的人坐在一起,然后呢?然后,当然是爱情。”

这是“我”在淡淡叙述马达和牡丹的故事时所说的话,大概,可作为这部关于爱情的电影的一个小注脚吧。
梁小曼 at 2009-11-16 22:42:27
《乡愁》以前,我看过塔氏大半部的《伊万的童年》和半部《镜子》。半途而废,与电影沉闷与否无关,电影还是好看的,我是受不了那画面的阴郁,北半球高纬度国家共有的气质。
《乡愁》的主题同样阴郁,但我把它完完整整看下来了。如果要选塔科夫斯基最好的电影,那必定是《乡愁》。它甚至可以跻身电影史上最好的电影。梦境一般的影像充满隐喻和象征。平衡对称的构图,阴郁又哀艳的色调、疏离的视觉、意味深长的对话......《乡愁》,充满浓郁的人文气息,也充满不羁又丰沛的想象力。每一个定格镜头都是一幅摄影杰作。美得让人屏息,《乡愁》果然是一部传世的电影诗篇。

《乡愁》,在忧伤绝美的影像风格下,是宏大而深邃的主题,寄身于象征性的情节与画面里,层次丰富,意义深远。孤独、救赎、漂泊,人类的宿命。在厚重而诗意的叙事中,始终弥漫着挥之不去的沉沉雾霭,那是安德烈内心无法驱赶的乡愁,那是多明尼克内心无法忍受的孤独。

第一个镜头就摄人心魄,好像一个谜。大雾弥漫的田庄,几个黑衣白裙的女人,一个小孩,一匹白马,黑白的色调,沉重大气的背景音乐。那是背井离乡的安德烈关于俄罗斯的记忆。记忆,总是离不开的土地和土地上生活的人,关于家园的记忆一再出现,以黑白的色调,与彩色调所代表的现在时空穿梭交织。

电影从一开始就吸引我,正如安德烈说的,那绝美的风景,是病态的,怏怏的。从阴沉哀艳的意大利平原缓缓推进,那平移的镜头远远地跟随着安德烈和一头金发的尤金妮亚。

接下来是教堂。当地女性正在进行向圣母求子的仪式。来自都市的女主角尤金妮亚与教堂司事有一段对话,关于女性角色,女性命运。尤金妮亚说自己从不理解这些问题。原来,在这里,她已被注定不可能获得安德烈的爱情,只是当时还惘然。

安德烈是一个苏联诗人,到意大利去追寻一个俄罗斯音乐家的足迹,收集他的资料以撰写传记。音乐家曾旅居意大利,后来又回到祖国,却无法立足,终因抑郁而自杀。这是电影所讲述的故事,而电影以外,导演自身的经历何其相似,当1983年塔科夫斯基在意大利拍摄这部《乡愁》的时候,他自己也处于流亡状态,并且打算再也不回祖国。塔科夫斯基最终魂归异乡,1982年脱离苏联后,1986年因肺癌死于巴黎。于是,戏里戏外的这三个俄罗斯知识分子的命运互相重叠,何其相似,离乡背井的愁绪便由始至终都弥漫在电影里。

尤金妮亚,来自罗马的都市女郎,浑身上下散发着现代女性的气息。与安德烈记忆中妻子的朴素面孔相比,尤金妮亚自然是漂亮的,却无法取代安德烈所依恋的传统家园。尤金妮亚理解不了安德烈的心境,正如她理解不了那些虔诚跪倒在圣像前求子的乡下妇女,她是后工业文明的一个果,不受拘束,也没有根。诱惑安德烈不果后,尤金妮亚恼羞成怒,愤然离开。

《乡愁》最感动我的是多明尼克这个疯子。在他破陋不堪的房子墙壁上,用粉笔写着1+1=1。暴雨连绵,屋里积水泛滥,多明尼克却毫不在乎,还要放贝多芬的第九交响乐给安德烈听,高潮将近时,卡带了。疯子多明尼克对事物有着清澈的见解,他走到安德烈跟前,用手接着一滴水珠,然后又下来一滴水珠,他对安德烈说,你看一滴水珠再加一滴水珠,依然是一滴水珠。

疯子多明尼克在一个广场连续演讲三天后,纵火自焚,当走调的《欢乐颂》响起的一刹那,我几乎是,失声痛哭了。

看《乡愁》的过程里,情绪被深深地卷入,每一个镜头,每一个细节,每一句话,都仿佛要向我说点什么,千言万语,汹涌而来。而我,却根本无法细细叙说这过程,这感动。难以叙述往往不是因为感受太少,而是太多,太重。好像阔别多年后的故人重逢,从何说起呢?

无论从电影的艺术性,还是思想性来审视,这部电影都堪称完美,可谓绝世。
杨典 at 2009-11-17 08:45:28
写得清晰,从容。不过这个似乎该发影音艺术。
我给你转吧。
梁小曼 at 2009-11-17 08:51:28
嘻嘻,是我放错了,谁让我那么喜欢散文小说板块呢。
老周 at 2009-11-17 19:54:36
这么好的电影,我都没看过。看看评论也很授意。
梁小曼 at 2009-11-20 09:52:47
[size=7.5pt]2月25日,2006

我所看过的韩国电影里,印象最深刻的一部是《杀人记忆》。


[size=7.5pt]电影的时代背景放在1986年的韩国---某个小城镇。故事的主线讲述了两个警察苦苦追寻一个小城镇内连环杀人案的真凶,过程错综复杂、峰回路转,却最终,于结局处,真相仍然迷离扑朔,观众只能带着萦绕不去的疑惑和遗憾而离开。类似的处理手法,是近年艺术电影所
[size=7.5pt]热衷的,它遵循是一种现代的叙事美学---意大利符号学家艾柯所谓的“开放的作品”。
[size=7.5pt]  
[size=7.5pt]电影围绕连环案的侦破过程刻意加入了许多耐人寻味的元素:韩国的人情关系、社会事件、地方风俗、观念文化和权力机关种种腐败现象......与故事看似无关的这些细节和元素让电影具有一部现实主义作品的反讽精神。导演通过电影的主线将韩国社会里无处不在的、丑陋的政治现实暴露出来,同时还嘲讽了那些愚昧狭隘的观念文化。
[size=7.5pt]  
[size=7.5pt]电影的第一个镜头,是小孩子疑惑的目光,他的背后是金灿灿的、一望无际的稻田。色调给人感觉明朗和愉悦,可是,随着镜头的推近,田园风光瞬间消失,焦点落到了一个下水道里。阴暗潮湿的下水道内,躺了一具女尸。一个女人,被人以一种异样的方式处死。   
[size=7.5pt]以世外桃源的淳朴来反衬阴暗的罪恶,导演在电影开端就在营造冲突与对比的关系。他的镜头像一把冷漠的手术刀,将毫不留情地通过电影剖析人性。   

[size=7.5pt]接二连三的凶案被发现于这片田野里,死者都是女子。女性,作为生理体能上处于弱势的群体,从来都活在潜伏的危险中,她们和兔子一样,是猎物,需要法律和制度的保护。
[size=7.5pt]
[size=7.5pt]犯罪现场每一次的发现,都让小镇人倾城而出,他们互相拥挤,站在田埂上,漠然注视一切,而孩子们,像过节一样兴奋。活在世外桃源的这些村民,对他人的死亡毫无感觉,小孩子互相抢夺受害者的胸衣以嬉戏。   

[size=7.5pt]可最为讽刺的当属小镇警察的破案手法。1986年的韩国小镇似乎和愚昧、落后是同义词。警察们对于杀人案件不是通过收集分析证据和推理案情等科学手段去侦破,而是依赖直觉、暴力、道听途说、占神问卜,甚至伪造证据以求尽快了结案件。

[size=7.5pt]1986年,韩国的社会依旧在全、卢的专制独裁统治下,与此同时,不少国民的抗争意识已觉醒,激烈的游行示威和学生运动此起彼伏,那是一个动荡的年代。而这个社会的、政治的背景,被导演巧妙地放置到电影里,例如,电影里有这么一个情节:系列杀人案迟迟不能侦破,警察则毫无根据地乱抓嫌疑人,而审讯就是暴力逼供,警方的作为终于激起民愤,小镇居民来势汹汹,包围警察局以抗议示威。
[size=7.5pt]   
[size=7.5pt]通过设置这些细节去反映当时的社会大环境、大气候,电影把20年前存在韩国社会各个角落的阴暗暴露无遗,而这种社会的阴暗相对于那个埋伏在田野间的恐怖阴影而言,实在无从分辨哪个更让人心寒齿冷。

[size=7.5pt]一个连环杀手的存在,威胁的只是少部分人的安危;而一个独裁的、野蛮的政府及其暴力机关的存在,威胁的却是所有人。  
[size=7.5pt]
[size=7.5pt]电影的摄影很讲究。有几个镜头的设计,讲究一个阴暗与明亮的对比反差而制造一个黑白绝然分离的世界,其中最耐人寻味是两个警察和疑凶在火车隧道里那一个镜头。清秀文弱、表情镇定的疑凶,是两名警察深信不疑的连环杀人案真凶,可是,一纸从美国寄来的文书让嫌疑人脱离了干系。执着于此案,充满正义感的汉城警察几乎陷入疯狂里,替天行道的强烈冲动让他忍不住拔枪射向嫌疑犯,而终于被小城警察所阻止。因情节的设计、摄影和音乐的效果,电影大部分时间弥漫一股挥之不去的阴郁气氛,就像那个时代的气质,而这股气氛越来越浓,来到这里便凝聚成最沉重的一团。一边是警察心中的正义,另一边是法律的约束,如何取舍?似乎,无论如何选择,结局都并非尽善。所谓正义和善,也只是警察的幻觉和执念而已。纵深的、狭长的漆黑隧道尽头是出口的明亮,隧道中站着三个人,两个警察,一个嫌疑犯,他们互相制衡,都无力动弹。摄影师的这个长镜头恰如其分地传递并渲染了一种对现实的无奈之感。

[size=7.5pt]   
[size=7.5pt]这部电影让男主角--小城警察的扮演者宋康昊大放异彩。在演绎这个小城镇观念落后、愚昧、不负责任的警察角色上,他的表演真实自然,没有丝毫人工雕琢的痕迹。作为一名演员,要演好自己的角色可能相对容易,但能同时调动其他演员的情绪和影响片场的气氛则不容易,是需要天赋的。宋康昊明显属于这种有天赋的演员。在电影刚开始那段,田野处发现尸体,许多居民和孩子跑来看热闹,同时还有警察局的工作人员,这么一个场面,对于经验并不丰富的导演奉俊昊来说,也许并不容易调度,但宋康昊一出场,就让这一场戏显得如此真实,他的表演饱满充分又恰到好处,他大大咧咧地走入镜头,四处嚷嚷,让群众演员的注意力都随着他而自然入戏。

[size=7.5pt]  
[size=7.5pt]从剧情的设计、人物塑造、镜头运用、摄影效果、音响音乐,还有整部电影的叙事节奏,《杀人记忆》均可以用完美一词来形容,而透过故事含蓄地反映了80年代的韩国社会动荡流离的一面更是让这部电影区别于一般商业电影,它的成功也许给亚洲电影指出了一条希望之路:商业和艺术,娱乐和深刻之间的关系如何取得平衡。  
[size=7.5pt]
[size=7.5pt]导演奉俊昊出道不久,在此之前仅拍过一部《绑架门口狗》,他的表现让人无法不对韩国电影的未来充满畏惧。   
梁小曼 at 2009-11-20 09:55:12

QUOTE:

原帖由 老周 于 2009-11-17 19:54 发表 这么好的电影,我都没看过。看看评论也很授意。
咔咔,看评论不如看电影呐!
梁小曼 at 2009-12-22 11:12:48
首先,要向周耀武道贺,他的第一部故事长篇《黄瓜》,作为唯一的一部华语电影已入选第65届威尼斯国际影评人周单元,将与其余六部影片竞争这一届的新锐导演奖。

周耀武,网名雨不亭,资深影评人,独立导演,曾在国内有名的电影论坛“后窗看电影”担任版主,和他一起管理论坛还有早逝的知名影评人卡夫卡.陆。我想,每一个写影评的人内心都有一个关于电影的梦。我和他的认识,也是缘于对电影共同的梦想。很久以前,我就知道,他是对电影执著的人,将电影当作一生的追求,孤注一掷、背水一战。为实现他的电影梦,他全力以赴,看电影写影评,编剧本拍短片,到学院进修,到影视公司学习。这些年来,踏踏实实往前走,一步一脚印,终于,迎来了理想之花次第开。

两周前,不亭同学寄过来《黄瓜》的中文版。薄薄的碟拿在手上,却有一种沉甸甸的感觉。中国的独立电影之路,总算越来越开阔了,但千军万马浩浩荡荡的,要闯出名堂并不容易,对于新晋导演来说,成败在此一举了,可以想象,不亭同学在这部电影里付出多少心血。念及此,我就决定,此《黄瓜》要用心品尝。

于是,才有如此温吞缓慢的作业。

《黄瓜》采用三段式结构,平行也交错,以三道菜带出三个家庭,三段生活。三这个数字,在东方的哲学里别有深意,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老子朴素地看世界,而从此在源远流长的文化上烙下一个印。由是,三带给我们的心理暗示,便是丰富与无穷。《黄瓜》的三段式结构,已注定了电影的开放性和不确定性。它不是一个封闭的、有始有终的故事,而是生活的无限延伸下,三个没有结局的片断,浮光掠影。


下岗工人老陈,不举,不得不忍受老婆背夫偷汉。心有不甘的他天天炒火爆腰花”,用各种秘方治疗,却无济于事,生活仿佛被沉沉的雾霭所笼罩;无业青年小陈,导演专业,终日在家写剧本打游戏,靠女友供养。剧本被一次次的否定,却没有影响他的信心,每天做一道菜宫爆鸡丁”,日子过得有滋有味,直到得悉女友的谋生之道竟是卖淫,终于让他精神崩溃;卖菜农民大陈,和老婆在路边摆摊卖菜谋取生计。老陈一家生活节俭,每天吃卖不出去的剩菜,在城市里默默耕耘,所有希望都放在成绩优良的儿子身上。


三个故事,三段生活,有着各自的明暗和冷暖,让他们,隐隐地总心存一些盼头。相同的是底色,属于底层生活的灰白。还有,它们的步伐,缓缓迤行,日子不会星驰而去,是要掰着指头过的。电影的美学似乎也因此灰白人生而置身于低姿态。大量的镜头摄自光天化日下,光线最平,最白的时刻。这样的光线让生活无所遁形,同时,刺激观众对于它的情感反应:疲倦。而这种情绪,实在是灰白生活最准确的注脚。


长镜头被大量使用,节奏不可避免的缓慢下来。场景与场景之间的交接有点突兀,但长镜头所承载的内容还是足以支撑它的时间长度,在若即若离的背景音效烘托下,有种无以名状的忧伤也随之缓慢地生长,在我心里。


表演,尽管没有高难度之处,各个主要演员也算是恰如其分地演绎了自己的角色,对于非职业演员而言,气质长相是否符合角色要求,是表演成败的关键。真实感最强的属于卖菜老陈一家,那一口方言给他的表演增色不少,而演哑巴妻子的女演员,眼神和表情都很活,却不见矫揉造作,相当质朴。人物语言也设计的不错,很生活,很活泼,丝毫不呆板。


户外场景的选择,未能体现北京特色,这在我看来,有点遗憾。但听导演说,此片的拍摄时间很短,有过拍片经验的人也知道,如何能让剧组最高效率地运作,以保证拍摄的顺利,环境的干扰度低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我想,这在场景的选择上也是有所影响的。


作为一个新导演的处女作,《黄瓜》的表现是出乎意料地让人满意。综观全片,没有硬伤。三段式的结构决定了情节的单薄,但导演通过交错叙事,镜头运用,细节补充,表演和对白等多种手段,让这部电影,语淡而味终不薄。


再次恭贺《黄瓜》入选威尼斯电影节,而我衷心期望不亭同学凭借此片获得更高的荣誉。
梁小曼 at 2009-12-24 10:43:56
2006年1月19日

一个女人无法遗忘一段刻骨铭心的爱情。
一个城市也无法遗忘一场刻骨铭心的战争。
女人的名字叫杜拉斯,而这个城市的名字是广岛。

杜拉斯编剧、阿兰雷诺导演的《广岛之恋》是一部充满着让我始料不及的忧伤和诗意的电影。随着电影开始的那个让人印象深刻的镜头,故事的叙述缓缓的流动着,在男人紧紧拥抱的臂弯里,女主人公断断续续的回忆关于对广岛的记忆。

这是一对在广岛邂逅的男女,在一夜的相遇后,无法控制地爱上了对方。女人来自法国巴黎,是个演员,到广岛来拍一部讲述和平主题的电影。而男人是一个日本建筑师,广岛曾经是他的家。

难以割舍的爱恋让日本建筑师不顾一切的占有法国女演员在广岛剩余的时光,仿佛接近生命的尽头,他们在广岛的每个角落留下缠绵的身影。

那稍纵即逝的相遇,那注定没有结果的爱情将女人已埋藏心底14年,恍若隔世的初恋再度召唤回来。面对此时此地的异国之恋,18岁那年,一个女人最美丽的岁月里最刻骨铭心的一段爱情又重现眼前。在日本男人那贪婪的,对法国女人从肉体到心灵彻底占有的欲望驱使下,那段令人忧伤的、不堪回首的爱情经历在她茫然的眼神下断断续续的叙述着。

纳维尔,法国的一个湖边小城,它的记忆除了优美的湖光山色,金色的麦田和那林间小道外,还藏有一段一个美丽女子最深刻却又最离经叛道的爱情。

法国女孩与德国士兵的爱情,被侵略者与侵略者的爱情。在世俗的眼光里,与侵略自己国家的敌人相恋是无法忍受的耻辱,这样的女人终其一生都应该吊在耻辱柱上饱受风吹雨打和人们鄙视的目光。

可是,爱情,一个女人一生中不会经历多少次的真正的爱情是无法与世俗的眼光相容的。当爱情的因子在两个年轻人的体内迸发时,世间的一切不再重要,没有了时间,没有了空间,没有了历史,没有了将来,只有此刻,只有我眼中的你和你眼中的我。

这爱情的结局注定是悲剧的,德国士兵在纳维尔解放的前夕被人枪杀了。女人失神的回忆起她在男孩身边守了一天一夜的情景,那段回忆被演绎的如此哀伤、真实、细腻,竟不知不觉间将我卷进电影里,而渐渐湿了脸庞。

德国士兵死后,女孩在家乡成了千夫所指的人。父母把她关在冰冷的地窖里,以避免她不断喊叫的德国名字传到国仇家恨之怒火依然未熄的邻居家去。

在冰冷的地窖里,她用手指去抠那坚硬的墙壁直到血流如注。她舔吸自己的热血,并从此爱上了这种味道。
只有肉体的痛楚才能减轻心所经受的折磨,只有热血才能唤醒对生的欲望。

电影里有一段话,我将永远不忘:“后来......我看见了死去的你,我看见了活着的自己,我的生命在延续,你的死亡在蔓延,还看见那阴影,很长时间才占据房间和地窖的角落......冬天结束了。”

法国女人埋葬了14年的爱情,在一座充满了伤痛记忆的城市里,在一个日本男人身上复活了,她与他的广岛之恋,实际上交织了她与另一个他的纳维尔之恋在内,两段爱情、两个男人、两个时空如一团麻花一般纠缠一起,而唯一不变的是女人那为爱出走的心。爱情,在杜拉斯的女主角心里,永远是一道无法摆脱的符咒,只要爱情的咒语一念,一切便不存在了。

这部电影,在故事的叙述方式、摄影、音效、和影像的剪辑上,都弥漫着一股浓厚的文学气息。整部电影就仿佛一篇感伤优美的散文,充满诗意,充满最温柔细腻又深刻的感情,那种只能出自女性之笔的感情。

电影后半部,当女人无奈的离开建筑师,独自在广岛漫无目的地行走那一系列镜头让我无法不热爱这部电影。这一场戏里所出现的广岛的建筑物很多,几乎是女人走过的每个地方明显的建筑都出现在镜头里。只有心思够细腻的观众才能体会杜拉斯或者导演的用意。

法国女人用了14年的光阴试图去遗忘一段初恋,但是,生命中某些事物是永远无法遗忘的。如同这一次的广岛之恋,一段美好的邂逅,也许多年后会被淡忘,可是,这一个让人伤感的夜晚,所在的城市,通过这所有的建筑体现出来的城市的面孔将在女人的记忆里潜藏一生,将来某天,她会再度回忆起当年的邂逅,当年的诀别,还有所有衬托这段伤感而优美的短暂爱情的一切背景--城市的建筑,城市的面孔,所有这些不起眼的招牌、广告、纪念塔、商店,它们见证了她的爱情,也终会像肌肤一样紧紧包着爱情的核心某天重现她的眼前。

电影的主题,无疑也是复杂多义的。将一个女人一生中最刻骨铭心的一段爱情和一个城市所能经受最深刻的痛楚层叠在一起,爱情所带给一个女人的重伤和战争带给一座城市的重创相互暗喻,这两层意义的融合奇妙的制造出一种化学的效果,让观众不自觉的品味到一种遗世独立的虚妄和遗恨之感。

而这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优美感伤的唏嘘只有那些最杰出的文学家才能带给读者,我未曾读过杜拉斯的任何文字,而这部《广岛之恋》却让我不由自主地爱上了她。


中 文 名:广岛之恋
英 文 名:Hiroshima Mon Amour
日 文 名:二十四時間の情事
导 演:阿伦·雷奈 Alain Resnais
编 剧:玛格丽特·杜拉斯 Marguerite Duras
主 演:埃曼纽尔·莉娃 Emmanuelle Riva
    冈田英次 Eiji Okada
年 代:1959年 
国 家:法国、日本
出品公司:法国阿尔高斯—科莫影片公司

评分:五颗星  经典佳作
梁小曼 at 2009-12-24 10:59:42
在这里统计一下我最爱的电影,全部是五星评价:

《乡愁》(塔可夫斯基-苏联)
《两生花》(基耶斯洛夫斯基-波兰)
《广岛之恋》(雷奈-法国)
《八又二分之一》(费里尼-意大利)
《天堂电影院》(多纳托雷-意大利)(意大利出过好几个杰出的电影导演)
蓝白红三部曲之《红》(基耶斯洛夫斯基-波兰)
《穆赫兰道》(大卫林奇-美国)(此人是美国鬼才导演,和科恩兄弟一起,都是我最喜欢的美国导演)
《德州巴黎》(文德斯--美国)
《老无所依》(科恩兄弟-美国)
《流浪者之歌》(库斯图里卡-南斯拉夫)
《地下》(库斯图里卡-南斯拉夫)
《生活是奇迹》(库斯图里卡-南斯拉夫)
《全金属外壳》(库布里克-英国)
《奇爱博士》(库布里克-英国)
《无主之地》(Danis Tanovic-波斯尼亚)(某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
《再见列宁》(Wolfgang Becker-德国)
《两根大烟枪》(Guy Ritchie-英国)
《ROMA》(《罗马》)(阿道夫-阿里斯塔利安--西班牙)(没有多少名气的好电影)
《无名的裘德》(迈克尔-温特博特姆-英国)
《FRIDA》(《弗里达》)(Julie Taymor--美国)(导演本人和画家弗里达长得几分相似)
《闪亮的风采》(《SHINE》)(Scott Hicks-澳大利亚)(根据澳大利亚钢琴家戴维•赫尔夫戈特(David Helfgott)的真人真事改编。)

《她比烟花寂寞》(《Hilary and Jackie》)(Anand Tucker-英国)(凡是讲音乐家的电影都份外好看)
《燕尾蝶》(岩井俊二--日本)
杨典 at 2010-1-14 19:42:16
我也都看过,还可以加一倍。
陈青 at 2010-1-14 19:51:23
法国文化说实话是像法国的艾曼纽◎贝阿一样迷人。
梁小曼 at 2010-1-14 19:56:15
法国人擅长绘画、哲学还有摄影,不擅长音乐和电影。
梁小曼 at 2010-1-14 19:57:13

QUOTE:

原帖由 杨典 于 2010-1-14 19:42 发表 我也都看过,还可以加一倍。
这里列的都是最最喜欢的,也可以继续加。

例如前两天就看了奉俊昊的《母亲》,也很喜欢。
杨典 at 2010-1-14 20:03:27
这个我不同意哈。你能忽略德彪西,拉威尔,圣桑,肖松,比才?印象派音乐从法国开始。而法国新浪潮是电影史上的奇迹,至今无人超越。
梁小曼 at 2010-1-14 20:05:29
你说的这几位音乐家我知道啊,但是他们的光环能比得上讲德语的?

德彪西的音乐很东方。
梁小曼 at 2010-1-14 20:06:43
法国新浪潮,确实是一股新风尚。我喜欢路易马勒,相对于其它,可能他是最不新浪潮的。

《四百击》很好。
杨典 at 2010-1-14 20:07:10
我觉得能比得上。拉威尔难道比不上韦伯?德彪西难道就一定比不上勃拉姆斯?未必吧。德国音乐重思想,法国音乐重意象。不同。
梁小曼 at 2010-1-14 20:07:43
相比之下,我还是宁愿喜欢意大利的新现实主义。咔咔。


View My St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