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一份关于诗歌尖锐.血腥有益的问卷,欢迎众诗人和读者回答

漂泊客 发表于: 2009-11-16 14:26 来源: 今天

一份关于诗歌尖锐、血腥有益的问卷,欢迎众诗人和读者回答
                                              漂泊客

问卷内容:
一、请每一位诗人附上自己的代表作,请每一位读者推荐您最喜爱的诗歌(限一首或一组诗)。
二、现代诗歌进入网络时代,诗作的发表已经没有门槛,诗人之名也几乎没有什么门槛。那么这种造成诗人满天飞的现象,是诗歌之幸还是诗歌的灾难?请问:如何才能对一个诗人定位?
三、诗人,应该是一个高雅的称谓,但诗人聚会时,相互间不时发生暴力事件,论坛上经常相互对骂、脏话连篇,这些丧失做人基本素质的所谓诗人,是不是对诗歌的污辱?请问:诗人要不要提高素质修养?
四、现代诗歌流派纷呈,但话语权却被少数人操控,吃老本的现象普遍存在,出现许多离奇古怪的排名和评选。请问:诗歌的评价与评选有不有标准、要不要公信力?用什么方法才能抵制那些低级、无聊的诗歌笑料?
五、主流诗歌并不主流,诗歌读者大面积丧失。请问:一首名诗,除了被圈内人士叫好外,是否需要得到大众的接受或认可?
六、口语诗几乎是一竿子插到底,意象诗则云里雾里。请问:你喜欢哪一种诗歌?你认为什么类型的诗歌,才能接近读者,更具有生命力?
七、关于“先锋”一词,现在不少人将下半身诗歌和垃圾诗歌归类为先锋。请问:你认可这样的先锋吗?你心目中的先锋诗歌应该具备什么特色?
八、目前有一股崇低的风,此类诗歌以出卖灵魂中的垃圾来哗众取宠。请问:诗人及其作品是否应该有一个起码的道德底线?
九、现在的诗歌理论与批评,基本上是一帮写不出诗的人在搞,东拼西凑的空谈家为数不少。请问:诗歌理论与批评,对诗歌创作有实质性的作用吗?你心目中的当代诗歌理论家和评论家有哪些?
十、现在诗歌官刊的订户少得可怜,而众多优秀的诗歌民刊又无法进入市场,各类年鉴和选本,大多局限于编者的个人眼光,个人诗集几乎都是自费的产物。请问:你还从纸媒阅读诗歌吗?你认为应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或矛盾?
附:自第三代诗人后,对诗人的命名层出不穷,自掘坟墓和以金钱上位的现象普遍存在,请写出你心目中的自第三代后的诗人名单(人数可多可少,以不超过100人为佳)。
本次问卷活动主要在以下论坛发布:
第三极    诗江湖论坛    北京评论    (欢迎转贴)
附1:这三家论坛的网址:
第三极:http://cq.netsh.com/eden/bbs/813265/
诗江湖新论坛:http://my.clubhi.com/bbs/661502/
北京评论:http://my.clubhi.com/bbs/661473/

附2: 《跨世纪诗人说》

《跨世纪诗人说》

     /漂泊客

一.导言

自第三代诗歌潮流后,诗歌的载体发生了重大的变化,纸刊渐渐退出人们的视线,随着网络的兴起,自上世纪九十年代至本世纪今,差不多一代人的时间,网络诗歌成了诗歌的主流。在这段时间,诗人已失去年龄分割的界限,过去人为制造的黄金切割线已不再存在,写作和发表的自由完美的在网络上体现。再用接近的年龄去体现诗歌,是无法展示这跨世纪的诗歌变化。
用“跨世纪诗人”命名,正是对这一变化的涵盖。它已脱下了年龄的包袱,重示对诗歌的认可。其实,诗人的生命是要经得住历史的考验,而不是以一个年龄段,就可以写一段历史。那些过早的着急的把自己贴上标签,只能说是把羞辱钉在历史的柱上,经不住时间的沉淀和风化。诗歌是体现诗人生命力的最强硬的载体,没有诗歌也就没有诗人,因此本说这看重诗歌,而对那些虚浮的名气视而不见。
本说,以诗歌为主体,偏重于生命力的现象,倾向网络诗歌,以展望未来呈现新锐为重任。跨世纪一说,正是它能承受历史的担当,一步跨出新的生命力,富有朝气并完成对历史的跨越!

二.主要的代表诗人和群体现象

1. 第三极神性写作
第三极诗歌现象,是崛起一股反诗歌向低的力量,继承并将诗歌的传统向上发展推动的力量。是对“第三代”诗人韩东、于坚等提倡诗歌“反崇高、反意象、口语化”倾向的有力回击,主张“神性写作”,并要求诗歌高点、再高点,诗歌继续着“后现代主义”的艺术态度,并以宗教色彩和诗艺的“传统主义”有机相连,在追求诗歌语言完美上,执着于人的精神向上。是站在“主流诗歌”基座上,以更高的标准发展成为诗歌新的主流。
《第三极》诗歌论坛,是以诗人刘诚为主导,新老结合,成员众多的一个诗歌群体。
其代表诗人:刘诚、十品、野鬼、老巢、南鸥、古岛、左岸、樵野、黑牙、十鼓、沉木、曹英人、乔书彦、南岩、海湄、子衣、袁杰、黄海声
2. 诗江湖口水
诗江湖诗歌现象,是口语诗歌走向口水诗歌的一个主流,推动诗歌的贫民化,是将诗歌拉下文学圣殿的先锋。继承并扩大了“第三代诗人”口语化的倾向,主张诗歌日常用语化,诗歌风格随便,没有太多的精神寄托,并完全消失了诗歌意象运用,着重文字写实,不做作,将诗歌拉近与“小故事、小品、小幽默”等大众文化的距离。是喜、笑、怒、骂皆可入诗,泼妇横在诗歌大街上的典型。
《诗江湖》是以伊沙为主导,由南人具体操作,鱼龙混杂、非诗与诗乌合之处。
其代表诗人:伊沙、朵渔、沈浩波、西风野度、南人、衣水、阿斐、春血、陈衍强、张玉明、梅花驿、巫昂、春树、伊丽川、魔头贝贝、心地荒凉
3. 北京评论垃圾低诗歌
北京评论诗歌现象,是诗歌政治化和向下写作的具体呈现,先期为垃圾写作,钻进了政治的死巷,而被低诗歌潮流逐步取代。这一诗歌现象,以丑为美,彻底反人类“审美观、价值观”,抱着与诗歌同入地狱的心态,以谋求诗歌在政治上的发言权。诗歌的语言接近口语,但不排拆意象的运用,并形成“以下犯上”嘲讽写作的走向,以“粗鄙、粗俗、粗野”的姿态进行对秩序的否定,诗歌作品向下埋葬着爆炸的力量。
其代表诗人:曾德旷、丁目、江海/雕龙、典裘沽酒、刀歹、李飞骏、管党生、龙俊、无聊人、凡斯、天外诗狂、李磊、力比多、皮旦、车道安
4. 第三条道路
第三条道路诗歌现象,是脱离上与下、生与死这两条人生路之外的诗歌桃园,是传统诗歌主义的守护者,侧重于社会情感、意志的表达,遵守诗歌原有的美学法则,诗歌语言以逃避先锋、排拆解构、超越现实为创作支撑点。诗歌没有具体的意识主张,没有诗歌品质取向的共同点,但是诗人使用“天才权力”自由发挥的一个空间,粘合相对偏安的诗歌理念,从而展现比较温和、松散、广泛的群体现象。
其代表诗人:安琪、凸凹、杨然、庞清明、马莉、愚木、莫非、远观、林忠成、楚中剑、林童、刑昊、紫徽、郑小琼、北残、丁东亚
5. 博客诗歌写作
博客诗歌写作现象,存在于广大的互联网中,以新浪上百家诗歌博客圈为主要载体,其形式分散,大体没具体的诗歌个体主张,或规模较小(如:赵丽华的“梨花体”,白鸦的“可能阵线”,周瑟瑟的“卡丘主义”等)。但不能说论坛现象以外,就不存在诗歌,其实博客诗歌写作,是诗歌的富矿。
其代表诗人:赵丽华、洪烛、大卫、花语、李成恩、杨克、白鸦、潇潇、周瑟瑟、梅依然、祁国、黄礼孩、李轻松、卢卫平、三色堇、宋晓贤、仲彦、臧棣、鲁荒、马永波、古筝、丁成、唐果、王久辛、陈先发、王竞成、李点儿、辛泊平、江一郎、陈傻子、鲁绪刚、冯楚

三.矛盾说

世界是矛盾的,诗歌也是矛盾的,跨世纪诗歌的主体就是一矛一盾。向上的诗歌和向下的诗歌,口水诗歌和非口水诗歌,无不在不同的场合,互相扮演着矛和盾。跨世纪诗歌处于一个“决斗”状态,没有分水岭,没有胜负,只能用“百花齐放”这一现象来注绎。
自古诗歌也没有统一的风格,诗歌是诗人个体的天才发挥,具有强烈的个人色彩,任何强制的融合都是无效的。所以,无论向上的诗歌,还是向下的诗歌,以及站在中间地带的诗歌都是片面的,也是合理的。任何只认可矛而否定盾,或者否定矛只认可盾,都是有违矛盾的哲学观。
具体的说:跨世纪诗歌这一跨,将诗歌的矛盾拉得更大、更尖锐。神性写作的诗歌有向上写作的理由,如果一个下不存在,这个上也就不能为上;同样,低诗歌的低,也是相对上而言,上若不存在,低也就不复存在。上和下仅是诗人各自价值观的取向不同,只认可自已的诗歌观念而否定另一种诗歌观念都是不可取的。而口水和非口水诗歌之争,也是类同。口水诗歌有亲近读者的一面,是对非口水诗歌脱离读者的弥补,尽管是对诗歌固有语言的恶搞,但也是诗歌发展中的尝试和变革。非口水诗歌,传承了诗歌固有的语言之美,是对诗歌历史和传统的延续,保持诗歌的正宗性,站在反对割裂和否定历史传统的一面,无疑也是正确的。至于政治和非政治诗歌的矛盾,其实是一种误解。诗歌不可能脱离政治,桃花源在现实中是没有的,诗歌只存在沾染政治的程度不同,就是山水诗中的喜和忧,也是带有一笔政治的色彩,政治是诗人心头一块挥之不去的阴云,没有人活在真空中,过分强调诗歌的政治和非政治,没有意义。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跨世纪诗人间的矛盾,不值得大惊小怪,并没有超尘脱俗,走出诗歌的范畴。矛盾,是跨世纪期诗歌的最大特色!诗歌有矛盾,才自然。

四.宿命说

诗歌是文学的最初形式,应与人类的文明同步发展,只要有语言存在,诗歌就存在,按理说诗歌之树长青,但当今喊“诗歌以死”大有人在。向上的诗歌一片意象密密麻麻的森林,让读者看不明、想不透,产生敬而远之;向下的诗歌低得让读者不当成诗,而垃圾的政治和下半身的口水,又让读者心生厌恶。主流诗歌刊物远离大众生活,游离在向上和向下的中间带诗歌,更难成气候,无法影响到读者,整个诗歌消费完全进入一个宿命期,诗歌生存呈现少遇的恶劣环境。相反,这个阶段的诗人,并不具有生存的忧患意识,一味地远离读者,也就没能产生划时代意义的诗歌作品,甚至作品被公认都很艰难,大量的自身争议进一步扼杀了读者对诗歌的兴趣,这些跨世纪诗人完全是一个时代的弃儿。
跨世纪时代的诗人,与第三代诗人相比,缺少了轰轰烈烈的诗歌现象,仅在诗歌本圈内借助网络形成虚假的繁荣,并山头众多,主义满天飞,脱离大众基础,加重下一代诗人生存的成本,并制造事实存在的宿命恶果。这一时期的诗人,比第三代诗人缺少大众知名度,因而对这一时期诗人的命名,只能以诗说人,缺少广泛的认可和认同。
缺少大众读者,并不能说诗歌这一文化形式可以消失,在重大场合诗歌依然是语言主要叙述方式,2008年的汶川大地震,大量的百姓依然以诗歌表达对失去生命的痛感和哀思,可见诗歌并没从上层建筑和下层基础上割离,形成天鹅美丽之死的绝舞、绝唱。诗歌宿命一说,仅是对时下诗歌命运荒凉的悲观论调,对这一时期与命运之神奋争的诗人来说,永远是假说。
跨世纪诗人是寂寞的,承认他们诗人地位,是对如此艰难下依然保持对诗歌执著追求的诗人,是一份安慰,也是一种鞭策!

五.结束语

跨世纪诗人说,有别于以往对诗歌年代的命名,首先是考虑自己小集团利益的最大化,而不能公正的体现同时期的诗歌现象。这一次,是漂泊客站在诗歌之外,尽量力求公正的为跨世纪诗人们:掘下一座墓坑。

            20091028.于北京


附:

第三极诗歌论坛
诗江湖诗歌论坛
北京评论诗歌论坛
第三条道路诗歌论坛
入选诗人作品参见
筹建中的《跨世纪诗人作品选》   

作者自嘲:哭的、笑的、闹的、骂的齐上阵吧!漂泊客是当今少见的既写向上诗歌,也要向下诗歌;既写非口水诗歌,也写口水诗歌,既神性也垃圾的没有固定风格的怪胎。在诗歌风格多变的今天,写此说是抱着:我不入地狱,谁入?

最新回复

木芙蓉花下 at 2009-11-16 14:45:26
我只想写点诗,交几个朋友。你从事诗歌活动的热情,让我挺佩服的。
画梅花女人 at 2009-11-16 14:57:30


注:前天吵的架,绿色是我提出的质疑和回答。黑色为一位诗人朋友的诗观:
                          
     《关于生活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的讨论》


(1)
平心而论有些人的作品,论技巧还不错,面目也挺前卫,但读起来就是格调低下。需知道这样的东西,现在大家都在瞎起哄,也许可以热闹一阵子,但注定是会烟消云散的。这其实还是阳春白雪长久和下里巴人消失的那个老问题,而有些东西连下里巴人都不如,简直乌烟瘴气。



   
●生活是怎样的,诗歌就是怎样的,这里是指精神层面的,而非可衡量的物质层面上的东西。现实就是怎样的。真善美,真是第一步,这无可厚非。

-------美是以真善为前提,但别忘记了必须要有美的创造才叫艺术,含有美的艺术作品才能流传!


(2)读了半天,似乎没看到什么文雅的东西,基本上是大大咧咧,想说什么说什么,附带发泄和暴露狂。有人始终板着一副冷面孔,说些晦涩刁钻的黑话,要么就是油腔滑调,一副玩世不恭地复制生活。眼睛里只有发泄的快感,大脑里只有自己的肉体感受。没有艺术的美,没有社会和外面的世界。给人感觉他们就是在花费力气想尽办法怎么把生活描述得更像录像。 问题是太拘泥于生活的逼真,必定流于粗俗和肤浅。一味无限制地还原生活,那就不是艺术,而是纯粹的生活了。而生活还用得着白费心思用诗这种题材描述出来吗?用照相机和摄影机就够了,用日记本就够了。

●同上。每个人的感觉就是这个世界给予她或他的感觉。你能叫一个工厂里上16个钟头班的工人写风雪花月吗?不可能。诗就是用来写作生活,反映生活,当然,不能直接等同于生活,不然确实如你所说,可写日记了。但不排除日记体的诗篇存在,而且往往是非常好的诗,诗只是一种形式,体裁上的不同。当然,反对千篇一律的白描,也反对刻意拨高与抽象、装逼之写作。

--------美的艺术不只存在于风花雪月,刻意拔高和装逼也是出不来艺术美的。其实艺术美更讲究真实,主观的真实(情感),并且是普遍的真实(人性)。如果你写东西,有能力从小我扩大到大我,并且内容适合被拔高到一定的高度,就没有必要在个人的小镜子里顾影自怜。每一个有震撼力的经典作品,都是艺术美的典范。从这一点来说,写诗的人,多读一些哲学论著,尤其是艺术哲学是必要的,它会让你的作品从骨子里显得深邃和大气。而从骨子里出来的东西是自然流露的,装逼只是狐假虎威,在行家的眼里是会漏出破绽的。


(3)
其实我是第一次认真看下半身、垃圾那种派别的诗歌,有些写实手法确实是值得借鉴的。但觉得有些主题纯粹就是生活里的牢骚话,跟现场录音一样,这样的话题还用分行的文字表达出来,有必要吗?感觉有些东西也许说出了大家都感觉到了甚至也曾经说过的废话、脏话,但最终没想浪费时间去敲打出来的文字而已。而且有些话题太过琐碎,琐碎得感觉是在跟人在谈论如厕的细节一样逼真,但这样赤裸裸的生活翻版老觉得有种多此一举的感觉?再怎么真实,也比不上生活的鲜活场景吧?

● 诗是强烈情感的反映。它某一时刻深刻表达了你的想法或情绪,足以成就一首诗。“再怎么真实,也比不上生活的鲜活场景吧?”诗不等同于生活,是所谓艺术再加工的产物,但肯定来源于生活,还要来自内心,这样才显真实。

------真实是应该的,但不应该是生活的复制品。比如《官场现形记》就没有《红楼梦》之类的作品艺术格调高,因为它太照搬生活了。这个例子,更适用于诗歌。


(4)还有一点,印象比较深刻,好像句子里不出现点脏话、粗口,不在诗句你来一句“他妈的——”、“操——”等等字眼,仿佛就不前卫了,就显得不先锋和叛逆了。本人理解的先锋应该是在思想深度上的前卫,而不是表皮上的反叛。其实不能说先锋的东西就不要格调了,为什么不能尽力让自己的诗歌艺术格调提高一点,看起来更美一点?

●这段前半段说得不错。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正确的。后面的什么格调之类的,就是假大空,真正的情怀至上,并不强调格调,在诗中言明了一切。只是这个世界哪有如此美丽?对着一个瞎眼的人赞美不瞎的好处,这是一种自我欺骗,是残忍的,不如无艺术,无诗。看上去有点美的东西无法深入人心,因为太软,太脱离现实。

-------“对着一个瞎眼的人赞美不瞎的好处,这是一种自我欺骗,是残忍的。”你这是吹毛求疵的说法,真正的会写东西的人,一般是不愿意允许自己犯这样的低级错误的,这是真艺术的大忌。(当然这需要把握火候,也是没有绝对标准的,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需要自己把握)。还有你说的“看上去有点美的东西无法深入人心,因为太软,太脱离现实。”这句话,估计你把“美”这个词理解得太狭隘,太表面了。看起来顺眼的东西是美,闻一多的“苍蝇似的思想,垃圾桶里爬”、杜甫的“如有冻死骨”这样的丑陋的形象,照样是美。


(5)只强调生活的还原,而忽视艺术美的创造。这样的东西,必定粗俗和粗糙。艺术的美,需要假定,明白地说,就是需要那些臆造的但又能准确表达情感真实的模糊东西,这二者互相结合,才会象一副中国画一样,虚实搭配(虚其实也是为了突出实,比如中国画的留白)。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模糊、朦胧的虚不是空洞,是无穷多,无穷深邃。


-------这个说得好。最终诗歌我认为有教化大众的终极意义,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诗是生活的再加工,表达了诗人高于生活现实的愿景与渴望,这是肯定的。精俗与粗糙并不影响诗歌之美,看你如何表达。朦胧不是不好,就看你把握的尺度。


(6)什么样的思想决定有什么样的生活,什么样的娱乐,具体到艺术创造者来说就是什么样的艺术作品。难道还能指望乌烟瘴气的脑瓜子里,冒出阳春白雪般的东西来?

●世间万象,皆有大美。看你如何折服这些美。阳春白雪与下里巴人并无本质不同。一个是吃饱了情怀高起来,一个是下层人在哼自己的歌。两者有高低,情怀有大小,但并无本质不同。因此我们在联手缔造一个诗歌百花齐放的世界,也不妨让刀子直抵本质,不然只能造就空洞与无病呻吟的诗篇。

   -------用一句话说,还是要生活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的统一协调。这两天你贴出来的有的叙事诗歌就是客观逼真得太过头了。其实主观也讲究真实,艺术的真实,它可以虚构,臆造形象,但也忌讳虚假,尤其是情感的虚假。艺术的真实是一种形而上学上的真,它是经过选择的、加入了创造者的感情、认识和理解的集中统一的真,更能揭示事物的真实本质。如果只是复制生活,过分追求一模一样,结果就会弄得更不像。镜子里的东西永远比不上和实际的东西鲜活吧!所以齐白石有句话叫,“妙在似于不似之间,太似则媚俗,不似则欺世。”这是创作时需要灵活把握的尺度,是与个人的综合修养分不开的。另外空洞与无病呻吟的东西根本就不能叫诗,不属于艺术的行列。


                                                                  2009年03月16日 星期一
画梅花女人 at 2009-11-16 14:58:10
            《关于朦胧与写实的争论》

●现在的诗坛好像流行叙事(或者说写实),我个人感觉是在跟风,因为那些名诗人都在这样写,所以大家也跟着写。其实名诗人也是从不出名阶段过来的,他们掌握的词语和技巧并不比别人多多少,何况一手好诗也不是光凭词汇的数量和技巧的娴熟就能够得来的。当然他们的创作经验丰富倒是肯定的。艺术创作最忌讳的就是跟风,一跟风,个人风格就没啦。


● 我觉得某些表达应该叫模糊,朦胧。空洞是什么都没有。只是该怎么划定模糊和空洞的界限,又是个问题,呵呵呵!

●朦胧跟空洞是两个概念,空洞是什么东西都没有,而模糊,或者说朦胧地虚化一点,蕴含的东西反而更多,感觉更有张力。
   
●什么“老套”啊、“都什么时代了都?”这类词语用于诗歌评论里面,感觉有点强词夺理,呵呵!什么叫无法准确把握汉语的年代,难道现在这个年代就能正确把握?难道老套的手法现在就绝对不能用了吗?从艺术形象的创造上来说,只有相对好的,不应该有死的标准。如果都箍死了,还用人写诗干嘛,还强调个人风格干嘛?全用电脑就得啦!当然,每个人的美学观点不一样。

●这些诗歌(指下半身诗歌),读起来很有肉感(也很实在),美感就......中国人的美感,往往存在于空灵中。当然,美这个东西是个附属物,在每个人的眼睛里的反应是不一样的。

● 诗歌与内心相等,是不容易的,也不大可能达到的状态!因为词语本身就象泥鳅一样油滑,我们只能追求无限接近。词语达不到的地方,朦胧一点未尝不可,这样包含的东西更多,感觉更有张力!

画梅花女人 at 2009-11-16 15:17:33
            《读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
                           
文/ 廖又蓉
    1. 刚刚写诗的时候,人们一般都把重点放在华丽语言的堆砌上,并且大多以堆砌美丽词藻为能事。但写出来的东西思维散乱,一般价值不大,甚至根本没有艺术价值。须知,没有思想的空谈是一种语言的浪费,言之无物的美丽是所有体裁文章的灾难。
   
     2.   很多人都有一个这样的人为:那些分行排列成方块状的文字就是诗。如果这样,所有的人都可以称之为诗人了。其实,这只是一种外观上的瞩目标志。衡量一篇文章究竟是不是诗,本质上还是要看它是否有诗意。
        
        本人私下认为,分辨写出来的东西是诗还是非诗的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看它是不是一语道破,一竿子插到底。直来直去、平铺直叙的表达是说话,是叙述、是散文、小说、是看图说话。写花就是花,说树就是树,没有加入作者性情的、让人没有遐想的文字是没有诗味的。所以古人说,“读诗必此诗,定知非诗人”。说白了,诗就是一种暗示,一种隐秘的比喻,一种欲言又止,一种文字外的遐想,一种词语与词语的缝隙间隐藏着的思想、情绪、感觉,一种言有尽而意无穷。

   
    3.诗的思维是跳跃性的,忌平直。表达要含蓄,不明说,犹抱琵琶半遮面。它要表达的意思都包含在所写的形象里。而形象里的那些没有说出来的、暗示出来的东西,才是诗要真正表达的目的。没有通过艺术转化,赤裸裸和盘托出的思想、观念不是诗。诗人的说话方式从原始来说,就是巫师、预言家的表达方式,是一种有魔力的语言。
         
     
       当然,以上只是从技术层面来谈的。如果从艺术层面来说,就需要天赋、才情、学识、修养和长时间的积累了,有的东西光靠学技巧是达不到的,这就是所有的艺术有格调高下、雅俗之分的原因。
  

                                                      
                                                                     2008年06月20日 星期五
海客 at 2009-11-16 15:22:12
3. 北京评论垃圾低诗歌
北京评论诗歌现象,是诗歌政治化和向下写作的具体呈现,先期为垃圾写作,钻进了政治的死巷,而被低诗歌潮流逐步取代。这一诗歌现象,以丑为美,彻底反人类“审美观、价值观”,抱着与诗歌同入地狱的心态,以谋求诗歌在政治上的发言权。诗歌的语言接近口语,但不排拆意象的运用,并形成“以下犯上”嘲讽写作的走向,以“粗鄙、粗俗、粗野”的姿态进行对秩序的否定,诗歌作品向下埋葬着爆炸的力量。
其代表诗人:曾德旷、丁目、江海/雕龙、典裘沽酒、刀歹、李飞骏、管党生、龙俊、无聊人、凡斯、天外诗狂、李磊、力比多、皮旦、车道安
--------------

哈哈哈 我看见李飞骏兄的名字,我等他本人来解读一下本文

呵呵
画梅花女人 at 2009-11-16 15:23:11
他是打入垃圾派的革命党!
漂泊客 at 2009-11-16 17:10:39
欢迎回答问卷内容
海客 at 2009-11-16 17:13:46
................

................

...............................................


漂泊客是当今少见的既写向上诗歌,也要向下诗歌;既写非口水诗歌,也写口水诗歌,既神性也垃圾的没有固定风格的怪胎。在诗歌风格多变的今天,写此说是抱着:我不入地狱,谁入?
--------------------------------------------------------------

你挺像个广告商的 哈哈

个见
李万峰 at 2009-11-16 17:30:51
我想回答一下第七个问题  毕竟是个关心诗歌的问题

在我这里,先锋就是传统,百分之九十的传统和百分之十的自己。传统最重要的部分是典雅。自己就是当下。

先锋绝不是后后后后后后……现代
同时绝不是超超超超超超……现实
木芙蓉花下 at 2009-11-16 19:08:59
二、现代诗歌进入网络时代,诗作的发表已经没有门槛,诗人之名也几乎没有什么门槛。那么这种造成诗人满天飞的现象,是诗歌之幸还是诗歌的灾难?请问:如何才能对一个诗人定位?

回答一下:诗人漫天飞的现象,是暂时的,这个有点象马拉松比赛,谁都可以参加,刚开始人山人海,越到后来人越少,真的诗人和真的诗歌就显示实力了。诗人定位这个问题其实不需要多说,历史上,国内国外的,诗人都是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集大成者,这样的人在中国几千年来,只出现过几个人,最多不到十个。我们这些人,只是写分行体文字的人,或者叫写分行体的艺人,不叫诗人。回答完毕。
漂泊客 at 2009-11-17 13:02:19
一、请每一位诗人附上自己的代表作,请每一位读者推荐您最喜爱的诗歌(限一首或一组诗)。

代表作似乎还未出现,不过近期写的有一首个人比较重视:

《我的山脉》

空气稀薄,山风凛冽
一只蚂蚁在我身上攀登
想到达最高点
他摒住呼吸
提着没有重量的身子
在崖壁上作最后的冲锋

他用半根触角探路
用满身的伤口观察地形
疼痛在延伸,陡峭使他
匍匐下来
寒流唱起了歌
黑色的火苗翩翩起舞
他把手插入胸膛
果断地关闭了听觉
又狠狠地掐灭了一个
自燃的念头

天空越来越低
大地在狂风中颤抖
一只蚂蚁在我身上攀登
他想制造自己的高度
他想到达最高点

最喜欢的诗目前还没找到,不过有一首诗非常喜欢,是洛夫先生的,这首诗的飘逸、深切、自由、眷恋,还有美好的想像令我读了又读:

《因为风的缘故》

 昨日我沿着河岸
 漫步到芦苇弯腰喝水的地方
 顺便请烟囱在天空为我写一封
 长长的信
 潦是潦草了些
 而我的心意则明亮一如你窗前的烛光
 稍有暧昧之处势所难免
  因为风的缘故

 此信你能否看懂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
 你务必要在雏菊尚未全部凋零之前
 赶快发怒 或者发笑
 赶快从箱子里找出我那件薄衫子
 赶快对镜梳你那又黑又柔的妩媚
 然后以整生的爱
 点燃一盏灯
 我是火
 随时可能熄灭
  因为风的缘故



二、现代诗歌进入网络时代,诗作的发表已经没有门槛,诗人之名也几乎没有什么门槛。那么这种造成诗人满天飞的现象,是诗歌之幸还是诗歌的灾难?请问:如何才能对一个诗人定位?

诗人满天飞是一个必然的过程,短期内看是诗歌的灾难,但从长远来看,仍是诗歌之幸。诗歌贬值是一个好现象,因为只有劣质的产品才会贬值,精品从来都是精品。
诗人是靠作品说话的,根据作品来定位似乎更准确些。很多时候,诗人同他的作品都在不断地变化。写抒情诗,他就是抒情诗人;写口语诗,他就是口语诗人。这是小乘的分辨方法。
诗人支持什么样风格的诗歌作品,他就是什么类型的诗人。这是大乘的分辨方法。

三、诗人,应该是一个高雅的称谓,但诗人聚会时,相互间不时发生暴力事件,论坛上经常相互对骂、脏话连篇,这些丧失做人基本素质的所谓诗人,是不是对诗歌的污辱?请问:诗人要不要提高素质修养?

可以肯定地说,丧失了做人的基本素质的所谓诗人,就是对诗歌的污辱。诗人要有激情、有血性、有骨头、有个性等等等等,但必须要有度,越过了度,就和无耻的流氓没有分别了。
诗人一定要提高素质修养。对于诗人来说,提高素质修养最简单的方法,就是读诗和写诗。

四、现代诗歌流派纷呈,但话语权却被少数人操控,吃老本的现象普遍存在,出现许多离奇古怪的排名和评选。请问:诗歌的评价与评选有不有标准、要不要公信力?用什么方法才能抵制那些低级、无聊的诗歌笑料?

虽然人人心中都有一个标准,但真正的标准,也同话语权一样,还在少数人手中。对俗人来说,低级和无聊是很正常不过的,因此各种笑料才会产生。这也是一种社会需要。而这个社会上,大多数人都是俗人。想要抵制,这个可能性是小之又小。鱼虾可以抵制一滴水,但不能够抵制一座海。关键在于力量太小。要增大这个力量,就离不开写与思考。

五、主流诗歌并不主流,诗歌读者大面积丧失。请问:一首名诗,除了被圈内人士叫好外,是否需要得到大众的接受或认可?

应该是这样。主流就是大多数,就是大众。真正的主流应该要得到大众的接受。诗歌的读者群小,这是因为有很多东西都在堕落。

六、口语诗几乎是一竿子插到底,意象诗则云里雾里。请问:你喜欢哪一种诗歌?你认为什么类型的诗歌,才能接近读者,更具有生命力?

我喜欢好的诗。口语诗中也有精品,意象诗中也有精品。好的口语诗因为贴近生活,接近自然和人性,因而会有很多人喜欢。但当今很多写口语诗的诗人都没有迈进口语诗的门槛。意象诗是主流,因此更接近读者。这两种类型的诗就像一根主干上的两个分枝。哪个能出精品,能个就更有生命力。

七、关于“先锋”一词,现在不少人将下半身诗歌和垃圾诗歌归类为先锋。请问:你认可这样的先锋吗?你心目中的先锋诗歌应该具备什么特色?

我本人不认为下半身诗歌和垃圾诗歌是先锋的。一部分人误以为那样的诗是先锋,是非常错误的。
先锋诗歌,首先应该是有使命的诗歌;然后是具备超前意识和挑战意识的诗歌;最后就是有力量的诗歌。而下半身诗歌和垃圾诗歌并不具备这些。

八、目前有一股崇低的风,此类诗歌以出卖灵魂中的垃圾来哗众取宠。请问:诗人及其作品是否应该有一个起码的道德底线?

非常应该。没有道德的作品只会像投入水中的石头一样,入水时反应很大,用不了多久,就归于平静了。

九、现在的诗歌理论与批评,基本上是一帮写不出诗的人在搞,东拼西凑的空谈家为数不少。请问:诗歌理论与批评,对诗歌创作有实质性的作用吗?你心目中的当代诗歌理论家和评论家有哪些?

好的诗人,都有一套自己的诗歌理论。光做理论与批评,尤如沙上筑塔,根基实在不稳。好的诗歌理论对诗歌有促进的作用。
知道的当代诗歌理论家有一些,但对诗歌做出特别贡献的似乎极少。

十、现在诗歌官刊的订户少得可怜,而众多优秀的诗歌民刊又无法进入市场,各类年鉴和选本,大多局限于编者的个人眼光,个人诗集几乎都是自费的产物。请问:你还从纸媒阅读诗歌吗?你认为应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或矛盾?

我阅读的诗歌百分之八十是来自网络。
很多诗歌编者不是在做诗歌,而是在做刊。有不少人是借诗歌的名义来做事,因此,诗歌刊物的脱离诗歌导致了诗歌脱离读者。只有那些真正做诗歌的编者,才能延长诗歌刊物的生命。


附:自第三代诗人后,对诗人的命名层出不穷,自掘坟墓和以金钱上位的现象普遍存在,请写出你心目中的自第三代后的诗人名单(人数可多可少,以不超过100人为佳)。

心目中的自第三代后的诗人名单:

请参考:《1917-2008中国现代新诗权威汇编》
木芙蓉花下 at 2009-11-18 12:16:18


1]

生活很苦  牵连的败絮和蔓葛

紧贴梦中蝴蝶的腰肌  飞翔的粉

被粉碎的过去



窗户  我的苦涩中药般生起来

恰如流浪的接头  一个闪烁的句子 眼泪 轨道

死亡的羊  骨头与蔬菜  比喻的红木



我们象风一样的赶路  名誉的蝶翅

一路散落  而经脉纵横与和解的深渊

喊出名字  念出盲文的地点



一直以来  安抚都是管外之弦

清音来自一大片开花不结果的草原

2]

真的  诉说有没有必要

象你正在出发的酒壶  有没有必要

系上绿绸锦锻



香巴拉是什么 一个橡皮磨擦的故乡

是什么   高原 雪山  和阳光中的卓玛



这一切不能深入的浪漫  暖和如莲花上的爱情

有点错乱的影子 比花开时节还敏感



我比较喜欢自己这个,意思意思
月凡 at 2009-11-18 22:14:39
太多自负而太少道理


View My St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