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历史的装置

老周 发表于: 2009-11-08 08:57 来源: 今天


历史的装置——评《历史中国众生像1966-1976》及其它


1、 颠覆
    徐唯辛教授的画展《历史中国众生像1966-1976》,似乎借鉴了当代艺术中的"装置"概念。所谓装置概念,就是将不相干的材料,依一定的创想组合成新的意义空间。
    尽管看起来,这些人物皆属同一历史情境,并不是那么不相干。但抽去色彩的黑白描绘和脱离原有关联的机械排序,却使这些人物从生态的集合,"还原"为材料的和观念的集合。
    当一幅幅同样大小的"模板",以无差别的肖像方式,在曲折的展厅内依次呈现,观众会在无形中感受到某种挤压,这挤压一部分来自历史信号的冲击,一部分则来自装置本身所产生的力量。
    不难想象,在那一时期,每一个人都会遭遇一些特别的事件,直接改变他们的处境和命运。如果作者将这些事件分别演绎出来,并按照场面和气氛的需要,区别画幅的大小。那么,这画展就仍是传统的,虽然它提供了更为丰富的信息,更加纵深的场景,它仍属于"平面的"艺术。
    装置艺术的一个核心口号,是"颠覆习俗"。毫无疑问,《历史中国众生像1966-1976》将我们对传统油画及其展出方式的认识,不知不觉地颠覆了。之所以说不知不觉,是因为置身其间的人,往往意识不到颠覆的发生。
    在当代艺术中,装置已逐渐从少数人的实验,生发为多数人认可的文化时尚,作为具有深刻哲学潜质和强烈现场冲击力的表现形式,装置几乎成为时代艺术精神的一种标志。
    然而,在我们浮躁的文化氛围中,装置艺术却罕有杰出的作品,往往与行为艺术联手,演变为花哨怪诞的形式游戏,甚至以恶性刺激来代替艺术感染力,在颠覆习俗的口号下,形成另一种浅陋的习俗。徐唯辛教授所追求的"当代的表述"和"大型的、庄严的作品",也许可以看作是对这种习俗的再颠覆吧。

     
    2、 还原
    《历史中国众生像1966-1976》中的人物,大都是依据照片绘制的,因而更具有了材料的含义。在照片的选择上,作者也以揭示人物的常态为主。他们或严肃、或微笑、或紧张、或平和、或抑郁、或懵懂,不论是刻意营造还是自然流露,都符合那个时代的特定情境。即便是恶魔,也依然是亲切的、睿智的、美丽的。
    这种"还原"的艺术构想,恰当地表明了作者对历史的审慎态度,同时也提供了一份暗示:一场罕见的人类灾难,正是从难以分辨的常态下发作出来的,即所谓"风起于青萍之末",每一个人实际上都构成了事件的支点。
    作者没有把一部分人或大部分人的认识,掺入到人物的形像中去,使其发生改变,对于每一种已经表达和尚未表达的见解来说,不啻是一种尊重,人们可以任意在这些黑白的底版上,附加自己的色彩。
    徐教授的画风,也许可以用洗尽铅华、朴素雍容来概括,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种还原,即与现实物象和气氛的贴近。基于学院派绘画的坚实功底和娴熟流畅的大化笔触,是实施这一构想的技艺保障,而对时代问题和生存困境的追究,则是徐教授一贯坚持的创作方向。很难说是画风选择了《历史中国众生像1966-1976》,还是《历史中国众生像1966-1976》选择了画风。由此际遇生成的作品,却是对中国当代艺术的重要贡献。
    用两年的时间,完成这样一组作品,足见作者对作品主题的关注。关于文革,至今存在着诸多诠释,大多是依据个人、家族和阶层的得失做出的判断,文化层面的探讨较少。官方抑制有关讨论,并非全无道理。那毕竟牵扯数以亿计的刑事责任,也涉及现阶段社会各阶层的地位、利益、观念的论证和处置。将其"还原"为材料搁置起来,不失为明智的态度。
    有趣的是,《历史中国众生像1966-1976》以其艺术的还原,对这种政治的或历史的还原构成挑战。但这挑战是温和的,它提及了旧事,却不予评判,因而是官方和社会心理均可以平静接受的。当年的红卫兵领袖和被红卫兵迫害致死的烈士家人同时出现在现场,人们更多地感到的只是坦然、酸楚和遗憾,生活和时间会让一切"还原",这比人为设计的行为艺术更令人感慨和回味。
    然而,若将《历史中国众生像1966-1976》简单地等同于"文革博物馆",却是不大妥当的,那无异将作品的艺术价值"还原"为零。因为运用现代图片制作技术,将当年的照片一一放大,效果会更真实,更具有"博物"的性质。
     
      3、扩展
      当《历史中国众生像1966-1976》以类似装置的方式呈现在人们面前,历史本身作为一种装置的轮廓也变得清晰起来。抛开个人、家族和阶层的得失,抛开难以计数的恩怨和罪责,文革在总体上呈现的,不过是一个古老的农业大国,在无法回避的工业化挑战面前,流露的彷徨和恐慌,以及另辟蹊径的幼稚与迷狂。
    文革的最大背景,是中国被西方和东方两大工业阵营同时抛弃,在生存和安全受到严重威胁的情况下,不得不试着走一条自己的路。理论的高悬和实践的拘泥,使部分保留农村私有制和倚重城市资本家的务实政策遭到否定,中国宿命地堕入一场农业乌托邦的任性实验,从而形成文革那样一种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基本人性均十分扭曲的世俗"装置"。
    这类"装置"在上个世纪还可以列出一些,如建立在国家暴力和霸权主义之上的苏联;建立在人种优越和复仇意志之上的纳粹德国;建立在军国主义和大东亚殖民主义之上的法西斯日本等。这些"装置"的共同点,就是对异己力量的极度排斥,对人类文化、人类尊严、人类生命与权利的残酷践踏,其中最具悲剧性的,莫过于全民的狂热参与,以及由此产生的握有绝对真理的巨大虚妄。
    运用耗散结构理论,可对这一"装置"做更深的透视:它们是封闭的、与外部缺乏能量和物质交换的系统,内部不具有"多基元、多组分、多层次"的结构特征,运动方式是"线性的"即整齐化一的,而不是"随机"的、自行"涨落"的。由于没有外部"负熵"的介入,这类装置必将伴随一个持续的"熵增"过程而趋于崩溃。所谓"熵增"过程,体现在社会生活中,就是愈演愈烈的狂热、偏执、残忍和虚妄。
    由于《历史中国众生像1966-1976》所表述的,并非孤立的历史。所以作为艺术装置,《历史中国众生像1966-1976》也有很大的扩展余地。不妨设想:以现有方式,将上述几种"世俗装置"一并呈现,由德国、俄国和日本的艺术家共同完成,因为反思主体是不可替代的。展出则安排在同一空间,让那些或熟悉或陌生的面孔既各成单元又相互映射,帮助人们从中感悟、分析和追究人类灾难的本质与根源。
    上个世纪,是人类历史上最为动荡的世纪,也是人类为追寻自己的利益和理想付出代价最为惨重的世纪,同时又是人类文化弊端和人类本性暴露最充分的世纪,无疑需要人类永远铭记。对上个世纪的解读和评判,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人类未来的命运和走向。
    不可否认的是,在上个世纪的灾难中,文革和上述几种"世俗装置"是列在首位的。这类装置的最大功效就是泯灭人性和荼毒生灵,它们同各自的历史既有所关联又相对脱离,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和特异性。作为孕育了文革的政党、国家和民族,是否有勇气将文革与上述"世俗装置"放在一起讨论,首先就是一个考验。而对于身处这些国家的艺术家来说,又是首先要经历这个考验的。
      
    4、延伸
    对于上个世纪的解读,通常无法跳出上个世纪规定的话题,即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之间争论不休。实际上,两种主义不过是实施工业化的两种方法,围绕公平与效率这个基本问题,在理论设计上各有侧重而已。在实践上,两种主义则通过不断的试错和相互借鉴渐趋同一。就当今最具代表性的国家而言,很难说哪一方包含对方的内容更多。
     然而,历史并不是仅仅由主义之争构成的,作为一个完整的"装置",历史所呈现的轮廓令人惊叹。它似乎永远在做着向心和离心两种对立的运动。所谓向心的运动,就是它迫使所有事物都围绕一个中心旋转,这个中心就是逻辑的完备性、伦理的完善性和利益的均衡性。凡不具备这些特性的,都终将在时光中分解消散。所谓离心的运动,就是它总将那些力图居于中心位置的事物抛离出去。因为任何世俗的事物,都难免在逻辑和伦理的高压下变形,趋于虚妄和疯狂,对人类造成伤害。
     由此,《历史中国众生像1966-1976》便有了再扩展的可能。即在上述那些装置的外围,形成一个"装置场",由矫正和瓦解那些"世俗装置"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以及科学家、宗教领袖、文学艺术家等肖像组成,与装置内那些孤独的殉道者一起,成为人类理性和良知的象征,对历史起到最终的塑造作用。如果置身于那些不幸的装置中,会使人们心情沉重的话,那么在这个"装置场"的合抱下,人们也许会重新获得信念和希望。
    这一"大型的"、"庄严的"和"当代的"装置组群,还可以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即在主义的争执之上,确立"结构和状态"的价值理念。不论什么主义,一旦以绝对真理自居,陷入狂热和虚妄,都难免酿成祸患;一旦顺乎自然、合乎理性、躬亲务实,则势必能够优化社会、改善民生。只要在社会结构和意识形态的结构上,趋向"多基元、多组分、多层次",依靠与外部的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形成随机的、充满活力的"涨落"机制,即使出现阵发的狂热,也会大大减轻灾难的广度和烈度。
    目前中国的艺术品市场,正处于急剧升温的时期,但商业炒做拉动的价值,远远大于作品本身的艺术价值。作品的题材也大都局限于景物、人体和画家主观感受的宣泄。《历史中国众生像1966-1976》的出现,不仅为艺术品市场切入鲜明的人文主题,也表明一种严肃的创作态度,即以思想的尊严和人性的尊严,赢得艺术的尊严。
    从近期的效果看,《历史中国众生像1966-1976》已产生很大的反响。除民间蓄积的对文革的批评冲动外。其艺术形式也令人耳目一新,具有较强的震撼力。如果《历史中国众生像1966-1976》能够进一步扩展,由多国艺术家、学者和国际有关投资机构介入,其影响必将呈级数增长。届时,《历史中国众生像1966-1976》也许会超出艺术品的范围,形成一个巨大的收藏品市场、一个庞大的学术课题和一道深远的人文景观。

    2007年12月

最新回复

杨典 at 2009-11-08 09:01:26
欢迎老周先生来发表大作。
不过这个似乎应该放在“影音艺术”版块。
老周 at 2009-11-08 12:32:05
贴错了,以为属于文论类,怎么转过去呢?
杨典 at 2009-11-09 08:14:12
转了。
老周 at 2009-11-09 20:35:22
谢谢!自己再看一遍,感觉还是谈艺术少,别的扯的多,不好意思。


View My St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