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请批:《水边的低音》(五首)

熊国太 发表于: 2008-1-30 22:25 来源: 今天

   



   熊国太






瓯 江

顺江徐下

我沿着瓯江右岸
独自走过丽水和青田
到达温州时
江水没有犹豫

就一头扑进了大海
清清的江水
顷刻间被浑浊的海水吞没
而潮涨时分
我一人又溯江而上
浑浊的海水
倒灌了瓯江一百里
——我想
这浊清混合的江水
对我这个异乡人来说
是极其危险的






华北平原上的雪

在南方起伏的丘陵上
我见过晶状且稀疏的细雪
也在青藏高原上
见过如铜钱般大的雪片
但我就是不知华北平原上的雪是啥模样
我把这个遗憾告诉了一位朋友
寡言的朋友说
要想见到华北平原上的雪并不难
我们去一趟不就得了
后来,我们真的去了一趟华北平原
但时令已进入初夏
我们只看到满天飞舞的槐花
我这样问朋友
飞舞的槐花是不是雪
朋友说,槐花当然是雪
她们是雪的女儿








过南昌寻人不遇

站在滕王阁上远眺
我始终未见
王勃的孤鹜在赣江上翻飞
再游八大山人纪念馆
我才有了点震憾
一个曾剃度为僧的皇族后裔
虽用画笔苦苦地支撑了自己一生
但所画之人
不是瘸子就是斜眼
不是笑之就是哭之
这让我庆幸自己四肢尚且健全
心态还算平稳
而我漫游到南昌
不是看望王勃和八大山人的
暮秋的羁旅中
我未能如愿以偿
见见那位风花雪月的女子
她生于1967929
江西九江人
一个挺小资的美女画家
在八年前的一次卡拉OK聚会中
接受过我的二重唱邀请
我藉此记住了她的芳名——
姓:冷;名:雪雪




鄱湖的白鹭

鄱湖的白鹭已老之将至
她脱落的羽毛
已悄然地弃于草丛
月儿,你来到她的身边
请不要惊扰她的残梦
你如水的清辉
不要在她的面前温柔地闪现
年轻时,她
也风姿绰约,美不胜收
她的美丽令爱慕者远离
月儿,请不要伸出你的桂枝
我们走出居室
是为了送上她一程
你看这烛光已展开柔软的黄绸
这草丛中的白鹭
神态安祥,仪表端庄
肃穆中她就要永远地离去
弥散的魂灵
将使天空长期眩晕
月儿,请不要伸出你的桂枝
在我们疯狂地哀悼之后
请你再去把她造访








从湖村到罗桥

罗桥不是一座桥
是一个军事重镇的名字
它距离上饶集中营旧址9公里
距离湖村25公里
我第一次从湖村去罗桥是10岁那年
三个男孩翻山越岭
偷偷去看罗桥的高炮部队
我们看到了高射炮
巧妙地隐蔽在一片树林丛中
还有严阵以待的炮兵
成了我们心目中的大英雄
那些时日,我们发誓
长大后一定要当一名炮兵
但现在看来无一人如愿
一个在湖村做了农民
另一个在上饶县城开了一家餐馆
剩下我,成了一名人民教师
三人都已娶妻生子
过着不贫不富还无梦想的散淡生活
而夜里躺在床上回忆往事
惭愧中也有欣慰
我虽然没有当上一名炮兵
但我那娇美的妻子
是一个在罗桥长大的女孩儿

   

最新回复

特克 at 2008-1-31 08:36:30
喜欢前一个...
熊国太 at 2008-1-31 09:12:35

QUOTE:

原帖由 特克 于 2008-1-31 08:36 发表
喜欢前一个...
《水边的低音》(五首)

   

    熊国太[size=10.5pt]




瓯 江[size=10.5pt]

顺江徐下[size=10.5pt]
我沿着瓯江右岸
独自走过丽水和青田
到达温州时
江水没有犹豫
[size=10.5pt]
就一头扑进了大海
清清的江水
顷刻间被浑浊的海水吞没
而潮涨时分
我一人又溯江而上
浑浊的海水
倒灌了瓯江一百里
——我想
这浊清混合的江水
对我这个异乡人来说
是极其危险的
[size=10.5pt]
[size=10.5pt]
[size=10.5pt]
华北平原上的雪

在南方起伏的丘陵上
我见过晶状且稀疏的细雪
也在青藏高原上
见过如铜钱般大的雪片
但我就是不知华北平原上的雪是啥模样
我把这个遗憾告诉了一位朋友
寡言的朋友说
要想见到华北平原上的雪并不难
我们去一趟不就得了
后来,我们真的去了一趟华北平原
但时令已进入初夏
我们只看到满天飞舞的槐花
我这样问朋友
飞舞的槐花是不是雪
朋友说,槐花当然是雪
她们是雪的女儿



过南昌寻人不遇

站在滕王阁上远眺
我始终未见
王勃的孤鹜在赣江上翻飞
再游八大山人纪念馆
我才有了点震憾
一个曾剃度为僧的皇族后裔
虽用画笔苦苦地支撑了自己一生
但所画之人
不是瘸子就是斜眼
不是笑之就是哭之
这让我庆幸自己四肢尚且健全
心态还算平稳
而我漫游到南昌
不是看望王勃和八大山人的
暮秋的羁旅中
我未能如愿以偿
见见那位风花雪月的女子
她生于
1967929
江西九江人
一个挺小资的美女画家
在八年前的一次卡拉
OK聚会中
接受过我的二重唱邀请
我藉此记住了她的芳名
——
姓:冷;名:雪雪



鄱湖的白鹭

鄱湖的白鹭已老之将至
她脱落的羽毛
已悄然地弃于草丛
月儿,你来到她的身边
请不要惊扰她的残梦
你如水的清辉
不要在她的面前温柔地闪现
年轻时,她
也风姿绰约,美不胜收
她的美丽令爱慕者远离
月儿,请不要伸出你的桂枝
我们走出居室
是为了送上她一程
你看这烛光已展开柔软的黄绸
这草丛中的白鹭
神态安祥,仪表端庄
肃穆中她就要永远地离去
弥散的魂灵
将使天空长期眩晕
月儿,请不要伸出你的桂枝
在我们疯狂地哀悼之后
请你再去把她造访



从湖村到罗桥

罗桥不是一座桥
是一个军事重镇的名字
它距离上饶集中营旧址9公里
距离湖村25公里
我第一次从湖村去罗桥是10岁那年
三个男孩翻山越岭
偷偷去看罗桥的高炮部队
我们看到了高射炮
巧妙地隐蔽在一片树林丛中
还有严阵以待的炮兵
成了我们心目中的大英雄
那些时日,我们发誓
长大后一定要当一名炮兵
但现在看来无一人如愿
一个在湖村做了农民
另一个在上饶县城开了一家餐馆
剩下我,成了一名人民教师
三人都已娶妻生子
过着不贫不富还无梦想的散淡生活
而夜里躺在床上回忆往事
惭愧中也有欣慰
我虽然没有当上一名炮兵
但怀中娇美的妻子
是一个在罗桥长大的女孩儿
[size=10.5pt]


熊国太 at 2008-2-01 15:18:58
维庸先生,恕我迫不及待。
维庸 at 2008-2-01 15:48:50
瓯 江

顺江徐下
我沿着瓯江右岸
独自走过丽水和青田
到达温州时
江水没有犹豫

就一头扑进了大海
清清的江水
顷刻间被浑浊的海水吞没
而潮涨时分
我一人又溯江而上
浑浊的海水
倒灌了瓯江一百里
——我想
这浊清混合的江水
对我这个异乡人来说
是极其危险的

说说为什么喜欢这首诗。我觉得“身与言齐”。一首诗能做到“身与言齐”是很不容易的。词语其实是表达背后的存在。一个人的存在或一个思想的存在,言之有物只是基础,物之有言则略高,物之感人则更高,人有所悟又更高。“身与言齐”,就是一首诗在说他背后的存在,这存在是实在。是思与行的实在。

至于总体的感触说说,拙见以为,一首诗中我的存在往往阻隔或者弱化读者的存在。而物说、故事说、他说则更拉近读者。这个是我不断写字中的感触,是读过姜夔后的自我总结。作顺便说说。交流。

有缘论词语,有幸了。维庸远握
维庸 at 2008-2-01 16:16:08
母亲河

两千里,两日奔行
到东营黄河入海口

穿过天空流云,流云寡淡
穿过寂静土地,土地胸襟坦然
穿过湿地苇荡,苇荡莽莽

看过流云、土地、莽莽苇荡
看过白色、黄色、绿色的混合色
看过黄河,泥流入黄海

这可爱的泥流,母亲的血脉
尽管浑浊,固执地爱
熊国太 at 2008-2-01 19:56:53
大气,有节奏感,词语又简洁。认真学习。
你的言论对我大有启发。
而我在写时,并没考虑那么多。就“瓯江”一诗而言,我只是找到了一个象征意象而已——觉得它的景观恰好符合我眼中的社会状况,同时还符合历史的大部分事实——清与浊的力量反复较量之后,最终都将同流合污。而我们这些一介平民,任何时候都有可能生存在危险之中。
有人刻意营造警句,我觉得“势”才是诗歌所要具备的第一要素。当然,在一定的“势”中,能镶嵌着警句则更好。
这两天气候恶劣,与你交谈气温也高了些许。
握手。
樊子 at 2008-2-01 21:56:25
这类诗歌的处理也就是语言的“软着陆”问题。稍有不慎,语言就有“滑”下去的危险,老兄处理的得体。问好。
二老板 at 2008-2-02 00:02:18

QUOTE:

原帖由 维庸 于 2008-2-1 15:48 发表
瓯 江

顺江徐下
我沿着瓯江右岸
独自走过丽水和青田
到达温州时
江水没有犹豫

就一头扑进了大海
清清的江水
顷刻间被浑浊的海水吞没
而潮涨时分
我一人又溯江而上
浑浊的海水
倒灌了瓯江一百里
——我想
这浊清混 ...

说说为什么喜欢这首诗。我觉得“身与言齐”。
“身与言齐”。写得有余味,评得也精当。

其它几个散淡了些。
熊国太 at 2008-2-02 09:50:10
“身与言齐”。
握!
风信子 at 2008-2-02 10:12:21
有着一种很清澈,很平稳的语言节奏。
龙羽生 at 2008-2-02 10:15:29
诗歌难得的是“平易近人”。
如何平衡词近而旨远,是诗艺中至高的境界。
见到大家提出了中肯的意见,特留“拜读了”,顶一下哈。
李大兴 at 2008-2-02 11:44:28
仔细读了熊兄的诗。熊兄自己说得不错,这几首里《瓯江》写得最成功,有一种清醒。
熊国太 at 2008-2-02 13:01:23

QUOTE:

原帖由 风信子 于 2008-2-2 10:12 发表
有着一种很清澈,很平稳的语言节奏。
谢谢你的鼓励。有你的鼓励,我该更努力才是。
熊国太 at 2008-2-02 13:03:35

QUOTE:

原帖由 龙羽生 于 2008-2-2 10:15 发表
诗歌难得的是“平易近人”。
如何平衡词近而旨远,是诗艺中至高的境界。
见到大家提出了中肯的意见,特留“拜读了”,顶一下哈。
领悟你的教诲,感谢你的关注。
熊国太 at 2008-2-02 13:05:43

QUOTE:

原帖由 李大兴 于 2008-2-2 11:44 发表
仔细读了熊兄的诗。熊兄自己说得不错,这几首里《瓯江》写得最成功,有一种清醒。
遥祝李兄在异国他乡一切安好!


View My St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