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转贴) 只有上了庸诗榜才算真正上了榜

怕瓦落地 发表于: 2008-1-25 08:24 来源: 今天

只有上了庸诗榜才算真正上了榜

                     作者:曾念长

     由南京一拨诗人、教授组建成的“中国南京·现代汉诗研究计划工作坊”从06年去开始推出一年一度的中国诗歌排行榜。这个工作坊的实际操作者,是几位长年来混迹于诗坛的南京诗人,在界内大家很熟悉,但在界外无人知晓。通过这个工作坊的运作及一年一度排行榜的操作,他们的名气开始溢出了界内,广被大众媒体关注了。

     与此同时,我意外地发现与这个工作坊和排行榜有关的一批诗人近年来都迅速“学院化”了。比如工作坊的核心人物黄梵现在已经是南京理工大学人文学院的老师,几年前他还在诗江湖漂荡;再比如,2007年中国诗歌排行榜评委会评委马永波现在是南京理工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几年前他还以诗人身份居住在黑龙江。除此之外,这个工作坊所操作的年度排行榜,其列席评委大部分也来自学院,虽然许多人拥有教授、副教授头衍,却并不为诗歌界所知。但毫无疑问,具有学院正式身份的教授或副教授对大众发言,显然要比诗*威得多,因为诗人的身份很可疑,而学院教授具备了清晰的身份识别标志。

  接下来说说今年的中国诗歌排行榜。与06年的情形相似,榜单一公布,大众媒体都将焦点对准了庸诗榜。今年的庸诗榜,诗人伊沙抢得了首席,其代表性庸诗就是发表于2007年第2期《星星》诗刊的《崆峒山小记》。庸诗榜发布之后,文学狗仔队将这首诗搬上了大众媒体。一首被现代人拒绝的现代诗就这样“借壳上市”了。伊沙是中国诗坛的老毒物,他很清楚这样的庸诗榜对他而言毫发无损。他是有智慧的人,早就洞悉人们简单的二元对立的生活价值观的欺骗性。他懂得半推半就的真实含义,懂得借力打力的奥妙,因此他乐不可支地问:这个排行榜不是在借我的名气炒作吗?其实他很乐意这样被“借”。其它上了庸诗榜的诗人也开始在大众媒体露面了。而那些上了好诗榜的诗人,则紧张地思考着自己在诗坛权力榜的座次,但除了那些沽名钓誉的诗人,没有其它人愿意关注他们。对于被商业训化出来的大众而言,只有上了庸诗榜才算真正上了榜。好诗与他们无关。 

    另外,柔刚先生将“柔刚诗歌奖”第16届(2007年度)至第20届(2011年度)的评选交予“中国南京·现代汉诗研究计划”承办。与往年相比,这个奖的评选也进行了一些小变革,包括:主奖奖金由往届的5000元升为9999元;“个人申请制”改为“他人提名制”;入围奖名额由每届4名改为每届2名,入围奖奖金由每位500元升为每位2000元。关于柔刚诗歌奖,本人有专文写作,这里不再多说了。

文章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4f3a03c501008dn1.html

最新回复

小杨柳 at 2008-1-26 00:40:15
呵呵,反讽味道的。楼主辛苦了。问好中!
老刀 at 2008-1-26 02:53:20
对伊沙的那段写得太精彩了
天天向上 at 2008-1-26 05:54:04
“对于被商业训化出来的大众而言,只有上了庸诗榜才算真正上了榜”
非“借力打力”,乃歪打正着。反之证实了“大众”的不可信性,所以那种认为“上了庸诗榜”就是标榜者,烧昏头了。
楼河 at 2008-1-26 09:46:28
可靠的说法应该是:上了庸诗榜的不一定是庸诗,上了好诗榜的也不一定是好诗。
不过我冷眼、法眼一看,那里面的评委的确是大众的裹小脚般的口味。
楼河 at 2008-1-26 09:48:46
各种评选都不过是一家之言而已,为何引起这么大的反弹?唯一的解释是大家都很在乎。大家为什么在乎?因为诗人多而奖品少也。
魅力无线索 at 2008-1-26 13:02:12
真是太有趣了,伊沙是个骂架的天才!


View My St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