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中国意象的双重功效

张祈 发表于: 2008-1-22 23:12 来源: 今天

中国意象的双重功效
——以李白《送友人》为例

张祈


李陀老师让我细说说,我就遵命行事。
我的看法是,很多人看到了中国意象的比喻或者象征功能,却总是忽视它的实际能指功能。
最近我看到庞德译的这首《送友人》,接着又被译回,就感觉到了这一点。
先把百度来的原诗和中国式赏析放在这。

——————————————————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1]。
此地一为别[2],孤蓬万里征[3]。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4]。

赏析

这是一首情意深长的送别诗,作者通过送别环境的刻画、气氛的渲染,表达出依依惜别之意。

首联点出告别的地点。诗人和友人并肩缓辔来到城外,举首远望,只见一抹青翠的山峦横亘在外城的北面,一湾清澄的流水绕城东潺潺而过。这是写景,但景中含情。那抹淡远的青山可望而不可及,引出一缕怅惘之意,暗透出诗人对眼前离别的无可奈何;而那湾绕城的流水似乎又象征着绵绵离情,潺潺不绝。这一联“青山”对“白水”,“北郭”对“东城”,对得很工整,而且“青”“白”相映,使整个画面色彩清丽。“横”字写青山的静,“绕”字写白水的动,也相当准确。

接下去两句写情。诗人借孤蓬来比喻友人的漂泊生涯,说:此地一别,离人就要象那随风飞舞的蓬草,飘到万里之外去了。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切关心,写得流畅自然,感情真挚。

颈联“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大笔挥洒出分别时的寥阔背景:天边一片白云飘然而去,一轮红日正向着地平线徐徐而下。此时此景,更令人感到离别的凄凉痛苦,难舍难分。这两句“浮云”对“落日”,“游子意”对“故人情”,也对得很工整,切景切题。诗人不仅是写景,而且还巧妙地用“浮云”来比喻友人,他就象天边的浮云,行踪不定,任意东西,谁知道他会飘泊到何处呢?无限关切之意自然溢出。而那一轮西沉的红日落得那么徐缓,恋恋不舍地把最后的光线投向青山白水,仿佛不忍遽然离开。而这正是诗人此刻心情的象征啊!

结尾两句写离别时的场景。诗人和友人马上挥手告别,频频致意;那两匹马似乎和主人的心意相通,不时萧萧长鸣。诗人虽然没有直接说离别的感觉,然而马尚且不耐离情的凄苦,扬鬃哀嘶,人何以堪!

这首诗写得自然明快,感情热诚。诗中青翠的山峦,清澄的流水,火红的落日,洁白的浮云,再加上班马长鸣,组成了一幅有声有色的画面,画面中流荡着无限温馨的情意,感人肺腑。

注释

[1]郭:外城.
[2]为别:作别。
[3]孤蓬;一名飞蓬,枯后根断,常随风飞旋。万里征:万里行。
[4]萧萧:马鸣声。班:分别。

————————————————————

那么在庞德的翻译中出现了什么呢。
前二句直接写景物,没有问题。
第二联中的孤蓬一句,庞德的译法是,你像孤蓬一样离开故乡远去万里。
那么这样译法只表达了原诗一半的意思,这里的蓬草既是比喻,也可能是诗人眼中亲眼看到的正在飘飞的蓬草。
下一句就更明显了,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庞德在这儿就译成了两个比喻,即用浮云形容游子的感受,用落日比喻友人的深情。那么在中文是这样吗,不是。这里的落日和浮云显然还点明了周围的环境和景色。
最后一句,问题是一样的,庞德能译出马在呜叫,却无法传递分手的马和分手的人一样忧伤的心情。
由此来看,汉语文字的优势在于它中间不需要连接词或者北岛老师所说的语法胶,因此格外有弹性,具有双重的功效。换句话说就是,它既有意又有境。
这个功能是很难在字母式的语言中来体现的。

[ 本帖最后由 张祈 于 2008-1-22 23:24 编辑 ]

最新回复

北岛 at 2008-1-22 23:54:49
张祈的短文把关于意象的讨论进一步深化了,即意象不仅是“象”,也为“意”;不仅可使内在情感客观化,同时也兼备叙述功能。是否可以说,意象在汉语中的地位是独特的呢?
张祈 at 2008-1-23 00:06:56
汉语的这种一词多用,一词多指的能力,在诗歌中会是如何的用法。
如果分析这首诗,那么对于诗中内容来说,李白在这儿首先强调的应该是实指,即他和友人看到了浮云和落日,其次才是里面可能蕴含的情感。这一情感也不象是直接的比喻,它更像是一种烘托,因此,我的的判断如下,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诗人对造境的要求要超过单独的意象。也就是说,在中国古典诗人手中,威力最大的武器是和谐的意境,其次才是较孤立的意象。
与此相类,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二句,作者主要的意图还是造境,因为只有在上下文情境完整的情况下,该行诗才会有那样强大的感染力。
张祈 at 2008-1-23 00:14:53
在现代汉语中是否行得通。
还是以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为例,如果译成现代书面语,
大体应该是这样:
飘泊的浮云里有游子的依恋,霞光和落日间有故人的深情。
这样一来,在古典诗歌中看起来是意象的东西,在现代汉语中消失了。它变成了一种婉约的比喻。
张祈 at 2008-1-23 00:21:11
我的结论是这样的,由于汉语本身所具有的这种一词多用,一词多指的能力,首先它可以造成诗句的含蓄和多义多解;二是它有利于进行深度意象的构造而不致于让诗句麻烦和难解(就像北岛老师诗中常见的);第三是,如果要想让汉语这一特点的功效发挥得更好,诗人就必须重视他所选择的每个意象之间的紧密关联。
张祈 at 2008-1-23 00:36:12
我还有一个发现,
那就大家凡是说读不明白的,都是整首诗的意象分成了几类的,或者说是各组意象间联系不是特紧密的;而像拉姆安拉那样的诗中,由于相关联的意象依次出现,大家的解读则是出奇的明确。
李陀 at 2008-1-23 22:45:51
张祈,你其他意见不错,但是“由于汉语本身所具有的这种一词多用,一词多指的能力,首先它可以造成诗句的含蓄和多义多解”这说法不确,因为任何语言都是一词多用,一词多指。从现代语言学来看,语言系统就是一个隐喻系统。
你说:都是整首诗的意象分成了几类的,或者说是各组意象间联系不是特紧密的——能不能说的详细一点?
小杨柳 at 2008-1-23 22:48:23
我专门开了个讨论的帖子,我想为了更加方便,还是复制到一起吧。你说呢?
张祈 at 2008-1-23 23:01:09
那你辛苦一下吧。


View My St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