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杜甫登高,北岛读史

楼河 发表于: 2008-1-21 20:36 来源: 今天

[size=10.5pt]

[size=10.5pt]——兼谈意象


[size=10.5pt]


[size=10.5pt]今天晚上吞了两碗饭,吃饱了有点撑,于是突发想象,再做一篇小文,将杜甫的诗歌与北岛的诗歌拿来做过古今鉴赏。首先声明这是肤浅的文章,说得大错也请放我一马。



[size=10.5pt]


[size=10.5pt]北岛在坛子里提到了意象的用法,并与之作为诗歌陌生化的重要一途。个人以为,意象的使用的确于诗歌有如此重用,却不尽然。意象之运用,我以为还在于形成诗歌的隐喻与象征系统,以象之新颖,去形象化诗歌的多重理念——这也是意象的字面意思。中国古诗里,几乎全是意象,这是民族性格,讲话提倡含蓄、吞吞吐吐。也不独诗歌如此,连绘画也是这样,以书画的艺术形式,去实践“少即是多”的建筑原则。[size=10.5pt]


[size=10.5pt]哲人韦伯提出过“祛魅”的概念,这个概念如果运用在人类学上去理解,其实或许可以认为是人类史上的各种仪式、神话的象征主义逐渐被科学所瓦解——犹如历史上曾经发生过的审判女巫一样——各种神秘慢慢在现实生活中消失的过程。将“祛魅”引用到诗歌的范畴,臧棣说了一个让我深信不疑的观点:“诗歌就是不祛魅”。诗歌运用它非凡的形式,给现实生活予以神话的织物,它不像数学那样唯一、确定,而是充满了不定和可能。而意象的使用便是使象征的修辞更加具有说服力。



[size=10.5pt]


[size=10.5pt]以上话题牵涉太广,要深入下去则不在我的议论能力之中。这里只想举杜甫《登高》与北岛《读史》这两首诗歌为例,谈谈意象化诗歌的一些浅见。而这点见识,也不是可以推而广之的观点。



[size=10.5pt]


[size=10.5pt]《登高》与《读史》之相同点,或在于两者都使用了大量的意象,甚至可以说是靠诸多意象建筑起来的诗歌。《登高》是一个动作,登高而怀古是我们见到的古代文人的一大情趣,因此从这一点来看,一千多年前的《登高》也和现在这首《读史》找到心理绾合点。登高而怀古有着悲凉的意味,因此从诗题上看,两者便有着心态上的不同。前者悲怆,后者或更客观更从容。又,“登高”本身也是一个意象,而“读史”更像一个事件的陈述。



[size=10.5pt]


[size=10.5pt]有以上两点认识再来细谈诗歌内文。



[size=10.5pt]


[size=10.5pt]就意象的纯粹性来说,《登高》比《读史》更甚,诗歌中不论是“风急”、“天高”还是“猿啸”皆围绕着登高的主题。在《读史》中,其意象的使用是与诗题隔了一层的。如果翻译一下,《登高》是:一个人登高后的感怀;《读史》似乎是:深夜读某史而做感想。前者所传达的是普遍的、常态的的情感,后者所传达的则是即兴的、偶发的感悟。反应到受众层面则是:前者无需太多的阅读背景便能得到一次真实的感受,后者则需要在理解了诗歌隐喻指向后才能做出更恰当的审美评价。



[size=10.5pt]


[size=10.5pt]从意象的形态上看,《登高》一句一个意象,而《读史》则可能是一句多个意象,或多个句子一个意象。如《登高》中,“风急天高猿啸哀”组成了一个萧瑟的意象,而“渚清沙白鸟飞回[size=10.5pt]”组成另一个相对温暖平和的意象(此也是杜甫诗歌中常用的意象对照法)。而在《读史》中,“寡妇之怨像狼群穿过冻原”一句至少有两个意象:“寡妇之怨”与“冻原”。两首诗歌其意象的形态之不同还有,《登高》的意象是一个意象多个层次,如蘅塘退士说“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是一句七层一样,《登高》的每一句意象之间的界限都非常清晰,呈现了一种秩序,且由于对仗等格律的约束,这种界限不但清晰,显现了并列的关系,而且彼此映照的目标性极强。猿啸哀—鸟飞回,落木—长江等等。在《读史》中,意象之间的承接关系大于映照、对比的作用。如“早晨”承接了“黑暗”,“冻原”(寒冷的)承接了“早晨”。




由于古诗讲究意象,像——形象,其实是一个空间的词语,在《登高》这里更是明显。这是一首以空间来表达时间和心理的诗歌。也因此,诗歌的结构更加呈现了一种层级堆叠的形式。相较而言,《读史》的意象使用其实是夹杂在叙述之中的。《登高》是“面”,《读史》是“线”。《登高》以“风急天高”起兴,传达了“万里悲秋”的伤怀;《读史》则从“梅花暴动”开讲,归纳出“季节从废墟上站起”的宿命式历史观点。前者是情味,后者是智识;前者有是片段,后者是因果。




[size=10.5pt]


[size=10.5pt]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size=10.5pt]


[size=10.5pt]





[size=10.5pt]读史


[size=10.5pt]梅花暴动中敌意的露水
[size=10.5pt]守护正午之剑所刻下的黑暗
[size=10.5pt]革命始于第二天早晨
[size=10.5pt]寡妇之怨像狼群穿过冻原

[size=10.5pt]祖先们因预言而退入
[size=10.5pt]那条信仰与欲望激辩的河流
[size=10.5pt]没有尽头,只有漩涡隐士
[size=10.5pt]体验另一种冥想的寂静

[size=10.5pt]登高看王位上的日落
[size=10.5pt]当文明与笛声在空谷飘散
[size=10.5pt]季节在废墟上站起
[size=10.5pt]果实翻过墙头追赶明天

最新回复

楼河 at 2008-1-21 20:37:43
第一句“梅花暴动中敌意的露水”,是静的铺垫,“敌意”与第二句“黑暗”相合,乃道出了诗歌的机缘。及第三句“革命始于第二天早晨”,这是切入了正题。“梅花”、“露水”、“敌意”都是静态,因此“暴动”一词乃是这安静中的杀机。“梅花”与“露水”是吉祥与和平,正与“暴动”、“敌意”相对,仿佛阴森森的晨曦,这也是所有历史中暴力事件的背景。
有前面的铺垫,后面的要理解就更容易了。然而问题恰恰出现在这里,如果真如我所理解的,作者是如此安排这首诗歌,那么后来的有些句子就有装饰性的累赘之感。如“寡妇之怨像狼群穿过冻原”——这一句的句法本身也不好。
至第二节,进入了北岛常使用的宏大命题,出现了“祖先”、“预言”、“河流”等大词,神秘、雄壮,深沉地悲剧。但这种悲剧正被“漩涡隐士”化了空虚,此悲剧感又增了一层“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怅然。
至第三节,诗歌的幕布拉开,出现了“史”真实活动场景,剩下的于是没什么可说的了。这一节里出现了北岛诗歌里常用的一个意象:“果实的跑动”——“果实翻过墙头追赶明天”,这一句大概也作者常用的结束语,而这一句也是在“季节”与“废墟”的基础中得出的。
北岛的诗歌似乎很喜欢用意象的对照方式,以取得一种紧张的效果,诸如“梅花”与“暴动”,“露水”与“敌意”,及其结尾中“季节”、“废墟”与“果实”。
但我认为的问题不在这里,而在于意象的密度太大,传达的信息太多,而有壅塞之感。或许,此诗的意象应该更简洁。
秦志良 at 2008-1-21 21:56:36
《登高》一句一个意象???
问好,北岛先生的诗歌同杜甫的诗歌相比,,应该有一定的差距.
当然,现代诗同唐诗去比,这是一个愚蠢的想法,只能说是参照
谈谈个人看法
张祈 at 2008-1-22 08:14:45
就是选错了对比的诗。
小杨柳 at 2008-1-22 10:12:56
楼河 at 2008-1-26 09:36:52
但比起很多文章来却更有意思.

无人读就算了吧,我对哪个论坛也不抱什么指望.那篇细读北岛<安姆安拉>的文章要不是有北岛本人的回帖,也够不上挂起来被人参观的资格.
李大兴 at 2008-1-26 09:53:00
但很多诠释难以赞同,比如“‘梅花’与‘露水’是吉祥与和平”。


View My St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