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DASHA译:荷尔德林《归乡》

张祈 发表于: 2008-1-16 05:17 来源: 今天

荷尔德林《归乡》----dasha译  

         归 乡  
               
            —— 致亲人  

阿尔卑斯的夜依然晴澈,浮云,  
凝聚着喜悦,将空谷深锁。  
轻嬉的山风,飘忽无定,啸傲着,  
一缕幽光,从冷杉垂落,倏然隐没。  
喜极而颤的混沌,渐急渐骤,  
稚幼却强壮,为云崖间情人的争斗  
欢呼着,在永世的隔阂中酝酿、翻涌,  
只因为晨光于其中不羁地绽露熹微。  
只因为年华无边踵增,那神圣的  
光阴,那岁月,被恣肆地重排、组合。  
惟有雷鸟省察着时序,在山间、  
在风里,翱翔着,呼唤着白昼。  
此际雷鸟依然警醒,无畏地俯视深渊里的  
荒村,志存高远,凌越巅峰。  
早已预感到萌生,古老的泉,疾光电影般  
陨落,溅落中,大地氤氲,  
回声四野响彻,冥冥中有作坊  
不舍昼夜,寄送着馈赠。


玉峰在高天闪着静穆的光,  
皑皑的积雪上遍开着玫瑰。  
更在光芒之上,高洁至福的  
神,意兴盎然地舞动神奇的光。  
这上界的灵,卓然幽处,神色皎然,  
似乎乐于赠予生命,乐于  
与我们一道,创造喜悦,时常地,这神灵  
深谙尺度,深谙呼吸,也曾犹疑地、审慎地,  
将极乐至福,恩赐给千城万户,慷慨地  
开启大地,遮天的彤云,还有你们,  
最可信赖的风,你们,温煦的春日,  
用舒缓的手再次抚平伤痛,  
这个造物之主,更新着时间,将  
老去的人类止水般的心振作、激动,  
在深渊里,将之开敞,将之澄明,  
仿佛他热中于此,于是一个生命再次开始,  
妩媚如花,仿佛,昔日的神灵今朝回归,  
喜悦再一次涨满双翼。  


我曾向他倾诉千言万语,因为,无论诗人怎样  
冥思吟哦,都与神祇和他息息相关;  
我曾向亲爱的故乡,千呼万唤,以免,,  
神灵不期然地骤然将我们袭攫;  
也曾为你们,忧虑着的故乡的亲人,  
圣洁的谢忱含笑为你们带回无数流浪的人,  
父老乡亲!为你们,当湖水轻摇着我,①  
舟子陶然闲坐,喟叹我的航程。  
潮平如镜,喜悦满盈归路,  
如花绽放,城郭在晨光中  
形影渐渐分明,缘沿葱郁的阿尔卑斯  
顺流而下,归舟静泊在津渡。  
堤岸温暖,山谷多情开敞,  
香径晴翠,掩映着我的衣衾。  
园囿相伴而立,蓓蕾晶莹地吐绽芳蕊,  
莺歌婉转,迎迓着倦归的旅人。  
一切都似曾相识,甚至擦肩而过的问候  
也充满情谊,每一张笑靥都充满亲缘。  


勿庸置疑,这里就是生身之地,你找寻的  
故乡泥土,近在咫尺,已然与你相遇。  
行歌的羁旅,赤子般,并未徒然凝立  
在惊涛拍击的城门,而是在为你  
探寻着敬爱的名讳,天眷的林道!②  
大地殷切的垭口,  
诱引我远行在对远方的期待中,  
那里,钟灵毓秀,那里,灵兽莱茵河  
在平原上奔涌出卤莽的道路,  
从云崖间冲出欢腾的山谷,  
在那里,莱茵河穿越阳光灿烂的山坡,流向科摩,③  
或者,如昼夜徜徉,在坦荡的湖。④  
神圣的垭口!你更诱引着我  
归乡;踏上开满鲜花的旧路,  
我要去追寻大地和美丽的内卡河谷,  
还有青苍神圣的林莽,橡树  
欣喜地与白桦和山毛榉相亲而居,  
青山深处,正待我魂销神迷。


他们在那里将我迎接,哦故城的声音,母亲之声!  
哦你感动着我,唤起我久违的往事!  
而他们依然如故!哦我至爱的人们!阳光与喜悦  
依然焕发你们的容颜,你们的目光依然明澈。  
呀,一切依然如昨!成长着成熟着,在此  
活着爱着的一切,依然挚诚不改。  
而世间至善之物,横陈在神圣和平  
的彩虹下,被白发老人与垂髫少年珍存。  
我迂阔妄语。喜悦满怀。而明天与未来,  
当我们走过看过花树下生机盎然的田野,  
我爱着的人们,我将在阳春的佳日里,  
与你们一道倾谈、憧憬。  
我曾听闻许多关于我们伟大天父的事迹,  
曾因他而长久地缄默,他在巅峰之上  
重振易逝的流光,宰制着崇山峻岭,  
他应许我们上天的恩典,呼召  
铿锵的歌咏,遣派众多良善的神灵。哦,别在犹豫,  
来吧,永生的你们!岁月之神!你们,


故园之神,来吧!进入所有生命的血脉,  
让普天同庆!分享上苍的恩典!  
高贵我们!年轻我们!没有人性良知,  
无时无刻不满盈喜悦,  
这样的喜悦,一如此刻,情人久别重逢,  
请将一切相宜地神化,如为他们造设。  
当我们赞美饮食,我当呼谁的名?当我们  
日落而息,告诉我,我该如何表达谢忱?  
我可否称之为至尊?神不中意不相宜之物,  
领会他,于我们的喜悦而言近乎微茫。  
难道我们不得不时刻缄默;因匮乏神圣的名,  
心在狂跳,话语却滞留在口?  
时刻奏响的琴声,  
或许会感动将临的上灵。  
万事俱备,喜悦背后的忧虑,  
也已经几乎得到纾解。  
而这样的忧虑,无论情愿与否,歌者  
必得在心灵中时时承受,别无选择。  


fy:dasha
译注:  
① 指博登湖(Bodensee)。  
②④ 林道(Lindau),博登湖畔、阿尔卑斯山北麓的古城。  
③ 科摩(Como),阿尔卑斯山南麓意大利古城。

[ 本帖最后由 张祈 于 2008-1-16 05:21 编辑 ]

最新回复

张祈 at 2008-1-27 09:58:56
在柔媚的湛蓝中


弗里德里希·荷尔德林 Dasha 译

在柔媚的湛蓝中
教堂钟楼盛开金属尖顶。
燕语低迴,蔚蓝萦怀。
旭日冉冉升起,尽染金属尖顶,
风中,风向标在高处瑟瑟作响。
谁在钟底缘阶而下,
谁就拥有宁静的一生,因为
一旦外表被极度隔绝,
适应性便在人之中彰显。
钟声中的窗,恰如向着美的门。
同样,因为门依然遵循着自然,
便具有林中秀木的相似性。
纯真毕竟也是美。
严肃的心灵生自逝去之物的内部。
影像如此单纯、神圣,以至于
我们事实上时常畏惧于将之描绘。
上苍,始终至善至美,
拥有富足、德行与愉悦。
人或可仿效。
当生命充满艰辛,人
或许会仰天倾诉:我就欲如此这般?
诚然。只要良善纯真尚与心灵同在,
人就会不再尤怨地用神性度测自身。
神莫测而不可知?神如苍天彰明较著?
我宁愿相信后者。神本人的尺规。
劬劳功烈,然而诗意地,
人栖居在大地上。
我是否可以这般斗胆放言,
那满缀星辰的夜影,
要比称为神明影像的人
更为明澈洁纯?

大地之上可有尺规?
绝无!同样
造物主的世界不曾阻挡雷霆的步伐。
花是美的,因为花在阳光下绽放。
我们的双眼总会在生命中发现,
更美的事物仍要以花为名。
哦,我对此颇为明暸!
莫非神矢志于身心喋血,
而不再完整存在?
灵魂,我相信,必当葆有纯真,
否则,就会抵达权力之巅,在鹰翼之上,膺受
赞美的歌咏与众鸟的和鸣。
这就是本性,这就是外表。
哦美丽的溪流,波光粼粼,你在波光中清澈流淌,
宛若穿过银河的神的目光。
我如此熟谙你,
泪水夺眶而出。我看见,在我的外表
一个勃然的生命在我四周遍开万物,因为
我不曾不恰当地将之与墓地上的孤鸟相提并论。
只缘我有一颗跳动的心,
微笑依然是我在忧伤着世人。
我是否能成为一颗彗星?
我相信。因为彗星拥有鸟的迅疾轻捷;盛开在烈火中,
宛若向着纯洁的赤子。
伟大岂是人之本性所敢僭妄。
德行之喜悦理应得到嘉许,
得到花园里飘荡在三圆柱间严肃神灵的
嘉许。窈窕淑女必当头饰
爱神木之花,因为她的本性与情感
酷似爱神。而爱神木仅仅
生长在希腊的大地。

当一个人向镜中凝望,
在镜中看见自己如同被临摹的影像;
影像酷似真人。
人的影像生有双目,
明月秉有辉光。
而俄狄浦斯王拥有一目或已逾分。
他的人之苦难,无法描绘,无以言表,
无可置辩。
一旦戏剧表现这样一个人物,苦难油然而生。
当此刻我怀念着你,苦难于我意味着什么?
当溪流将我裹挟至亚细亚般
绵延的某处尽头。
无疑,俄狄浦斯饱受着这苦难。
无疑事实如此。
是否赫拉克勒斯也曾苦难?
毫无疑问。这对相交莫逆的朋友
不也承受着他们的苦难?
赫拉克勒斯同诸神干戈相向,就是苦难。
分享这些被生命嫉妒的不朽,
也是一种苦难。
而当一个人被太阳斑所覆盖,被些许斑点
彻底覆盖,更是一种苦难!这是艳阳的作为:
太阳裁处着万物。
太阳以光芒的魅力玫瑰一般
引领着少年人的道路。
俄狄浦斯承受的苦难,
看上去恰如
一个穷人悲叹
丢失了什么。
哦,拉伊俄斯之子,希腊大地上穷困的异乡人!
生即是死,死亦是一种生。


译后记:

  荷尔德林的汉译名句“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就是出自本诗。荷尔德林在汉语语境中成为神圣,“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这个诗句想来是其根本魅力——面对冷漠现实而无可奈何地归隐心灵,原因自然颇多。荷尔德林的诗歌汉译,钱春绮是目前最常见的,但篇数寥寥;北大出版社1994年也曾出版过一个叫顾正祥的人的译文集(顾的译文,在Dasha眼中,绿原的徒弟罢,从略)。而目击思想界,则荷尔德林的流传离不开马丁·海德格尔。不想揣度颇有争议的哲学家海德格尔在大陆大行其道的原因,但海氏热中于用哲学思辨阐述荷尔德林的诗思(或者说借荷尔德林来阐明自身),却因此引进了荷尔德林,以至于许多人谈论海氏便自然而然地引用荷尔德林的“诗意”。海氏谈论“诗意栖居”的专文全译,出现在正式出版物上Dasha是在刘小枫主编、魏育青等译的《人类困境中的审美精神》(上海知识出版社1994年版)上看到。Dasha手中是一本红色封面的精装本,里面“……人诗意地栖居……”,译者陈维纲,译自海氏的Vort?ge und Aufs?tze。可惜:一,海氏没有援引荷尔德林全诗;二,抛开将荷诗第一句blühen(动词,开花、花开)轻率误译外,关于“只要良善,纯真尚与人心同在”句,海氏在文章中明确指出“……‘良善’一语究指何物?它只是一无关紧要的字,但荷尔德林却用大写的修饰词‘纯真’来命名它……”,而这样的译文我们能看出“纯真”是“良善”的同位语指称着同一个物么?(而大陆学人引用的某些不知从什么地方译来的这句话,竟成为“只要良善和纯真……”),海氏的论述如何在译文中自圆其说?然而,说实话,在看到戴晖的《荷尔德林文集》前,陈维纲却是我最折服的人。因为他的译文中的“彰明”、“较著”、“劬劳”、“功烈”,我一直畏惧于动笔翻译荷尔德林。Dasha一直坚持,荷尔德林作为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的“高古诗人”,译诗必须文质彬彬、好尚古文(他的原文也是如此,他的文字也是令如今普通以德语为母语的人费解的),也是这个原因,本诗的翻译建立在陈维纲先生的译笔之上,仅致谢忱。
Dasha 2002年7月29日


附原文
In lieblicher Bläue blühet
Friedrich Hölderlin
In lieblicher Bläue blühet
mit dem metallenen Dache der Kirchthurm. Den umschwebet
Geschrei der Schwalben, den umgiebt die rührendste Bläue.
Die Sonne gehet hoch darüber und färbet das Blech,
im Winde aber oben stille krähet die Fahne.
Wenn einer unter der Gloke dann herabgeht, jene Treppen,
ein stilles Leben ist es, weil,
wenn abgesondert so sehr die Gestalt ist,
die Bildsamkeit herauskommt dann des Menschen.
Die Fenster, daraus die Gloken tönen, sind wie Thore an Schönheit.
Nemlich, weil noch der Natur nach sind die Thore,
haben diese die Ähnlichkeit von Bäumen des Walds.
Reinheit aber ist auch Schönheit.
Innen aus Verschiedenem entsthet ein ernster Geist.
So sehr einfältig aber die Bilder, so sehr heilig sind die, daß
man wirklich oft fürchtet, die zu beschreiben.
Die Himmlischen aber, die immer gut sind,
alles zumal, wie Reiche, haben diese, Tugend und Freude.
Der Mensch darf das nachahmen.
Darf, wenn lauter Mühe das Leben, ein Mensch
aufschauen und sagen: so will ich auch seyn?
Ja. So lange die Freundlichkeit noch am Herzen, die Reine,
dauert, misset nicht unglüklich der Mensch sich
der Gottheit.
Ist unbekannt Gott? Ist er offenbar wie die Himmel?
dieses glaub' ich eher. Des Menschen Maaß ist's.
Voll Verdienst, doch dichterisch,
wohnet der Mensch auf dieser Erde. Doch reiner
ist nicht der Schatten der Nacht mit den Sternen,
wenn ich so sagen könnte,
als der Mensch, der heißet ein Bild der Gottheit.
Giebt auf Erden ein Maaß?
Es giebt keines. Nemlich
es hemmen der Donnergang nie die Welten des Schöpfers.
Auch eine Blume ist schön, weil sie blühet unter der Sonne.
Es findet das Aug' oft im Leben
Wesen, die viel schöner noch zu nennen wären
als die Blumen. O! ich weiß das wohl!
Denn zu bluten an Gestalt und Herz,
und ganz nicht mehr zu seyn, gefällt das Gott?
Die Seele aber, wie ich glaube, muß rein bleiben,
sonst reicht an das Mächtige auf Fittigen der Adler mit lobendem Gesange
und der Stimme so vieler Vögel.
Es ist die Wesenheit, die Gestalt ist’s.
Du schönes Bächlein, du scheinest rührend, indem du rollest so klar,
wie das Auge der Gottheit, durch die Milchstraße.
Ich kenne dich wohl,
aber Thränen quillen aus dem Auge. Ein heiteres Leben
seh' ich in den Gestalten mich umblühen der Schöpfung, weil
ich es nicht unbillig vergleiche den einsamen Tauben auf dem Kirchhof.
Das Lachen aber scheint mich zu grämen der Menschen,
nemlich ich hab' ein Herz.
Möcht' ich ein Komet seyn?
Ich glaube. Denn sie haben Schnelligkeit der Vögel; sie blühen an Feuer,
und sind wie Kinder an Reinheit.
Größeres zu wünschen, kann nicht des Menschen Natur sich vermessen.
Der Tugend Heiterkeit verdient auch gelobt zu werden vom ernsten Geiste,
der zwischen den drei Säulen wehet
des Gartens. Eine schöne Jungfrau muß das Haupt umkränzen
mit Myrthenblumen, weil sie einfach ist
ihrem Wesen nach und ihrem Gefühl. Myrthen aber
giebt es in Griechenland.
Wenn einer in der Spiegel siehet,
ein Mann, und siehet darinn sein Bild,wie abgemahlt;
es gleicht dem Manne.
Augen hat des Menschen Bild,
hingegen Licht der Mond.
Der König Ödipus hat ein Auge zuviel vieleicht.
Diese Leiden dieses Mannes, sie scheinen unbeschreiblich, unaussprechlich,
unausdrüklich.
Wenn das Schauspiel ein solches darstellt, kommt's daher.
Wie ist mir's aber, gedenk' ich deiner jetzt?
Wie Bäche reißt des Ende von Etwas mich dahin,
welches sich wie Asien ausdehnet.
Natürlich dieses Leiden, das hat Ödipus.
Natürlich ist's darum.
Hat auch Herkules gelitten?
Wohl. Die Dioskuren in ihrer Freundschaft
haben die nicht Leiden auch getragen? Nemlich
wie Herkules mit Gott zu streiten, das ist Leiden.
Und die Unsterblichkeit im Neide dieses Leben,
diese zu theilen, ist ein Leiden auch.
Doch das ist auch ein Leiden, wenn mit Sommerfleken ist bedekt ein Mensch,
mit manchen Fleken ganz überdekt zu seyn! das thut die schöne Sonne :
nemlich die ziehet alles auf.
Die Jünglinge führt die Bahn sie mit Reizen ihrer Strahlen
wie mit Rosen.
Die Leiden scheinen so,
die Ödipus getragen,
als wie ein armer Mann klagt,
daß ihm etwas fehle.
Sohn Laios, armer Fremdling in Griechenland!
Leben ist Tod, und Tod ist auch ein Leben.
张祈 at 2008-1-27 10:00:36
荷尔德林(Friedrich Hölderlin1770-1843):

    1770年3月20日生于德国内卡河畔的施瓦本小镇劳芬(Laufen,一译瑙芬)。父亲是当地修道院总管,在他出生后的第3年去世,1774年母亲改嫁。荷尔德林先后在登肯多尔夫、毛尔布隆修道院学校学习。1788年进图宾根神学院,与谢林、黑格尔结为朋友。1793年于神学院毕业,他不愿当牧师,经席勒介绍,去瓦尔特斯豪森当家庭教师。1796年初他到法兰克福银行家贡塔尔德家当教师,与女主人苏赛特·贡塔尔德之间发生恋情。1798年,与贡塔尔德发生争吵,被迫离开法兰克福,住在附近的洪堡。1801年初荷尔德林去瑞士的豪普特维尔,第3次做家庭教师,不久回到尼尔廷根。同年去法国的波尔多,又做家庭教师。1802年回到斯图加特,精神失常。他翻译的索福克勒斯的作品于1804年出版。同年友人辛克莱接他去洪堡的图书馆工作。1806年进图宾根精神病院。后期住在木工齐默尔的家里。诗人施瓦普、乌兰德和凯尔纳于1826年出版了他的诗集。1843年6月7日逝世。
    荷尔德林生前死后长期为世人忽略,直到备受狄尔泰、特拉克、伽达默尔,尤其是海德格尔的推崇,始于20世纪初大放光彩。评论家称其诗的成就超过了席勒等多人,于其比肩者只有索福克勒斯、但丁和弥尔顿。荷尔德林的诗,有古典颂歌体诗(即“哦德体”)、挽歌体诗和自由节奏诗。他的颂歌体诗使用两种格律:阿尔凯奥斯诗律和阿斯克勒庇阿德斯诗律。这两种格律有人比之于音乐的大调与小调。阿尔凯奥斯诗律如《致命运女神》;阿斯克勒庇阿德斯诗律如《海德堡》。荷尔德林颂歌体诗中的德语与古典诗律浑然天成,形式节奏完美、思想感情深刻。荷尔德林1800年后创作的挽歌体诗和自由节奏诗有着令人神往的美,这些瑰丽的无韵诗篇以节奏为特色。挽歌是按照古典格律以双行诗句构成的长诗,音调和谐,格律严谨。如《梅农为狄奥提马而哀叹》、《流浪者》、《归乡》、《斯图加特》、《面包与酒》等以及六音步诗(荷马史诗格律)《爱琴海群岛》。晚期的自由节奏诗表达了诗人对德意志民族和人类历史的关怀和信念,被称为“祖国赞歌”。 “祖国赞歌”包括《和平节日》、《致大地母亲》、《在多瑙河之源》、《漫游》、《莱茵河》、《独一无二的—个》、《帕特默斯》、《怀念》、《伊斯特尔》、《记忆》。
张祈 at 2008-1-27 10:02:19
漂泊者
(第二稿)


[德] 弗里德里希.荷尔德林



我茕茕孓立,远眺阿非利加赤地千里;
 烈火,自奥林匹斯雨落!
曾经,神用闪电,将此处的山
 撕裂成千岩万壑,也不过如此。
但那山上,没有一片新绿的森林
 在和鸣的风中踊跃,扶疏而瑰丽。
山峰,额顶没有花冠,尚不知晓
 善言的溪流,深谷,也罕见泉源。
没有兽群的正午流过潺潺的泉边,
 没有好客的屋顶从林中和善地向外顾盼。
灌木丛中,栖落一只愀然的鸟,不再歌唱,
 迁飞的鹳群,从一旁,匆匆逃遁。
我不曾为水而向你祈祷,大自然!沙漠里,
 水,有温顺的骆驼忠诚地为我保存。
但是,为幼林的歌唱,啊!为父亲的庭园,
 我祈祷,故乡的候鸟的提醒了我。
然而你却对我说:众神尚在此处辖管万物,
 以伟大为尺规,而人却甘愿用手去度量①。

这番话语催促我,仍要去另做寻觅,
 于是我扬帆远渡,向着北方的极地。
雪被之中,被缚的生命静静沉睡,
 黑铁般的睡梦渴念着白昼,累月经年。
曾几何时,奥林匹斯在此用臂膀拥抱大地,
 如同皮格马利翁②的臂膀拥抱所爱的人。
然而,奥林匹斯不曾用阳光的眼波打动她的心怀,
 也不曾用雨丝和露滴柔情地向她倾诉;
我对此惊讶无比,我愚鲁地问:大地母亲啊,
 难道,你竟要孀妇一般,永将光阴虚掷?
毕竟你未曾生育,未曾用爱去看护,
 未曾在孩子们身上看见自己老去,仿佛死亡。
也许有朝一日,你因天上的光而温暖,
 从匮缺的睡眠中,他的呼吸将你唤醒;
于是,仿佛一粒种子,你崩裂青铜般的外壳,
 挣脱束缚,获救的世界问候着光明。
所有积聚的力量,燃烧在勃然的春天里,
 玫瑰似火,葡萄酒喷涌在贫瘠的北方。

我曾如是说,此刻,我重归莱茵河,我的故乡,
 温情如昨,童年的风,轻拂着我;
曾经用臂膀轻摇我的树,亲密地敞开
 胸怀,将我狂躁的心平息,
那神圣的绿,见证着极乐而深沉的
世间的生命,焕然一新,令我青春重返:
那时我苍老,北极的寒冰令我颓白,
 南方的烈焰中,我华发飘零。
而即使一个人在这终有一死的岁月的尽头,
 迢递而来,深心疲惫,他依旧会在此刻
再一次相遇这片土地,再一次面颊绯红,
 再一次,暗淡的双眸霍然闪亮。
至福的莱茵河谷啊!葡萄藤,遍缀
 你的山冈,葡萄叶,环绕着芳园与垣墙,
琼浆,满载河上的舟船,
 故城和沙洲,在葡萄美酒与鲜果中痛醉。
含笑端坐在高处,古老的陶努斯③,
 头戴橡冠,向着自由的人们频频颔首。

鹿从森林中走来,晨光自云海中现身,
 高高地在晴明的空中,隼极目四望。
山谷深处,清泉滋育着鲜花,
 草原之上,小村惬意地绵延。
宁静而安详。终日忙碌的碾磨声远远传来,
 钟声向我预示着白日的将尽。
悠扬的是锻打镰刀的声音和农人的山歌,
农人们正牵着牛,迈着喜悦的步伐还家,
悠扬的是草坪上母亲轻摇稚子的哼唱;
 关爱中稚子心满意足地睡去;而云霞飞红,
波光粼粼的湖畔,幼林将开敞的柴扉
 染绿,琐窗映满晚照的金黄,
家屋和庭园隐密的朦胧迎候着我,
 那里,父亲曾慈爱地将我和草木一同抚养;
那里,我曾无拘无束,如生双翼,嬉戏在风舞的枝头,
 我曾在幼林之颠,仰望忠诚的湛蓝。
还有永远忠诚的你,还在对流离的人保持着忠诚,
你,故乡的天空,一如既往,和蔼地将我收容。

桃枝依旧为我而夭夭,灼灼桃花依旧令我惊喜,
 灌木恰如桃树,华美地绽开着玫瑰。
我的樱桃树黝黑,因果实而低垂,
 枝条甚至主动伸向采撷的手。
依旧如昨,探出庭园的枝叶掩映着,小径,
将我引向引向森林,下抵溪涧,
我曾躺卧在那里,男人的名望,水手的幻想
鼓起我的勇气;为了领会你们的传奇,
我必得离去,向大海,向大漠,你们超凡的人!
 啊!那时我的双亲徒劳地将我找寻。
可现在他们在哪里?你沉默?你迟疑?故乡的守望者!
 而我也曾经迟疑!倘若细数我的脚步,
我渐近家门,而后,如同一个朝圣者,我无声凝伫。
 而我进入,告诉他们,这个陌生人,就是你们的儿子,
他们将张开双臂,用他们的祝福款待我,
 他们将尊重我,再一次给予我门槛。
对此我早有所料,但此刻他们却已离我而去,远在
 神圣而陌生的地方,他们的爱永远不在。

岂独我的父母?假使挚友们尚在人世,他们也已经
 另结新交,永远不再是我的友朋。
倘若我如同昔日一样到来,那些老人,以爱为名,
 以心发誓,而这颗心,是否还会如同昔日,依旧跳动?
如今他们却寂然无语。就这样,时间使一些人相连又使他们
分离。他们眼中我似乎已经死去,而我眼中他们也是如此。
就这样我孑然一身。而你,凌驾于云端之上的,
祖国之父啊!全能的苍穹!还有你
大地,你光明!你们三位一体,恩威并行的,
 永生的神灵啊!你们与我的纽带从未断绝。
从你们之中启程,我与你们一同浪迹漂泊。
 你们,喜悦的神明,我已饱经风霜,将你们带回。
为此,请在此刻递给我,递给我满斟的酒杯,
 请将那来自莱茵河温暖的群山的葡萄酒斟满!
让我先为众神而饮,再为纪念英雄而饮,
再为水手,而后是你们,我至亲的人们!还有
我的双亲与挚友!今天与明天,让我忘却
艰辛与所有的伤悲,让我速速成为居留者!



题注:本诗为荷氏同题诗的第二稿。“Der Wanderer”在德语乃至西方诸语言中是一个涵义与典故复杂的名词,“漫步者”、“朝圣者”、“流浪者”、“水手”……而在荷氏诗中,“Der Wanderer”更兼具轻松喜悦、漂泊无依甚至痛苦的内涵。大陆旧译“漫游者”,Dasha以其轻佻而不取(荷氏的德语研究者也因此对德语词典的解释颇为不满)。读者诸贤在阅读全诗后若另有高明名词取代,恳请来函交流:[email protected]

① 荷氏德语研究者指出,此句化用《旧约.以赛亚》(赛40:12)Wer mißt die Wasser mit der hohlen Hand und faßt den Himmel mit der Spanne...(DIE BIBEL Version Luther 1912, Jesaja 40:12),汉译为“谁曾用手心量诸水,用手虎口量苍天……”(译文引自国语和合本)。

② 皮格马利翁:Pygmalion,希腊神话中塞浦路斯王,擅雕刻,曾痴恋自己所雕少女像,日日以情人待之。后爱神维纳斯为其真情感动,赋雕像以生命。

③ 陶努斯:Taunus,德国陶努斯山。
张祈 at 2008-1-27 10:06:14
荷尔德林:故乡


(Dasha译)


阒寂的水上,舟子欣喜归航,
远别了海岛,收获满盈船舱;
丰饶的哀伤装在行囊,
如今我也这般返归故乡。

亲爱的岸啊,曾育化我的岸,
你们可否会抚平爱的哀伤?
旧日森林啊,当我归来,
可否再次应许我以安详?

就要回来了,寒溪波影摇曳,
就要回来了,大河帆樯满眼;
庇护过我的亲爱的山,
佑我安全的尊敬的边界,

母亲的房舍,还有兄弟姐妹
情深的拥抱,就要问候你们,
就要被你们环抱。你们,
唯愿你们愈合我这颗心,

如陷羁绊!但我知道,我知道,
这爱的哀伤,不会转瞬愈合,
这爱的哀伤,发自肺腑,
不是凡人慰藉的催眠歌。

众神将天界之火赐予我们,
也给付我们以神圣的哀伤。
哀伤吧!恍然大地之子,
我,学会了爱,学会了哀伤。
张祈 at 2008-1-27 10:07:43
盲歌者

弗里德里希·荷尔德林 Dasha 译

战神在我们眼中升起冷酷与震恐。——索福克勒斯《埃阿斯》


你在哪里,青春的你!总在黎明时分
  将我唤醒的你,你在哪里啊,光明!
    这颗心醒来,而黑夜却永久地
      用神异的魔法将我封禁。

往日我爱在薄明中倾听,往日我爱
  在山冈上将你等待,我从未失望!
    从未让我失望啊,慈悲的你,还有
      你的使者轻风,因为你总是出现,

出现在熟悉的小径,泽被众生,
  光焰四射,你在哪里啊,光明!
    这颗心再次醒来,而无尽的黑夜
      却永久地将我咒封。

昔日,长亭映绿我;鲜花
  照引我,仿佛我的双眼;
    爱的容颜曾在咫尺,
      在我的上空,照引我,

我目睹天空的翅翼绕林
盘旋,那时我正年轻。
    如今我颓然枯坐,光阴
      涓涓流过,如今我的思绪

将光辉岁月的爱与哀伤
  塑造成奇特的欢乐,
    我倾听着远方,即使不会
      有一位和善的救主垂临。

于是我总在正午聆听雷神
  的声音,金铁交鸣,
    屋宇震颤,大地
      轰响,群山回荡。

于是我在黑夜聆听救主,聆听
  他摧毁,聆听,他重生,
    雷神从落日之处向东方
     疾驰,你们因此而共鸣,

你们,我的琴弦!我的歌
  与雷霆共存,恰似源流追随江河,
    无论雷霆欲往何处,我必将起身,
      在迷途上追随可信赖的神。

何去?何从?我处处聆听着你,
  圣灵!走遍回声响彻的大地,
    何处你将止步?是什么,什么
      在云霄之上?哦我将怎样?

白昼!白昼!奔涌在云霄之上的你!让我
  将你恭迎!我的眼里你如花盛开。
    哦青春之光!哦昨日重现的
      福祉!你智慧地流泻,

出自圣杯的黄金泉!你,
  青葱的泥土,和平的摇篮!你,
    先祖的家园!哦,来临吧,
      曾与我相遇的亲爱的你们,

哦,来临吧,你们,让欢乐洋溢你们,
  你们啊,得见光明的人正在祝福你们!
    哦,鉴于我的隐忍,请接受我的
      生命,接受我心中的神明。


附原文

DER  BLINDE  SÄNGER

Friedrich Hölderlin

Wo bist du, Jugendliches! Das immer mich
  Zur Stunde wekt des Morgens, wo bist du, Licht!
    Das Herz ist wach, doch bannt und hält in
      Heiligem Zauber die Nacht mich immer.

Sonst lauscht’ ich um die Dämmerung gern, sonst harrt’
  Ich gerne dein am Hügel, und nie umsonst!
    Nie täuschten mich, du Holdes, deine
      Boten, die Lüfte, denn immer kamst du,

Kamst allbeseeligend den gewohnten Pfad
  Herein in deiner Schöne, wo bist du, Licht!
    Das Herz ist wieder wach, doch bannt und
      Hemmt die unendliche Nacht mich immer.

Mir grünten sonst die Lauben; es leuchteten
  Die Blumen, wie die eigenen Augen, mir;
    Nicht ferne war das Angesicht der
      Meinen und leuchtete mir und droben

Und um die Wälder sah ich die Fittige
  Des Himmels wandern, da ich ein Jüngling war;
    Nun siz ich still allein, von einer
      Stunde zur anderen und Gestalten

Aus Lieb und Laid der helleren Tage schafft
  Zur eignen Freude nun mein Gedanke sich,
    Und ferne lausch’ ich hin, ob nicht ein
      Freundlicher Retter vielleicht mir komme.

Dann hör ich oft die Stimme des Donnerers
  Am Mittag, wenn der eherne nahe kommt,
    Wenn ihm das Haus bebt und der Boden
      Unter ihm Dröhnt und der Berg es nachhallt.

Den Retter hör' ich dann in der Nacht, ich hör’
  Ihn tödtend, den Befreier, belebend ihn,
    Den Donnerer vom Untergang zum
      Orient eilen und ihm nach tönt ihr

Ihm nach, ihr meine Saiten! es lebt mit ihm
  Mein Lied und wie die Quelle dem Strome flogt,
    Wohin er denkt, so muß ich fort und
      Folge dem Sicheren auf der Irrbahn.

Wohin? wohin? ich höre dich da und dort
  Du Herrlicher! und rings um die Erde tönts.
    Wo endest du? und was, was ist es
      Über den Wolken und o wie wird mir?

Tag! Tag! Du über stürzenden Wolken! sei
  Willkommen mir! Es blühet mein Auge dir.
    O Jugendlicht! o Glük! Das alte
      Wieder! Doch geistiger rinnst du nieder

Du goldner Quell aus heiligem Kelch! und du,
  Du grüner Boden, friedliche Wieg’! und du,
    Haus meiner Väter! und ihr Lieben,
      Die mir begegneten einst, o nahet,

O kommt, daß euer, euer die Freude sei,
  Ihr alle, daß euch seegne der Sehende!
    O nimmt, daß ichs ertrage, mir das
      Leben, das Göttliche mir vom Herzen.
fll6ty at 2008-3-05 06:12:04
这可是经典中的经典。不懂德文的情况下,只好多读译作来揣摩原作的意义。
    关于荷尔德林的德语,由于他本人精通古希腊语,还翻译过不少希腊诗人,据说有故意优先用带古希腊语词根和古德语词根词汇的倾向,尽量让德语摆脱拉丁语的影响,不知是否属实?
张祈 at 2008-3-07 09:27:36
DASHA兄也是据此,喜欢用一种高古的风格来译荷尔德林。
读这样的译文很享受。
虽然如果是我译,便都会给通俗化。


View My St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