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朗读者》:我为你大声朗读

毛魏松 发表于: 2009-5-02 11:44 来源: 今天

这些天,我在看一本书,看完后,脑海里总会浮现一位美丽而复杂的女人形象,久久的,挥之不去.
她三十六岁,按我们比较传统的想法,她已结了婚,是非常典型的少妇.事实上,她没有结婚,而且生活并不富裕,租在一个相当于工人宿舍的地方,职业是普通的剪票员.她平常的日子过得单调而平凡.
但她拥有一个令她引以为耻的秘密.这个秘密,不关情感,直到她遇到了一个叫米夏·伯格的男孩之后,才被逐渐被揭露出来,可已与事无补.当她正视这个秘密时,不料却让她走向了不归路.她就这么静悄悄走了,留给人无尽的思索.
尽管我反复思考,但终究觉得对她下不了结论.下结论是我们当代文学理论上根深蒂固的毛病.我想用这样的方式对待这么一个活生生的文学形象,显然是不合适的.
她的名字叫汉娜.最早出现在小说的时候,她没有名字.在她邂逅了刚好得了猩红热的十五岁男孩米夏·伯格之后,发现他身体极不舒服,于是照顾他,直到他好些后,并且把他送回家.这使米夏非常感动,结果有了交往,一来二去,他也就知道了她的名字.两人竟产生了爱情.如果按照这个故事继续说下去,很可能是纳博科夫《罗丽塔》的德国版本.
可写这本书的作家不是普通的作家.他把故事讲到这里时,就用了一枝独秀的笔法,将人物毫不留情推到了两个对立面:一个是相当于审判官的人(米夏),另一个是刽子手(汉娜).两人虽然有过面对面的机会,但终究没有再见面.小说没有解释这是为什么,有的是不停对人性的拷问.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这个故事的特殊背景下,自然展开的.如果这个故事不发生在二战后的德国,纳粹势力还没从历史舞台退出的大环境,如果汉娜不是因为赌气离开米夏,不是到纳粹集中营去做看守,后来的她,就不可能接受审判,结果就不会在监狱里自杀的话,也许这部小说根本就是我早年看烂了的普通言情小说,不是我今天值得一评的小说了.
问题是这个故事非常自然写到了那个时代最残酷的一面.汉娜本来可以在西门子公司工作,但她为了掩饰自己的秘密,去了集中营,做了看守,而且直接参与了杀人的事情.小说中主要讲的是焚烧教堂的事,这一事件致使里面的女人基本死亡.如果不是因为还有幸存者后来写书,把这事情揭露出来,到法庭去指认凶手的话,这些凶犯依旧逍遥法外,而其中竟有汉娜.汉娜为了再一次掩饰秘密,在法庭上把罪名不知不觉强加到了自己的身上后,才发现这都是错了的时候,已是成了既定事实.她欲哭无泪,这是最让人扼腕叹息的事情!
在小说里最大的悬念依然是她的秘密:汉娜竟是一个不认识字的人.她爱米夏,是因为他是读书人.她要米夏为她朗读书籍,是因为她爱他读书的样子,并不是她懂得他念什么.她为米夏在早上留给她的纸条而发火,是由于她根本不知道他写的是什么.她根本是我眼里很淳朴的女人形象,根本不可能和凶手联系起来的人.但她偏是杀害许多和她一样的女人的凶手.两个绝不相同的人,居然在小说里合二为一了.这是让人难以接受的事实.而小说写她的时候,非常生活,字句用得十分冷静精确.
比如她第一次让米夏为她念书时的样子:
“她是一位专心的听客.她时而嫣然一笑,她忽而嗤之以鼻;她一会儿愤怒难当,她一会儿击节赞赏.这一切都毫无疑问地表明,她一直在紧张地跟踪着情节发展.她也发表看法,认为不管是爱米丽亚,还是路易斯,全都是傻丫头片子.她偶而会迫不及待地催促我接着往下念,就是带着一种希望,要让这些愚蠢言行尽早收场.她会说:‘哪会有这么样的事!’”
这个情节在整本小说非常重要,从这里可以看到汉娜和大多数人一样,是个求知欲非常旺盛的人.她要米夏朗读,是她寻求自身被社会认同的一部分,而不是作为一个文盲被科技发达的社会所排斥.说彻底一点,她在通过米夏的朗读来将自己的做人尊严从内心展现出来,即使后来的坐牢也没放弃努力.像汉娜这样的女人,在二战后的德国何止成千上万?她们都想和所有有知识的人一样有尊严的活着,而不是被纳粹当局当成杀人的机器.
我说过,我这段时间看了一本书,就是这样一本书.这是一本讲述有关尊严的书.这是一本能唤醒人良知的书.它的名字就是《朗读者》!它是我寻觅很久的一本书.为了这世界不再发生像汉娜那样的悲剧,我会和米夏一样,把自己喜欢的书大声朗读!

最新回复

南屿 at 2009-5-02 13:17:43
旅行者 at 2009-5-02 16:54:30
具说小说《朗读者》比同名电影好看?
毛魏松 at 2009-5-13 18:29:48
非常抱歉!由于自己读书不仔细,本文出现两个错误,一是米夏,他和汉娜在法庭见面时是个旁听的法律学生,不是法官,另一错是汉娜和米夏见面前,已经是为纳粹服务的人了.所以请看本文的人见谅!


View My St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