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 下一篇

夜读佛罗斯特和布罗茨基

发布: 2014-11-20 17:59 | 作者: 黑光



        支在草与土上的手臂
        用劲支撑着我的躯体
        当麻木、酸痛、恐惧袭来的时候
        我放弃了手臂的努力。
        
        巨大的创痛远远不够:
        我还渴望有一种重力和体力
        为的是以整个的身躯
        去感受原始的大地。
        
        夜读佛罗斯特和布罗茨基,获得的感知是完全不同的。他们是两代人,彼此互不相干,年龄相差66岁。但两人都是很优秀的师者,是美国上世纪最靠近缪斯的灿烂星辰。一个陨于1963年,享年89岁;一个逝于1996年,只活了56岁。
        不同,乃至不相干,是在于他们各自的生存环境和成长之道大相径庭。
        长寿的佛罗斯特是地道的美国人,曾携家迁居英国三年,41岁返回家乡时发现自己已经大名鼎鼎,辞世前还曾获得美利坚立国以来最大的殊荣——在肯尼迪总统就职大典上朗诵诗篇。
        英年早逝的布罗茨基是美籍俄罗斯犹太人,在铁幕下生活了32年,曾被判刑服苦役,于1972年离开故土并最后入了美籍。198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年他刚满47岁。一个早早功成名就的诗界翘楚,按说幸运无比,却在获奖九年后撒手人寰。是过去的阴影和吸烟过量损伤了他的心脏器官。
        人在夜读,却没有别的动力驱使。是失眠造成的悍醒与无奈,将我导向书页。一小时,一小时过去了。放下书本,转辗反侧,有愤懑,有厌恶,还有空洞和恐惧。
        这时候继续读两位。读出的东西会吓人一跳。
        佛罗斯特的张力,是自童年起就种植于心的一具可怖的大钟,这钟声一旦敲响,便声震寰宇。聆听者得到了诸多的愉悦和快慰。然而,这钟声也是毁灭性的,为了它的敲响,佛罗斯特以他独有的坚执、隐忍和自虐、自杀狂想,毁掉了他至亲之人的幸福和安逸,
        布罗茨基作为俄罗斯犹太人,打从知事起就习惯了铁幕下的种种有意义和无意义的常态与不幸——“几十年来,俄国人一直住在公寓和拥挤不堪的小房间里。我们的父母做爱,我们则假装熟睡。接着是战争、饥馑、出征、战死或残废的父亲,心灵结成厚茧的母亲,学校里官方的谎言和家庭里非官方的谎言”。而“我编的第一个谎和我的出生有关”,以“我不知道”回绝了在小学“借书申请表”上填写自己是犹太民族。
        布罗茨基自传《小于一》作于1976年。这年,他36岁。这年,中国结束了十年文革;一个曾桎梏和毁灭人性的世界,至此渐行渐远,太阳露出了笑脸,气候日趋温暖。然而,被奴役已久的心,是不容易回头的。过惯了贫穷日子的人,一旦被金钱和“要证明自己”所俘获,就自然而然的成了另类奴隶。新的罹患产生了,这种伤害无穷无尽。
        (完)
        
        在多特蒙德凭吊一朵鲜花
       
        借双休日清闲,在书柜下层找样东西。左抽右拉地没有找到,却翻出了一些纸片和便笺,上面有钢笔、圆珠笔、铅笔涂下的文字,它们多是暗色调的片言和断章。其中有一首《在多特蒙德凭吊一朵鲜花》,是1993年写的,居然和十年后挽湖北文物局黄传懿女士的唁电摞在一起。唁电是我起草的,故存下了打印件。估计是当初整理东西,顺势把同类内容的归集到了一起。
        寻找,同时也是清理。我通常把归集一起的这类东西称为“纸屑”和“沉积物”,择时浏览后,鲜有保留,大都付诸一炬,以减缓书柜拥挤。只是,有些文字含“日记”性质,烧了弃了等于消灭了某种“记忆”,于是动了恻隐,照原样录入文档:
         
        《在多特蒙德凭吊一朵鲜花》
        
        死亡的歌唱者高高在上
        死亡的诅咒者东躲西藏
        死亡的苟活者咬牙切齿
        死亡的祭献者一如既往
        
        死亡是一种遭遇
        死亡是一抹风光
        死亡是一杯醇酒
        死亡是一片汪洋
        
        在鲜花簇拥的异域墓地
        我凭吊一朵长眠的鲜花
        她凋谢于半个世纪前
        那时,整个世界盛开着死亡
        
        (1993.10.29)
         
        录入完成后,下意识地找出当年泛黄的旅德日志,翻看1993.10.28这天记有这样一段话:“墓园,鲜花簇拥;有人时进时出,凭吊,扫墓。在这里,死亦美丽”。
        印象中,约1990年前后,西安与多特蒙德结成了友好城市,随后有几批中国文物展(以陕西出土文物为主)在该市举办。我是93年10月上旬随展“中国的黄金时代”赴多特蒙德的,同团还有赵康民、侯改玲。赵为学术团团长;小侯是随行翻译,她先行一步抵德。
        多特蒙德位于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以地下煤层丰厚著称,是上世纪德国鲁尔地区最大和最重要的工业城市。战前,希特勒在这里建立起了发达的军事工业,支持着纳粹战争机器快速运转。因此,也是二战中遭受盟军轰炸最惨烈的地方,近95%的老城区被夷为平地,市民伤亡惨重。战后重建耗时二十多年,城市复兴和工业能力恢复如初,并于1974年举办了第十届世界杯,以贝肯鲍尔领衔的西德队力压荷兰夺冠。一直以来,我是德国队的忠实球迷,喜欢马特乌斯(几任国家队长)和鲁梅尼格,每逢世界杯转播德国赛事,我场场不落。而且,看球中也会弹出泪花,为德国球技,更为战至最后一分钟亦不肯罢手的顽强精神。多特蒙德还是欧洲最大的运河港口和啤酒城,我们在这座花园城市呆了八十天之久,日日啤酒相伴;中间还受主人邀请,兴高采烈地看了多特蒙德队的主场比赛。德国人酷爱足球,与他们酷爱秩序和思想一样出名。
        《在多特蒙德凭吊一朵鲜花》,是瞬间震撼下的心情记录。现在回忆起来,后脊背仍凉飕飕的。
        随展的日子里,我常有机会光顾多市的教堂和墓园。
        多市的墓园异常安静,肃穆,被鲜花簇拥,芬芳扑鼻,远看就像是座花园。我前后三次驻足、溜达其中,唏嘘不已。主要是被那高耸的十字架和无处不在的少女幽魂所震慑——我观摩了几十座芳龄才十七八岁的少女墓冢,花丛中的花岗岩墓铭,简单刻录着她们的生卒年。我吃惊于这些花朵一样的少女,大都凋谢于1944~1945年间。惋惜她们的花季早逝,想象她们的青春美貌,她们的纯真坚忍,以及她们对家国和亲人的忠诚与牺牲……
        战争,在任何时候都是底层人民的切身灾难。曾几何时,全世界无辜的众生都情不自禁的陷入到彼此仇恨的境地。是上帝的缺席,让更多的人背负起了沉重的十字架,在疯狂、亢奋和厮杀、拼争的波涛中裸泳,直至沉没,溺毙。
        曾想,这些青春花朵的凋谢尚有花瓣可拾,即使零落成尘,也留给了亲人们遗体、遗骨或遗物,而更多的年轻小伙子却抛尸异国他乡,死无葬身之地。
        墓园出来,唏嘘,复唏嘘。想起了德国这片土地上一代代智慧的大脑和杰出的创造,想起诗人歌德、席勒和海涅。也想起了曾长期与德国交恶的法兰西及其作家群,想起了叙写生与死、存在与幻灭的瓦雷利名篇《海滨墓园》。
        时隔五十天后,我在1993.12.18的日志里,记下了他们钻石一样的语言——
        瓦雷利:“这片平静的房顶上有白鸽荡漾……”
        海涅,“我们是和蔼而正直的日耳曼人……我们像槲树和菩提一样忠诚可靠”。
        席勒,“四海之内皆兄弟……让我们亲如手足,快乐欢笑”。
        
        2010.12.5
        
        黑光,祖籍绍兴,现居西安。有诗集《雪人之遁》、诗文集《一纳米长的道路》《家书.岁语.日志》等。曾获第五届珠江(国际)诗歌节“陕西年度诗人”奖
        

发表评论

seccode



View My St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