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 下一篇

陈东东的三首上海之诗

发布: 2014-10-16 14:15 | 作者: 翟月琴



        三
        
        当然,上海的魅力就在于它的文化融合和变动不居。也因此,这座流动而开放的都市,通过汲取外来文化,赋予诗人陈东东丰富变幻的想象力和绝美的语言调度能力,无限地延伸出静态与动态共存的都市变奏曲。1992年,陈东东创作的《海神的一夜》,吸收了超现实主义诗歌的创作技巧。事实上,早在1980年,陈东东就受到超现实主义诗人埃利蒂斯长诗《理所当然》的影响,使得幻想与词语之间产生了剧烈碰撞。超现实主义诞生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这种前卫艺术形式的出现,表现了西方知识分子对中产阶级主导的社会规范和价值体系的批判和反思,“其强调的主题是人的解放、精神的自由。因此它反对以中产阶级为主导的社会制约与价值体系(包括艺术价值和品位),否定理性和传统逻辑是唯一的真理”[ [美]奚密:《台湾现代诗论》,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09年版,第84页。]。在此基础上,西方超现实主义艺术家对公理、自由和平等的追求,使其难以服从政党的教条统治,表现为对道德、美学和社会秩序的反抗精神。可以说,西方超现实主义更强调的是一种行为,这种行为指向的是对社会秩序和传统规范的颠覆与破坏。1980年代,随着翻译热潮的掀起,大陆的一些诗人纷纷开始接触超现实主义艺术,这与当时正面临的社会变革不无关系,这种诗歌表现方式迎合了诗人们游移于社会秩序和政治文化边缘的心境。然而,这一阶段的诗人们并没有深入地理解西方超现实主义艺术的内核,而更倾向于透过自由的想象力在诗艺上获得提升。“陈东东的‘超现实’情结其实多半源自于横亘在书写者与现实的那层紧张关系”[ 李振声:《季节轮换:“第三代”诗叙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27页。],一方面,这种紧张感虽然来自于与政治意识形态间的现实疏离感,但这并不意味着诗人将诗歌作为一种政治行为;另一方面,与西方超现实主义不同的是,诗人也并非落入与传统文化相割裂的藩篱,反而体现出接续传统的诗艺突破。在诗艺上,超现实主义“一方面承袭了浪漫主义对人性无限潜能的信心和对自由理想的追求,另一方面它同时接受象征主义对内心世界的探索和佛洛依德的心理分析理论,以梦的潜意识的语言来呈现内在现实,以反理性反逻辑来重现更真实的现实(并非形而上的现实),即所谓的超现实。其使用的主要技巧包括自动写作、催眠、拼贴(collage)、奇谲的暗喻、吊诡的意象(paradox)、黑色幽默等”[ [美]奚密:《台湾现代诗论》,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09年版,第84页。]。这种天马行空的艺术特色、流溢而出的幻觉体验,也同样为诗人陈东东的诗歌提供了更为宽广的想象空间,尤其与上海的都市内蕴形成了契合。诗篇中出现被裹住的静态(“海神蓝色的裸体被裹在/港口的雾中”)与翻滚的动态(“屋顶上一片汽笛翻滚”),演绎出一首都市的变奏曲:
        
                这正是他尽欢的一夜
                海神蓝色的裸体被裹在
                港口的雾中
                在雾中,一艘船驶向月亮
                马蹄踏碎了青瓦
        
                正好是这样一夜,海神的马尾拂掠
                一枝三叉戟不慎遗失
                他们能听到
                屋顶上一片汽笛翻滚
                肉体要更深地埋进对方
        
                当他们起身,唱着歌
                掀开那床不眠的毛毯
                雨雾仍装饰黎明的港口
                海神,骑着马,想找回泄露他
                夜生活无度的钢三叉戟[ 陈东东:《海神的一夜》,《明净的部分》,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49页。]
                                                          
        《海神的一夜》将两个显著的意象凝结为一体,即“海”和“马”,它们通向想象和自由之维。泰勒曾经说过:“在野蛮民族中发现了两种普遍流行的概念:赋予神性和拟人化的海神。”[ [英]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连树声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715页。]“大海”这种原始而粗狂的自然属性为其增添了神性的光辉。陈东东诗歌中的“海”,更强调与空间的疏离,驱“马”一同向城市奔腾,而后又逃离出城市,在身体流浪的路上,也完成一次精神的放逐。在想象的世界中,诗人的思维狂放不羁,瞬间变成了浪子,狂野地奔驰、幻想,毫无限度地魂游,逃向夜的深处。诗歌以“这正是他们尽欢的一夜”或者“正好是这样一夜”展开,透过重复浅唱低吟,诗人的声音是低沉的,但相反意象又是腾跃而起的。因此,从“肉体要更深地埋进对方”到“夜生活无度的钢三叉戟 ”,身体在想象中被推远又拉近,意象的跳跃同时也带动诗行的跳跃,增强了诗歌的变奏效果。身体的体验不仅是欲望的显现,还是自由精神的通道,牵引诗人在梦幻中回到非理性状态。诗人充分开掘无意识和感性体验,回到诗性发生的原初起点,返归本能冲动,“动物性是身体化的,也就是说,它是充溢着压倒性的冲动的身体,身体这个词指的是在所有冲动、驱力和激情都具有生命意志,因为动物性的生存仅仅是身体化的,它就是权力意志。”[ 汪民安:《身体、空间与后现代性》,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2页。]源发于身体的生命意志,跳出了意识和理性的控制,将诗人的创作推向一种高峰体验。陈东东的超现实主义创作,围绕“大海”意象,将生命演绎出静态与动态谐和变奏的音乐形式,朝向精神的自由和无限,如休姆所言,“有生命的意象是诗歌的灵魂”[ 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页。]。正如在他的《去大海之路》所描述的:
        
                我踏上草地的时候
                我的眼里有草根蔓延
                我抚摩马背和泥土的时候
                我的想象里有大海浮现
                这是去大海之路,指向另一片海
                不同于钢铁和塔吊的海,不同于恐龙爪子
                和鸥鸟从煤烟里掠过的海
                这是去大海之路
                指向有岛和鱼网的海
                被原野和暴风云所重重阻隔的海
                我的马群在日光里浮动
                在骑手的指引下响亮地飞翔
                在羊栖草嶙峋的土地上我们穿行
                我周围泛起烟尘的时候
                我的手中有夕阳断裂[ 陈东东:《去大海之路》,杨克主编:《60年中国青春诗歌经典》,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年版,第170页。]
                                                          
        陈东东透过语词“飞翔”与“穿行”,让身体继续流浪,沿着与现实世界远去的梦境奔驰。繁复的意象并置、错位的语词搭配、复杂的语气变化,都使诗人通过想象力跃出“重重阻隔”,同时以“夕阳断裂”的方式越出社会现实的制约。诗人善于勾勒封闭的想象空间,与社会现实之间形成矛盾的张力,而语言的自足却能为诗人带来精神自由的快感。无论是诗篇《海神的一夜》还是《去大海之路》,都表现出静态与动态变奏的音乐曲式,将诗人的身体体验通往自由之精神王国,在此过程中,“诗是以文字意象表现诗人的意识与心态,是静态的呈现。但是读者阅读时,倚靠着阅读的进程,文字与文字的连结、推展,变成动态的展延。因此,在阅读的流程中,诗意象的衔接、便造成流动,铺排成一种音乐性的节奏。这种经由意象的流动所表现的韵律感,是诗人内心意识的感受状态。”[ 江依静:《现代图象诗中的音乐性》,台北:秀威资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版,第80页。
        在某种意义上,语言与意象并生出的自由韵律,也是上海这座城市本身的生命内蕴。
        在汉语新诗史中,献给上海的抒情诗不胜枚举。然而,能够走出传统的写作藩篱,真正与上海共呼吸的诗篇,又鲜有佳作。也就是说,上海时常被淹没在刻板化的“都市”印象中,诗人们或者描摹奢华繁荣、或者渲染肮脏拥挤,缺乏多维度的观照视角;同时,与上海相关的情感心理体验也是单向度的,或者讴歌现代文明的膨胀,或者着眼于人与都市的疏离,缺少一种由内而外生发出的情感和心理体验。对陈东东而言,上海几乎占据了他所有的时光,其笔下的海神踏碎了以往的上海印象,弹唱着通往另一处“去大海之路”,即杂糅着追忆与新生、变迁与迷失、静态与动态多重经验的城市花园。这其中,诗人又是语言的炼丹者,他透过语言的魔力完美地诠释了传统与现代、古典与外来文化之间参差交错又碰撞冲突的都市想象。
        
        注释:
        “海上”诗群作为一支地域色彩颇浓厚的诗人群体,以张远山、宋琳、孟浪、陈东东、默默、王寅、京不特、孙放、刘漫流、陆忆敏等为代表,因1985年3         月共同创办《海上》诗刊而得名,时至今日他们其中的大多数仍在诗坛活跃。
        《陈东东访谈》,转摘自蓝色之声  http://www.sonicblue.cn  2010年10月7日。
        陈东东:《我在上海的失眠症深处》,《导游图》,台北:秀威公司,2013年版,第41页。
        李欧梵:《上海摩登——一种新都市文化在中国(1930-1945)》,毛尖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第338页。
        [德] 阿斯特莉特·埃尔:《文化记忆理论读本》,余传玲等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第257页。
        [美]斯维特兰娜·博伊姆:《怀旧的未来》,杨德友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10年版,第280页。
        陈东东:《外滩》,《解禁书》,北京:作家出版社,2008年版,第59页。
        陈梦家:《<新月诗选>序言》,《陈梦家诗全编》,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1995年版,第227页。
        [挪威]诺伯舒兹:《场所精神——迈向建筑现象学》,施植明译,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86页。
        同上,第189页。
        陈旭光:《中西诗学的会通——20世纪中国现代主义诗学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64页。
        [美]奚密:《台湾现代诗论》,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09年版,第84页。
        李振声:《季节轮换:“第三代”诗叙论》,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127页。
        [美]奚密:《台湾现代诗论》,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09年版,第84页。
        陈东东:《海神的一夜》,《明净的部分》,长沙:湖南文艺出版社,1997年版,第49页。
        [英]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连树声译,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715页。
        汪民安:《身体、空间与后现代性》,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12页。
        朱立元:《当代西方文艺理论》,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页。
        陈东东:《去大海之路》,杨克主编:《60年中国青春诗歌经典》,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09年版,第170页。
        江依静:《现代图象诗中的音乐性》,台北:秀威资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版,第80页。
        

22/2<12

发表评论

seccode

最新更新



View My St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