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 | 下一篇

像细雨一样新鲜——杨子云诗歌印象

发布: 2012-10-05 08:35 | 作者: 刘向朝



        她的抒写同时又是一个找寻的过程,就像无家可归的孩子在永远的跋涉中寻找收留自己的家园,总有方向却总是迷失方向。生活中的孤独与惶惑,得与失在文字中得以宣泄寻找平衡。《一只南飞的鸟丢失了一根羽毛》就是这种心境的阐释:

        这是我一生中 
        所目睹的最重大的事件 
        
        一只南飞的鸟 
        丢失了它最美丽的 
        一根羽毛 
        一根沾染着血迹的羽毛 
        一根常年占据着它的翅膀而被它 
        视而不见的羽毛 
        
        一根被意想不到的手指抚摩过的羽毛 
        一根被故乡的风夜夜轻吻过的羽毛 
        一根出入过唐诗宋词的羽毛 
        一根未曾命名的羽毛 
        一只南飞的鸟儿的一根羽毛 
        丢失了 
        
        丢失在哪一阵风的哪一个缝隙里 
        又被哪一阵风的哪一个缝隙珍藏 
        哪一些暮色里的炊烟 
        成了它的坟墓 
        哪一场秋雨淅沥 
        为它朗诵青春的祭词 
        有哪一些的热爱安慰着它 
        是哪一些的冷酷敲打着它 
        谁也无法知道了 
        一只渴望飞翔的鸟儿 
        在城市的上空丢失的 
        一根羽毛 
        
        这是我一生中
        所目睹的最惨痛的事件 
        一只南飞的鸟儿的一根羽毛
        丢失了

        就是这样一首语言简洁朴素至极的文字,不断复杳的吟唱的那根丢失的美丽羽毛,就是走失的时光、只有一次的邂逅、故土的芬芳、近了又远的距离。丢失的羽毛在幽深的时空里盘旋得没了踪影。内心的隐痛就是这片羽毛脱离母体的无所依傍。如组诗《爱》系列共七首是对爱的深深感悟:是理智与情感、浪漫与现实、自我与迷失、生活与理想的冲突。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或者失去许多我们曾经期盼的东西,也包括爱情,遗憾常常相伴而行。那份丢失的痛似乎与生俱来,不曾消逝。而身在其中的人们便有了不断的找寻。就像翟永明说的“诗永远是一种询问,越过词语,越过理智,越过美甚至越过死亡,把问号高高地挂在时间的额头上。”(1)
        
        豁达与厚重
        
        美国女诗人伊丽莎白·毕肖普、智利诗人聂鲁达、墨西哥诗人帕斯是杨子云喜欢的诗人,读毕肖普的诗让人感觉描述的情景与现实的某种程度的疏离,那是内心与存在的一种距离。陌生的语言风格将各种平常没有多大关联的事物或者词汇联系在一起,产生一种强烈的震撼而到达她所要表达的真实;聂鲁达的诗歌非凡的想象背后隐藏着深情、静谧后潜伏着不安份与动荡汹涌;帕斯作为学者,他的诗开阔深沉,冷静从容、不动声色。所有这些都给了杨子云不同程度的影响。
        谢宗玉先生在《重心之外的写作》里写道:杨子云是女性,但她的诗风却从容、豪迈、大气。就像是春潮水涨时两岸阔远的湖面。湖面没有太多涟漪,生活的暗流却从湖底滚滚而过,而偶尔在湖面激起一两朵浪花,必定让人忧伤得想哭。大气中包涵的那份凄美,就像是华美的布匹中包藏的那把小刀,剜人一下,全身就会透骨一颤。
        生活的伤痛也成就了杨子云诗中的另一面。她这些年来放弃安逸选择漂离,从南方到北方;“从天涯到故乡”,“从故乡到天涯”。生活的磨难碾去了最初的犹疑与脆弱、剩下的便是生活的赐予:抽丝剥茧般脱颖而出的便是那份敏锐的感知与智性的表达。杨子云诗中的睿智与豁达、自由与洒脱、从容与舒展、明朗与开阔让她多了几分厚重与内涵。那份骨子里的浪漫与忧伤沉淀了她的忧患意识。她总是晒不干自己体内的忧伤质地,对于这样一个人来说,她的豁达也是平缓的,谨慎的,小心的,不张扬的。如《更细小的雨》。
        我要穿过马路
        才能穿过这一场更细小的雨
        这是二月末的南方大街
        街道中央,细小的杜鹃花破裂
        有两个星期或者更多的时辰
        树木犹豫不决。一些更细小的叶子
        颜色苍绿,立场鲜明 
        
        有雨还有风,很少有人
        像我这样在宽大的街口滞留
        每件事物都尽可能远地撤离现场:
        车辆退去,长街广阔,天空缩小
        飞鸟零落。
        只剩下时间在我的口袋里
        嘀哒作响。它能否
        记着我走过马路时的面容

        诗中的女人立在二月末的南方的大街,迎着细雨准备穿过马路,穿过那场更细小的雨。长街广阔:没有行人、没有车辆,天空狭小,飞鸟零落。她在风雨寂寥中却带着几分决绝和自信。走过马路,穿过那场雨,她看见了绽开的杜鹃、看见跟自己一样在雨中苍绿的叶片,走过去便是一个崭新的开始。
        这雨就是诗人的整个人生,所有的爱恋和欢欣都被一场细雨包绕。“树木犹豫不决”而“叶子立场鲜明”。这是一场自我的背离与臣服的拉锯战……人生就是这样,在不断地与自己的搏斗中走向“马路对面”。
        在生活的动荡不安、世事的变幻莫测中女人天生的触角让诗人的忧伤透过生活斑驳的表层慢慢渗透、蔓延开来,以致浸染到你的体内让你体会到那份尖锐的疼痛和疼痛过后的沉重。如:这一些变幻的日子,人们开始远一些/距离生活。像鸽子远离大地/融入蓝天也是融入苍茫《我走在……五月的街中》;今夜,这个城市/正在焚烧病痛:/碧玉色的湖面/正在冒烟/透明的淋巴,肿胀的关节骨/金块般滑进湖底/今夜,我在这个城市/诊治自己《在热舞会所》;首尾相逐的梦境,顺流而下的日子/匍匐的生命所拥有的一线光明。/盛夏的果实,废墟中的秋天/持久的等待,烦忧,疼痛,改弦易辙《可我为什么要悲伤》;其实我们都是一样:工作,写作,应付生活 /在心情的旋涡中翻转。抽烟,喝酒,日子苦闷 /在醉意中与世界和解,在爱或不爱中 /洞穿一些局限与悲凉,悲欣交集《五月之夜:追忆南屏晚钟》。所有这些都带着沧桑生活的烙痕,每个人都在漩涡里生活,在冲突与和解中成长,学会理解与宽容。 
        
        优雅奔放的舞蹈
        
        杨子云以为:诗人不应该是诗匠。如果诗歌也要被当成一桩木匠活来经营和设计,那么,不如去经营和设计一部小说。每个诗人在表达自己内心情绪的时候都有着自己习惯的言说方式,与其说是技巧,不如说是习惯。因为诗人更多的是习惯于听从自己内心节奏的驱使,而很少特意的使用技巧。杨子云习惯于用语言的繁复,结构上的整饬来表达特殊的女性体验。繁复的结构就是热烈而缠绵的歌唱。一连串的排比整齐对峙,是挣扎也是解脱,是敏感也是豁达,是缠绵也是洒脱,是忧伤也不无欢愉。心中的所有爱恨情仇总能借助这些得以酣畅淋漓的表达。
        在《爱》(系列)之一中她这样说道:如果我依然年轻且有足够的力量,我愿意/踏着金星和水星的台阶,去抚摩/上帝的子虚乌有的蓝色长髯。我愿意/向最黑的黑夜,最深的深渊/和最虚空的虚空挺进。我愿意/捏住世界上所有的疼痛,像捏住一个雪团/如果我依然年轻且有足够的力量,我愿意。在这里反复的吟唱、一致的结构,强烈的反衬出对逝去时间的无可奈何,女人无法抵抗时间与命运的悲哀。在这里又有着怎样的决绝与遗憾啊,那是一个生命的不断跋涉、不断调整的过程。选择放弃与面对同样需要勇气。
        诗中精妙的比喻让你拍案叫绝,想象跳跃的跨度和弧度很大,离奇而又洒脱,宛如异常优雅而又自由奔放的舞蹈,但是十分精确真实地表达出内心的情感 :关乎爱情、记忆与伤痛,还有生命的淡淡欣喜与欢愉。想象与情感和谐交映,在她的诗里随处可见,随手携来。近来她的诗中很少有败笔,我们能从中得到审美的愉悦:
        她这样聆听爱神降临的声音:你的声音像沙滩上/落下海鸥的足迹/像山谷里蝴蝶飞过一样温柔而宁静《我记得你》;我听到燕子飞来的声音,像是清风在天空中的舞蹈(《燕子飞来了》);
        她这样表达屈辱和宠爱:那夜,屈辱和宠爱/像丝绸/像隐蔽的手指/像一种高纯度的颜料/在我的内心渗染/ 氤氲,散布(《那夜的黑》);
        她这样抒写女人的痴情:你是我年少时患下的旧病;你是时光尽头我干瘪的乳房;你是我死后埋骨的城镇;你是我的他乡与故乡《你的由来》。
        她这样看待生活和伤痛:生活如此寻常,仿佛步行街上一场东弯西拐的漫步《生活如此寻常》;那漏掉的风/飘零的断羽 ,就是我/残羹剩水般的骨肉和爱情《每一个清晨》;我看见忧伤在我的脉管里散步/ 像一块穿过大气层的陨石/遥遥欲坠/ 带着为某段时空命名的冷静 ;我听见冬天用雪落的声音塑像/ 像孤独日久的血液和神经/ 为了温暖/在阳光照临之前的皮肤下热情拥吻;《 十二月临近:终了》。
        杨子云的诗歌意象纷繁多姿,抽象与具象结合,诗中容纳的是光怪陆离的世界。每一个意象里有着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忧伤而不绝望,从容而舒展。通过忧伤而又洒脱的吟唱,你能领略到汉语言的魅力,仿佛内心深处很多东西只有用我们的语言才能有这样很好的表述。杨子云的诗有一点点小资情调,带着几分唯美。这钟倾向既表现在对感情的要求上也表现在文字的表达上。
        《夏夜浮想(二)》之一中写蜜蜂与花的相遇:是一只浅海无忧的游鱼,被轻巧的沙漏/套牢。是一串古旧的象形文字/ 被嵌进一篇繁体字的卜文。是一只歌唱的青蛙/ 被尖锐的镊子掷在洁白的瓷盘。我看到/ 一只辛勤的蜜蜂,在百花丛中/ 采撷了太多的爱恨清愁 。读了后细细品味你惊异于诗人的敏锐与智慧,几分严肃与尖锐中又透出几分促狭,让人忍俊不禁。《魔风》写深夜听音乐的感受,用有形和无形的事物描摹出了天籁之音的美。从天空到大地、从飞禽到走兽、从植物到动物、从有形到无形。各种事物、所有生命在绽放与张扬,在动与静中达到了和谐。众多的意象在诗中巧妙的交融在一起,那是音乐的和谐与魅力,而这种和谐与魅力同样属于她的诗。
        我常常在那些忧伤而又宁静的夜晚打开电脑,到一些我所喜欢的诗歌网站旅行。在那里我会看到杨子云写下的文字,就像一杯暗红的葡萄酒,甜中带着淡淡的酸和微微的苦;像一根烟,一不小心就被它呛着了。在寂静的午夜,穿梭在这些诗行里,听着她的倾诉、读着很多人给她的留言,我也会被那份忧伤和凄美打动,忧伤着快乐着,觉得自己并不孤单。
        
        参考文献:
        [1]翟永明.我的诗观[A].梁晓明.《中国先锋诗歌档案》[C].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04.122.
        

22/2<12

发表评论

seccode

最新更新



View My Sta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