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聊才读书 有聊多喝茶 ---- 除特别注明,博客里文字均为原创。 若要转用,请通告茶馆主人。谢谢。

又说两句《谁是眉立》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1-02-10 02:54:13

Pictures 002

 

读到苏州大学文学院季进教授为林建法先生所编《2010年中国最佳短篇小说》(封面如图所示)所写的序。拙作《谁是眉立》有幸为林老师选入书中。

 

季教授的序言写得很认真,对集子中的作品,几乎都有点评,非常难得。关于《谁是眉立》,季进教授如是说:

 

 

 

 

陈谦的《谁是眉立》表面看起来只是一个“创业史”的故事,可是作者写得很好看,该详则详,该省则省,情节处理上更是丝丝入扣,前后呼应。“眉立”成为男女主人公管系转换的符码,当小说最后晓峰问谁是眉立时,男女主人公的角色,地位已发生了微妙的互换。这样的小说极为成熟,让人很难挑得出毛病,不过,也很难让人有兴奋之感。它的想象与叙事开始制度化,不会出现什么意外,也不会超过我们的期待视野。或许是海外作者的原因,《谁是眉立》让我想起那些好看的好莱坞大片。这种雅俗共赏的小说,应该能够赢得市场,捕获比其他小说多得多的读者。作为一种写作类型或写作风格,它同样值得我们给予充分的的关注。

 

       读完第一反应是他说的不全对,也不全错。这应该是我目前看到听到的,最接近我创作意图的说法之一了。

 

    我得承认我不大会写短篇小说。虽然明白短篇应该是生活的一个横切面,但是写作是个实践性多么强的事体,你的观念代替不了你的手的,最后看的是活儿。我有对“铺陈”的着迷,键盘一敲,十里百里很容易就出去了。这样的不事节制,是写短篇的大忌。所以很少写。这个问题,在《谁是眉立》里是显而易见的,其实它是中篇的写法。但在自己刻意的提示下,还能刹住了,也去到洋洋近一万八千字了。

 

   所以季教授说它挑不出啥大毛病,让人受用得很,却还是知道短在哪儿的。

 

   但他说到了“没有兴奋感”,没超出”我们的期待视野”,这就有点深意了。这也许是观念的分水岭。

 

  于我而言,如果一定要拉高到要有“兴奋感”,要超“期待视野”,你写不到欧-亨利的《最后一片叶子》那样水准,一概免谈。可我今天不断读短篇,深爱爱丽丝-门娄,欧茨,甚至是我在博里谈过的美国年轻新秀Nicole Krauss的短篇,都给我相当的“兴奋感”,也超出了期待。 包括来自中国,如今在美国用英文写作的李翊云的一些短篇,都很好。它们没有宏义,却技法纯熟,面对生活切下去的一刀,让人看到生活肌体上真实的脉络和纹理,这就足够好了。

 

    我们太习惯“大”了。对伪“宏大”,假“高深”的追求和赞许,带来很多伪深刻,假高潮,伪浪漫,假温情,最后是令人恶心的伪光明。伪光明的问题在于,它遮盖了暗和恶。这是一种会蔓延的病毒。生活的真实里,很大的一部分就是那令人不快的恶和暗的客观存在。人也许永远打不败它的,但要理解它存在的真实,遇到了才不会手足无措。所有用所谓“温暖”“光明”去遮蔽它们对立面的真实存在的企图,都是虚伪甚至可耻的,它其实离恶并不特别远——如果你理解八卦图的话,你明白我在讲甚么。就象讲天堂时,要有地狱;讲神迹时,不会拒认魔鬼的存在。我们最应该求的其实是“真相”。这是为甚么我读今天大部分的中文小说深感难受的地方。如果要看那种“兴奋”,那种“期待”,那种“附丽的希望”,我的小说是不会有的。

 

   这话可能扯远了。

 

   还是要谢谢季老师的认真,他是明白人。

 


TAG:

 

评分:0

我来说两句

显示全部

:loveliness: :handshake :victory: :funk: :time: :kiss: :call: :hug: :lol :'( :Q :L ;P :$ :P :o :@ :D :( :)

日历

« 2024-03-29  
     12
3456789
10111213141516
17181920212223
24252627282930
31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123076
  • 日志数: 349
  • 建立时间: 2008-01-03
  • 更新时间: 2014-12-26

RSS订阅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