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9-04-05 16:00:41 / 个人分类:黑色的月亮(现代诗)

查看( 325 ) / 评论( 5 )

 

 

当秋天的最后一缕风

匆匆吹过那片枯黄的芦苇丛

捎来朋友的祝福,亲人的消息

而后去追逐山外的鸭群

 

我忽然发见一个亘古的回音

一直在呼唤着远方孤单的诗人:

“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                  

 

眼前这头顶的天空,为何

寻不见故乡的云彩

夜半时廊下的月色

又一度翻动着永恒的悲哀

 

惆怅间偶有哀婉的雁唱

从视线所不能及的地方传来

回首处,是些个鬼一样凉彻的石栏

不敢倚——怕错过这唯一的时刻

 

倘若眼前的一切就是故乡的一切

那于我便无所谓白天与黑夜

我愿是黑暗里一盏不灭的灯

把温暖和光明献于流离的人

 

我早该回去了,到妈妈的怀中

做我孩提时没有做完的梦

那时间,同样有年年的秋风

可我却吮着故乡的露水静静的醉


TAG:

黄志杰:水击三千 黄志杰 发布于2010-05-31 10:46:23
大一时的一首。那时刚到兰州求学,人生地不熟,举目无亲,怅然之极,故作此诗。
向所有背井离乡的朋友们祝好!
陈律的个人空间 陈律 发布于2010-05-31 16:18:43
建议小黄尽量不要用陈辞和形容词写诗,可以多用简洁、自然的口语。
黄志杰:水击三千 黄志杰 发布于2010-06-01 09:51:20

QUOTE:

原帖由 陈律 于 2010-5-31 16:18 发表
建议小黄尽量不要用陈辞和形容词写诗,可以多用简洁、自然的口语。
至于旧词,我觉得它们也是一种资源,有必要的话可以适度的一用。形容词和副词的放逐不能做得太绝,用则界定了一个名词,使其具有特殊的内涵,不用则使其含义模糊,让人联想;这二者之间要把握一个度,以具体的情况而定。
从写《切·格瓦拉》开始,我在写作中也适度的加入了一些“口语化”的元素,但一直不多,对过分口语化保持着高度的警觉。论坛里出现原来越多的口语诗,我觉得这很不正常。口语诗并不是诗歌的最终归宿,它只是诗歌的一种风格而已,为什么我们的诗人忍痛割爱,为讨欢喜而转向做口语诗的模仿复制的工作呢!搞得千篇一律又有什么意义?我一直认为,好的作品应是一场交响乐,有来自不同人的面孔和来自不同声带的声音。我们的一生其实就是在不断重写那么一首或几首诗,其中有我们自身的身影也有别人的身影。
不过还是要谢谢你的提醒!我也在努力。
问好!
影子童话的个人空间 影子童话 发布于2010-06-02 21:50:09
我一直认为,好的作品应是一场交响乐,有来自不同人的面孔和来自不同声带的声音。
黄志杰:水击三千 黄志杰 发布于2010-06-03 11:57:44
回复 5# 的帖子
事实就是这样!

我来说两句

(可选)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