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未能送达的书和一本展开不动的书(散文)

上一篇 / 下一篇  2009-12-07 06:37:57

查看( 196 ) / 评论( 13 )
[size=10.5pt]
    几经周折,我的小说《相府胡同19号折叠方法》出版了,宁肯、魏高翔最先表示庆贺。其实我写小说主要是受他们两个影响,他们各有三部小说出版,堪称高手,而且拥有我欣赏的另类风格。平时相聚,总不免探究一番,若凭我自己,恐怕到现在还没动笔呢。[size=10.5pt]

    八十年代物质匮乏,却成就了一代人的阅读,我便是拿那些名著当电视来看的。一旦有了写作的念头,那些范本就浮现出来,令人深受裨益,同时也倍遭折磨。[size=10.5pt]


    范本最大的作用就是打击一个人的自信心,写作的过程就是不断被击倒又不断爬起来的过程。好在适当的社会阅历也会为人注入另一种信心,让人看穿藏在范本后面的那个“他”,他也有懈怠的时候,愚笨的时候,耍小聪明的时候。而且,小说毕竟面对的是苍生百态,生活的丰富性和确凿性,往往要胜过范本的权威性。[size=10.5pt]


    不难看到一些被范本压垮的作品,不知是哪国人写的,不知写的是哪国人,这在诗和散文或许是可行的。诗和散文是鸟,可以越空飞翔。拿来的文化符号,生硬的翻译语句,反而能增添些趣味。小说却要有深广的根系,脱离泥土必死。小说容忍不了伪生态。[size=10.5pt]

  
    我的这部小说,纯字数不过十二万,平均到三年当中,每天不过一百字,效率低得近乎荒诞。这便是被范本折磨、被阅历折磨,被语言折磨的结果。所以,我送书时往往如此表白,“不敢说写得好,但起码写得很认真”。笨人都是这样为自己开脱的。[size=10.5pt]

    拿到书首先想到送给宁肯和魏高翔,我们三个总得找点理由在一起喝酒,书的写作和一些内容的调整也是听取了他们的意见。另两位仓促赶来的是北京晚报的孙小宁和文化艺术出版社的喻静。[size=10.5pt]


    说是送书,却兼有叙旧的兴致。几年前,我们曾同赴贾晓淳的归真园看流星雨,后在宁肯的召集下,每人写了一篇短文,在他主持的《中国环境报》副刊上辟出整版,题为“文学现场——收藏流星雨”。为那一版文字,我们已聚过一次,不无得意地感叹五篇文章各执一体毫无雷同相映成趣,为此喝了不少甜丝丝暖洋洋的黄酒。[size=10.5pt]


    说到贾晓淳,如果她活着,我肯定要送上一本。以前宁肯和魏高翔有了新著,都要送过去,顺便爬爬山,尝尝山庄的鲜果。贾晓淳便在细细品读后,将我们叫去,大刺刺地加以批判。那时我已经在写这部书,心想在她那里也讨不到什么好。[size=10.5pt]


    贾晓淳是一个有着强烈的英雄情结的人,挣了些钱就包下大片荒山去种树,她对中国的环境退化怀着深刻的忧虑。她对文学却十分赤诚,笔耕不辍,自视颇高。[size=10.5pt]

  
    那个出生在情人节的女人,对爱有着不肯妥协的追求。当她最后的情人,一个艺术家与她口角后负气下山,她的心脏病便发作了。她是半跪在床前死去的,一只手伸向枕前的药瓶。在那个山庄里,她是至高的女皇,没有人可以随便进她的房间,她就那样无助地走了。[size=10.5pt]

    如果她活着,对我这部书可能会有一点认同,就是它淡淡的悲剧色彩。英雄和懦夫的内心都是悲哀的。我隐约觉得,她临终的姿势便是当代文学的一个象征——屈辱地半跪着,一只手伸向可能的救赎,却永远不可能触摸到了。[size=10.5pt]


    由于长期患病,她经常在谈笑间提到死,她连自己的墓地都选好了。一个背靠山梁的高坡,面朝夕阳和她生长的城市。墓碑是深懂她的兄长为她定制的,一部洁白展开的书,简单地镌刻着她的生平。那是她终生携带的书卷气,和至死未泯的文学梦。


  2006.9





                                          


附: 贾哓淳文摘

  都市无风月 
          

 1、90年代初,美国仅有200家生态农场时,我已经做了第一份项目书。那是以生物链互抑及互益为构架的项目。未能实施是各方面条件都不具备。也可以说从那时起,我就把这当做实体投资的方向开始准备了。10年中美国的生态农场已经发展到4000余家。我面临的投资选择有3种:
    a、依托良好的生态资源和优惠的政策,建一个收入可观的单纯的生态农场;
    b、利用良好的自然条件发展假日经济,获得丰厚的生活回报;
    c、走向荒山。
 
2、我们这一代人,多少都有些英雄情结。虽然时事变迁,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先祖遗训仍深植在心中,并随我们一起长大。当我们整个民族遭遇空前的生态危机和外部舆论的指责时,我们不可能无动于衷。
 
3、我面对的自然条件是什么呢?一百年前砍光了树,四十年前拔光了草,泉水干涸,山体风化。它被人们利用过了,它被人们抛弃了。说它是“生”态未免牵强,说它是“死”态又太过份。它的真实状态应称为∶“自然颓态环境”。
 
4、大自然无时无刻不让你领会着生命的真谛。他用荒漠、沙尘、干旱、水患┅┅一次次呼喊着自己的孩子∶你面对的不仅仅是生存的危机,还有良知的泯灭。他坦露着被伐光掏净的身躯,要我们反思的是人类行为导向的谬误。当人类再不能用迁徙来逃避被自己亲手葬送的家园时,寻求一条在恢复自然生态的漫长时日里的生存、发展之路,就格外重要。
 
5、女性,就自然属性而言,在人类的繁衍过程中起着孕育生命的巨大作用。所以,对生命的存在、延续及危害因素也就有着更多的关注。在我看来,女性最优秀的内在品质是博爱和关怀,之所以被称为性别独具的品质,不仅体现在关爱家人这样狭义的范畴,而是表现在她所及的一切方面。男人更多是属于经济的、开发的,女人则更多是属于文化的和生态的。
 
6、生态农业对人类意味着生存的必然。人类从自然农业发展到石油农业,利是提高了产量,弊是死亡着大地,危害着人类的生存。1948年,瑞士化学家米勒博士,因发明DDT能够有效的杀灭蚊子,被授予诺贝尔生理与医学奖。半个世纪过去了,蚊子依然嗡嗡叫着四下传播疾病,而南极虾、北极熊体内都能找到DDT,位於食物链顶端的人类,其摄入量是食物链底端的600万倍!
到底是什么使人向自己痛下杀手? 破坏生态以求生存,唯一的理由只有一个,那就是-短视!
 
7、曾几何时,我们把缩小男女差别也当成目标的,又从什么时候开始,男人惊呼∶找不到女人!而女人也奇怪∶怎么没有男人了?当你回到自然的怀抱,不用讨论,男人自然是男人,女人也还是女人。寒冬腊月,你盼着春暖花开;播下种子,你盼望收获果实。树下桌上摆好茶水糕饼,夕阳路上走回劳作的男人。入冬,暖暖的炉前,一锅清水白菜,也是碧绿生香的。在自然博大的怀抱中,计较什么都毫无意义。享受生活给予你的一切,你的心重归自由。这是我上山前无论如何都没想到的。
 
8、上山前我常闻到的是三种气味∶汽油、香水和香烟。上山两年后我才逐渐嗅到晨露、晚风的清甜;树木幼芽淡淡的涩香;土地和阳光的芬芳、各种花果不同的香气,甚至麦香都是迷人的。尤其是当它们在风中经过你身旁的时侯,你就会被浸透,你能将这香味带回桌前榻上伴着你。
 
9、一些上山作客的朋友,善意地提醒我,道路两旁应该有灯,城市现在就亮起来了。可是,我们人类原有的弱光可视功能却退化了。业内人士称之为∶光噪的后果。刚上山时,包括工人都是手电齐全,后来谁都不用了。因为我们的视力是能够穿透黑暗的。
 
10、在雄鸡唱早时起床、沐浴、出门,采一束随着日出绽开笑脸的玖瑰,送给自已。坐在半山屋前的廊下,新茶一杯伴我看那如画的田园,是怎样在阳光下将昨夜蒸腾得如雾如纱后现出新颜。鸟儿歌唱着山野的芬芳,清风摇曳着安祥,爬上东山顶的太阳看着我的早餐∶刚挤出的牛奶、新生的鸡蛋和被昨夜浸凉的刚刚还在枝头的水果。常伴我的,还有那只嘴上衔着胖虫子的小鸟,那么醒目的、长长的等待,你会想起过去的时光。忽的、仿佛太阳的金光在它眼中一闪,它便箭似的飞去了,不见踪影。
 
11、田野的尽头,是如黛的树的屏障;那后面就是我生活了太久的都市。 不论闹钟的铃声多么柔和,都会在敲击你的耳膜时震得头皮发麻。几乎每一扇窗后都上演着同一幕∶所有的人都必需出入家中那道最小的门,凡到使用动词时,前面定要用“快”,凡到使用名词,那附带的就是“别忘了”。忙碌填塞的空间显得愈发的狭小。那情景,再细心的母亲,也难为手上抓着早点的孩子,爱怜地抹去嘴角的面包屑;再柔情的妻子,对着飞快装备自已的丈天,也难为他扯直领带,再把唇印留在他的脸上;再好的丈夫,对着同时出门的妻子,又怎么说出那句最柔情的∶“等我”。
 
12、雪后风停,带着爱犬去晒山上暧暧的太阳。满山的小树,竟在冬日里被皑皑的雪映出勃勃的绿来。落日余辉、山风徐起正是骑马的时候。因着病,我只能坐在池塘边,爱犬小翠伴我看着霞光是怎样在骏马驰过眼前的一瞬,将它镀成金色。直至夕阳缓缓地沉入水中。 而此时的你,刚离开单位就有许多地方等你去∶学校、超市、菜场,这样忙碌的回家之路,就算你偶一抬头在高楼林立的空档看到那轮落日,你疲惫的心还有力气赞叹辉煌吗?
 
13、当夜幕隔开你我的时候,我在晚风中等那满天的星星;如友相伴,一壶清茶、一碟鲜果、酒杯在握看玉兔东升。良宵美景和一份都市里久违的倾谈。既使是一个黑沉沉的夜,那愈感深远的山坳里马房柔和的灯光,也足以温暖你的心了。当然,我手里拿着的是一杯难以下咽的药酒,是我每日的功课。但这一切都不能影响我欣赏四季美景和窗外枝头那最后一片落叶,就连这杯如同饮鸠止渴的苦酒,也一样能和着优美的乐曲漾起琥珀色的光波,这就是生活。
 
14、我们的国家是个荒漠比耕地多、荒山比林地多的国家,我们必须找到在贫脊的自然条件下生存、发展的可行之路。只有亲力亲为地变荒漠为绿洲,才能拯救我们自己。既使因地治宜的经济构架有局限性,就发展取向而言,却是不容置疑的。恰恰是那些我们知之甚少的、缺乏认识的事物能给你惊喜。没有谁比你自己更有责任、义务为自己提供更好的生存条件。大自然敞开他贫脊但却仁德宽容的胸怀,等待迷失的你回来。在这里你不但能生存现在,还可以延续未来。你的心灵也会重获平安。


   
 
 

[size=10.5pt]

[size=10.5pt]





TAG:

星空 梁小曼 发布于2009-12-06 23:31:37
恭喜老周,我要去买一本来读。
好土陈青 陈青 发布于2009-12-06 23:49:44
“我们的视力是能够穿透黑暗的。”
老周(周新京)的个人空间 老周 发布于2009-12-07 00:06:09
回复 2# 的帖子
送你一本吧,没问题。
老周(周新京)的个人空间 老周 发布于2009-12-07 00:07:08
回复 3# 的帖子
你选了这里面最有力量的一句话。
好土陈青 陈青 发布于2009-12-07 14:29:48
回复 5# 的帖子
您最后贾晓淳的文摘,让我想起美国海洋生物学家蕾切尔·卡逊《寂静的春天》一书。
卡逊死于癌症。
南屿的个人空间 南屿 发布于2009-12-07 14:50:29
一些上山作客的朋友,善意地提醒我,道路两旁应该有灯,城市现在就亮起来了。可是,我们人类原有的弱光可视功能却退化了。业内人士称之为∶光噪的后果。刚上山时,包括工人都是手电齐全,后来谁都不用了。因为我们的视力是能够穿透黑暗的。

拉奥孔 言熵 发布于2009-12-07 15:07:21
相府胡同19号折叠方法   此书似乎见朋友有一本 可惜在哪里是谁 都记不得了 当时以为是本数学的 现在网上找得到  去见识下老哥的笔锋啊
老周(周新京)的个人空间 老周 发布于2009-12-07 15:20:04
回复 6# 的帖子
不少环境主义者都离奇地早逝,好像替大自然分担病痛似的。
老周(周新京)的个人空间 老周 发布于2009-12-07 15:21:57
回复 7# 的帖子
那里一直没有安装灯,夜里只宿舍前和马房前各有一盏灯。
老周(周新京)的个人空间 老周 发布于2009-12-07 15:27:09
回复 8# 的帖子
网上有一部分,大约一半。这书没什么情节,刚开始没有人出版,就扔到网上。出版后也懒得和网站计较,反正看的人不多,就贴着去吧。
诗者海客 海客 发布于2009-12-08 01:15:54
那个出生在情人节的女人,对爱有着不肯妥协的追求。当她最后的情人,一个艺术家与她口角后负气下山,她的心脏病便发作了。她是半跪在床前死去的,一只手伸向枕前的药瓶。在那个山庄里,她是至高的女皇,没有人可以随便进她的房间,她就那样无助地走了。

    如果她活着,对我这部书可能会有一点认同,就是它淡淡的悲剧色彩。英雄和懦夫的内心都是悲哀的。我隐约觉得,她临终的姿势便是当代文学的一个象征——屈辱地半跪着,一只手伸向可能的救赎,却永远不可能触摸到了。
-------------

诗性人生、、、、、、
老周(周新京)的个人空间 老周 发布于2009-12-09 00:46:30
有的人是用生命写诗的,尤其令人印象深刻。
诗者海客 海客 发布于2009-12-09 00:57:30
回复 13# 的帖子
确实是这样的!
我来说两句

(可选)

日历

« 2024-04-20  
 123456
78910111213
14151617181920
21222324252627
282930    

数据统计

  • 访问量: 124415
  • 日志数: 258
  • 建立时间: 2008-12-25
  • 更新时间: 2017-01-22

RSS订阅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