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歌一串救村姑》

上一篇 / 下一篇  2011-04-15 20:43:01 / 个人分类:长篇纪实《九死一生》

查看( 159 ) / 评论( 0 )
            第六十一章 上山遇到打山匠 山歌一串救村姑
            
文/侯明明 廖又蓉 (纪实*九死一生61)


   高高的山,长长的水,郁郁葱葱的红椿山,在云里雾里,时隐时现。
        
   到处是山峦,是树林,是瀑布,是岩石。一条红沙石板路,象天梯,顺着山涧盘旋而上。挂在山涧银白色的瀑布,倾泻而下,晶莹的水珠,洒向碧绿的溪潭。溪水清澈,几条黑眼灰头黄尾的玻璃鱼,在玛瑙红、松青色、翡翠绿、蓝宝石般的鹅卵石中,游来游去,游去游来。溪旁,密密的青冈林,树干朝天,黄叶片片,山风一吹,沙沙作响。深秋来临了。
      
     踏着石板路,一步步攀登。太阳从云层里跃出,红光四射。侯明明觉得身上发热,额上渗出了细细的汉珠。他索性脱掉蓝白相间的海魂衫,赤裸上身,匆匆走路,要在正午前赶到山顶的五队,五队有个工作组会要开。
      
     来到溪潭边,他蹲在石头上,一边观赏游鱼,一边捧水洗脸。溪水清澈,清凉透骨。他不禁喝了一口,甘冽可口,沁人心脾。一阵粗狂的山歌声,从黄灿灿的树林中悠悠传来:
         
        “不是我想杀生,不是我心太狠呀。
       是因为肚皮空,是因为身上冷哟!
       噢嗬嗬——
       求求山神哦,饶恕你的儿孙。
       无可奈何哟,硬是没得办法!
       噢嗬嗬——
       打山人要吃饭,打山人要活命啊,
       打山人不是山鬼,是阳间凡人呀,
       噢嗬嗬——
       剥了它的皮,我才有穿,
       割下他的肉,我才有吃。
       噢嗬嗬——
       借它的命来养我的命,
       借它的‘刀头’祭山神。
       噢嗬嗬——

      
    人影随着山歌出。一个头包白帕,身穿粗布对襟衣裳的老汉,肩扛野山羊,手提明火枪,从丛林中钻出。他望望天,大吼一声,“噢嗬嗬——”,几步来到溪边,放下枪和羊,捧起溪水就喝。
      
      侯明明走过去,对老汉说,“老辈,你的山歌唱得好,金儿谙谙的,好听!”
      
     “在林中打猎,几十里没有人烟,人花花儿都看不倒一个,实在闷得慌,就吼几句,心头安逸。”老汉蹲在溪边,抬起头问,“看你象知青,上山来,到五队还是去林场?”
      
     “到五队。”
      
    “是不是到五队知青六子那儿去?”老汉自问自答,“肯定是!咳,你们知青还是喜欢走人户,知青走知青,知青串知青的门。我的家就在六子的隔壁,有空过来耍。别看我年纪一大把了,我喜欢跟年轻人一起摆龙门阵。”
      
      侯明明点点头,问,“刚才你唱的山歌,歌词编得好,是你自己编的?”
      
     “我是大老粗,编得来啥子歌词哟!”老汉从溪边站起身来,紧了紧裤带,说,“这打山歌是我祖辈,一代一代传下来的。我是跟我爷爷学来的。唱了几十年。可惜,现在不兴唱这些了,兴唱唱支山歌给党听。”
      
     “唱支山歌给党听要唱,祖传下来的打山歌也要唱。”侯明明挨近老汉,坐在石头上说,“老辈,你这打山歌唱得好,硬是唱得好,把我都吸引了。这歌不能丢,不唱可惜啦,要传下去。”
      
       老汉摇了摇头,说,“哪个来传?家头的儿孙些,一听到我唱这种歌,就反对,说这些歌是老掉牙的,乌七八糟,是‘四旧’,要遭批判。”
     
     “这不是‘四旧’,是民间传统文化,这些歌一定要想法子传下去。”侯明明走进老汉,对着他耳朵说,“这些歌我感兴趣,有空,请你老辈多唱几首。”
     
       听到夸奖,老汉那饱经沧桑,皱纹密布的脸,露出了笑容,唱了起来,“从小我就爱唱歌,肚皮装了一箩兜,三天三夜唱不完,不信你来听一听。”
   
      侯明明跟着唱了起来,“青冈树林黄灿灿,山间溪水清幽幽。遇到老汉把歌唱,我在溪边听入迷。”
   
     老汉眯起眼,露出缺牙,唱起来,“知青哥,我不唱,要唱就唱二杠子。二杠子,不学好,一个二个当操哥。 蓄发披肩长又长,不爱男装爱女装。 ”
   
     “老辈,你把这些操哥唱活了,讽刺得好,现在社会上的风气硬是恼火。有时间,跟你学一学。”侯明明看看天色,站起身来,对老汉说,“要在五队开会,你老辈在这里休息,我先走一步了。”
   
    “我要走,我也要走,我们一路的,都是朝五队走,有个伴。”说着,老汉扛起山羊,拿起枪,与侯明明一起上了路。
   
     “这个羊儿怕有好几十斤啰?沉甸甸的。”侯明明摸着羊角,边走边问,“这林子头的野山羊多?”
   
     “不多啰不多啰,现在的人些爱砍树子,这山上的野猪野山羊都跑得差不多了。”老汉回答,“我年轻的时候,这林子头野兽才多,还有老虎、豹子。前几天,潘知青跑到我屋头来问,问我有豹子皮没得,他要买豹子皮拿到宜宾去。我说豹子十年前早就跑光了,哪儿来豹子皮。”
   
    “潘知青就是那个潘大海?”
   
     “咋不是呐。你认得倒?”老汉说,“潘知青在这公社很有名,他在林场的时候,逮倒偷树子的,想些法法来整,花样百出。我的孙子就在他手头挨过,不过听说我的孙子是五队的,挨倒林场,一起都是邻居,就放了一马。潘知青后来跟我孙子成了朋友,经常到我家头来耍。这后来,他没在林场干了,回到团田,还挂念着我们。前几天,他回宜宾耍,走的时候还专门来五队看了我一次。”
     
    “潘大海也是我的朋友。老辈,看来你喜客,跟我们知青有缘。等我到你们队上办了事,到你家头拜望你。喝你的苦丁茶,吃你的野山羊肉。”
     
    “要得要得,一定要来哟,嗬嗬!”
     
      两人摆谈着,走着,走出桤木林。一梗梗玉米地呈现在眼前。
     
     “五队到了,你看,队长家的大瓦房就在这坡上,前边是保管室,保管室左边,是知青六子的家,右边是我的家。”老汉收住脚步,招呼侯明明,“等会儿到我家头来哟,吃羊儿肉。”
     
     “说来就来,说话算数。”侯明明也停住脚步,问,“歌一起唱了,龙门阵也摆了,要分手了,还不晓得你老辈尊姓大名?”
     
     “姓侯,叫侯红启,队上的人都喊我侯大爷。”
     
      “我也姓侯,我们是本家。”侯明明兴奋地说,“在这高山上,遇到侯家的人,是缘分。说不定我们是同一个祖宗的。”
     
     “说得是,屏山姓侯的,都是底坝侯太公——侯洪兴的子孙。这红椿弯姓侯的,都是从底坝分出来的。”老汉问,“你是啥子字辈?”
     
      “我叫侯明明,红字辈。我是老大,底下的两个兄弟,名字都带有红字。”
     
      “你爷爷呐?”
     
       “成字辈。”
     
       “你父亲呐?”
     
       “平字辈,我的父亲叫侯平发。原来是屏山市管会主任,现在是酿造厂厂长。”
     
     “我认得倒,侯平发嘛!见过,见过!嗬,你就是他的大儿子?我们是一家人,硬是一家人。”老汉笑着说,“幺房出长辈,我们是平班辈,你是小兄弟,我是你的老大哥哟。”
     
      “老哥看来身体很好,今年多大岁数啦?”侯明明问,“有没有六十岁?”
     
      “差得远。”
     
       “七十?”
     
       老汉摇摇头。
     
        “七十五?”
     
      “小兄弟,你猜不倒,我给你说,老汉今年我85了,清代光绪16年生人。”
     
      “哦哟。看不出来!简直看不出来。”侯明明左看右看,叹道,“哟,精神旺旺的,说话中气十足,手脚利索,头发都没有全白,再咋个看,都像六十多岁的人,简直不像上了八十。”
     
       “山里人吃得苦,受得累。前几年,城头一伙造反派爬上山来逮我,我就跟这伙娃儿一起转林子,转得他们疲塌嘴歪,头昏脑胀,对我这个老头子干着急,简直没有办法。”
   
     “为啥子逮你呐?”侯明明问,“你犯了啥子王法?”
     
       “27年,我们红椿弯的人在烂田村徐金邦的带领下,拿起棍棍棒棒斗地主,又揭竿而起,在共产党的领导下拉起队伍,杀到屏山,攻打屏山城。虽然失败了,我们遭到国民党军的镇压,但我们在这山上始终坚持斗争,和围剿的国民党军捉迷藏,没有屈服,一直等到共产党来。哪晓得文革来了,搞清理阶级队伍,造反派给我们安些罪名,说我们没有跟共产党走,是土匪武装,要揪斗我们。咳!造反派的高司令亲自带人上山来抓我。当时,别看我满过80岁了,他们还跑不赢我。我准备了一捆香,随身带,晚上在林子头睡觉的时候,我就点燃一支香,插在脚趾缝中,火燃到香根,把我脚烧疼了,我爬起来就走,又换个地方睡。在林中转了几个月,上面的政策松动了,那伙人下山了,我才回到家,挖我的地,干我的活。”

     
  “难怪!老哥你在山上东转西转,转出了好身体。”侯明明看了看老汉古铜色的肌肉,惊奇地问,“老哥的身体这样精精棒棒,除了转山,跟吃的还是有关系。老哥平时吃些啥子哦?怕吃了灵芝宝草?”
     
   “哪里有这些东西来吃哟!农村人家,一年到头都是粗茶淡饭。不过,我在山上,空气好,随时都在动,干体力活。农忙在地头就不肖说了,农闲的时候,要么拿杆明火枪在林子头转,打点野味,换点盐巴钱;要么扛一捆竹子,七八十斤的,到富荣场去卖,整点酒喝。反正,一年大多没空闲过,有点空闲,我就唱山歌,唱山歌,精神好,嗬嗬嗬!”
     
     侯明明叹道:“老哥这个身体,活个90多岁100岁不成问题。等活到90、100岁,我来给老哥做大寿。”
   
    “哈哈哈!”
     
     谈笑间,前边玉米林一阵悉悉索索响动,林间小道,迎面急匆匆跑出一个姑娘,泪容满面。后面的骂声跟着传来,“幺姑儿,死鬼子!站倒,给我站倒,不准跑,不准跑,你这个挨千刀的!”
   
   “跑啥子,李幺妹?”老汉放下羊和枪,双手一摆,挡住道,“幺妹子,有啥子事跟侯大爷说,侯大爷给你作主。”
     
     姑娘埋起头,不开腔。见前面有人挡道,她一个转身,几步斜插到路边不远的悬崖边,站立起来,回头对身后追上来的几个妇人哭诉道,“妈,曾媒婆,我不得嫁人!你们再过来一步,我就要跳下去,死给你们看。”
   
     “幺妹子,你不要干傻事哦,下面的悬崖深得很,跳下去,人摔得稀烂,尸体都收不倒。”老汉走过去劝说道,“有啥子事,你跟侯大爷说,侯大爷帮你,千万不要想不开。”
   
    “侯大爷,你也不要过来,你再过来,我就要跳崖啰!呜呜——”身穿蓝花花夹衣的姑娘,一头秀发,深黑的双眼,包满了泪水,“你们不要逼我,不要逼我,呜呜——逼我,我就......”
  
   “要不得要不得!乖女子,你听我说,我晓得你的事。”老汉停住脚,好言相劝,“你幺妹子年纪小,不愿嫁人,是对头的。你的妈听媒婆的话,逼你嫁人,不对头,我要骂她们,不准她们这样子干。”
   
   “咦!咦!侯老汉,你硬是狗咬耗子,多管闲事。”尾随而来的几个妇人中,一个身穿毛蓝布上衣的瘦女人,对着老汉直嚷,“侯老汉,我的幺女子嫁不嫁人,关你屁不相干!你那么大把年纪了,好好儿在屋头闲清福,哼,管闲搭事!”
   
  “啥子多管闲事?曹大姐,你这个做法不对头,硬是不对头哟!”老汉楞起眼,“你是新社会的人,学过婚姻法没有?你鼓捣你的幺女子嫁人,就是包办婚姻,犯法的哈。我老汉第一个要骂你。”
   
  “啥子犯法?幺女子是我生的,我养大的,要她嫁人,是我当妈的事,与旁人无关。侯大爷,你是长辈,我不给你一起说,我要给我的幺女子一起说。”说罢,瘦女人转过头,对着崖边上的小姑娘直骂,“秀姑儿,你给老娘听倒,不听老娘的话,雷公要打你。哼,老娘把你生得下来,就收拾得你下来!哼!吃老娘十多年的饭,长大了就不得了,就不认人啰!”
   
  “我咋个不认人嘛,妈咦——”
   
  “妈咦,鬼咦!鬼姑娘,你长大了,硬是翅膀硬了,要飞上天啦!”瘦女人见姑娘不开腔,缓和了一下口气说,“妈喊你嫁人是为你着想,为你好,哪个当妈的要整自己的亲女儿嘛!你都十六七岁了,天天赖在屋头,有啥子好处。人家曾媒婆关心你,为你好,颠个脚脚儿,跑上跑下,跑了几十里,给你介绍一个婆家,家头有钱,安安逸逸你不听,你的脚还高跷起。”
   
  “妈,我还小,十七岁都没有满......”
   
   “没满,晓得不,你妈我十六岁就嫁给你老汉儿。”瘦女人打断姑娘的话,换了种好言好语的口气说道,“十七岁我就生了你大姐,怀你大姐的时候,我啥都清不倒,还跟人家捉迷藏,跳绳。古语说得好,早结婚,早生子,早享福嘛!”
   
  “有啥子福来享?人家姐姐精精灵灵,你就把姐姐断送了,嫁给一个傻子。”
   
   “啥子傻子?你是不是说你姐夫不委员?哼!不说还好。人家不委员是城头的人,当官的,还是县革委委员,比公社书记大。这个媒是公社书记来作的,公社书记说,人家不委员最听毛主席的话,上山下乡,在我们这山疙瘩头是来镀金......”
   
   “镀金,怕镀银哦!我们这乡疙瘩头,哪儿有啥子金子。”侯大爷摇着头说,“金子没得,只有泥巴坨坨。”
   
   “答啥子白嘛,侯大爷。清不倒,就不要乱开腔。”瘦女人扯开嗓子大声说,“我的女婿来镀金,人家书记说的,实际上就是在这山上滚身泥巴,我女婿以后回去后还要当大官。我的大女儿找倒人家不委员,是福气。”
   
  “福气,天晓得?”小姑娘撅起嘴巴,跟母亲对嘴,“妈,你不要说姐姐了,说起姐姐就心酸。姐姐一家住在公房边的一个偏偏房,漏风又漏雨。那个傻子一天到黑只晓得闷着头干活,只晓得毛主席,姐姐的名字都清不倒。屋头的事啥子都做不来,姐姐生了个娃儿,傻子给他取了个名字叫毛毛,毛毛六岁多了,脑壳儿有问题,呆头呆脑,话都说不来,人都认不倒,对任何人都喊爸爸。稍不注意,毛毛就一溜不见了,找不到回来,害得大人满山找。大人造孽,娃儿也造孽。害怕毛毛跑,拿根绳子把他栓在猪圈头,这哪里是人过的日子。呜呜——姐姐过得造孽啊,累不说,心头气得很,在众人面前还要装起笑容打起精神,回到家,一个人悄悄咪咪不知哭了多少回。妈,这些事情你是晓得的。”
   
  “姐姐的事就不要提了,幺妹儿,乖乖,听我说两句,说两句。”瘦女人旁边的一个穿花棉袄的胖女人笑眯眯地说,“乖乖,你的妈为你好,我也是为你好。我关心你,为了给你介绍个好婆家,脚都跑大了,跑肿了。我给你介绍的婆家,好得很哪,人家小伙子一表人材,虽然说脚杆有点跛,但人家是个木匠,手艺好,会挣钱,票子数得快,屋头几大间大瓦房,啧,不得了!”
   
   “你不要说,我不听,我不听!”姑娘双手蒙住耳朵,大声嚷道,“曾媒婆,晓得你会说,天上的星宿儿都拿给你说得下来。你说跛子好,你说他家有钱,你就去嫁给他,我让给你。”
   
   “啧,啧!为好不见好,反而遭狗咬。气死我哟!你这个背时姑儿,咋个出口伤人哟。”曾媒婆脸色一变,“你不嫁跛子,好说,你屋头收了人家的钱,收了人家的彩礼,咋个说?”
   
   “说说说,弥勒说,哪个收的钱,哪个收的彩礼,找哪个要!”姑娘嘴不饶人,“我是个人,不是啥子东西,不是拿来随便卖的!”
   
  “气死我啦,鬼姑儿!”瘦女人说着,就要扑上去,“老娘要撕烂你的嘴巴,打断你的腿。你信不信!”
   
  “你过来,再过来,妈,我就要下去啰!”姑娘的一只脚已经踏在了悬崖边。
   
   “你不能过去,曹大姐,听我的。”老汉一把抓住曹大姐的手腕不放,“你过去,幺妹子就跳下去了,她是个烈女子,做得出来哦!”
   
  “看来我是管闲搭事,老鼠钻风箱,两边都讨不倒好。”曾媒婆瘪着嘴巴,嘀咕道,“这一次,开了眼界,算开了眼界!我当媒婆一二十年,咋个遇到这种鬼姑娘哦,少见,少见。”
   
    “曾媒婆,你不要东说西说,火上浇油了。”侯明明忍不住,站出来指责道,“你这个媒婆,做些缺德事,逼出人命,你要负责!”
   
  “咳,你才管得宽呐!”曾媒婆薄嘴一张,露出满口黑牙,“你是哪个,哪个?”
   
  “哪个,你看清楚点,知青,三队的知青。”
   
  “知青你们惹不起哟!惹不起哟!”老汉对着媒婆说,“这些城头的娃娃下乡来,一肚子火气,天不怕,地不怕,惹嘛,谨防转个背,把你们喂的鸡鸭揪死了,种的南瓜给你们摘了,知青娃儿些做得出来哟!”
   
  “不是个个知青都这样干,提劲打靶的知青是少数。我们知青文明讲理,不过,大路不平旁人闯。今天的事,我们知青就要管,管到底!”侯明明走到曾媒婆的面前,气愤地说,“今天不出事就好,出了事你们负不起责任,到时候就晓得了!”他见曾媒婆翻翻白眼,不开腔,躲在了曹大姐的身后,于是,转过头,对着崖边上的姑娘,说起来,“我说你这个姑儿,有点憨,活了十六七岁,为其嫁人的事,就想跳崖,跳崖死了,值不值?你不愿意嫁人,就不嫁嘛,简单得很,咋个还寻死觅活呐!你不嫁,有国家的婚姻法保护你,有这么多人维护你,看哪个敢逼倒你嫁。你去死,就算你跳下崖,摔得你粉身碎骨,痛死你!晓得不,五肢不全的人到阴间,阎王爷都不得接收,鬼都要抓你。你投胎都投不倒,何必呐!”
  
“不要吓唬我......”
  
“是为你好!”侯明明看姑娘平静了点,好像在沉思,于是大声说,“悬崖勒马,马走到崖边上都要住脚。你这么漂亮的妹妹,不要站在崖边上了!过来几步,站在崖边上危险,万一吹来一阵风把你吹下去咋个办?万一窜出个野猪,把你拱下去咋个办?听倒说这崖上出现过野猪。”他见姑娘望了望周围,脚不由自主地缩进了一步,灵机一动,又说,“今天你出的事,完全怪媒婆,媒婆很可恨!听倒,我用山歌来骂媒婆,给你出口气。唱得不好,你不要笑哟,听倒哈!”说罢,清清嗓子,装模作样,头对着曾媒婆唱起来:
         
         “媒婆呀媒婆,
       天天到我家。
       踏破了我家的门坎,
       坐穿了我家的房。”

     
侯大爷会意,也扯开喉咙跟着唱了起来:
      
             “小道走出大路来,
          大路带来灰尘多。
          踩干了小溪的水,
          踩平了我家的坡。”

  
   侯明明接唱:
              “门前河上有座桥,
          踏上木桥闪悠悠。
          人来人往踩不断,
          背时媒人踩就断。”
   
     
    侯大爷接唱:     
                  “门前有块烟叶地,      
           媒婆吃烟全扯光。
           豌豆开花角对角,
           媒人想吃猪老壳。”
         
     侯明明接唱:
               “胡豆开花红殷殷,
            媒婆吃得绿眼睛。
            油菜开花一坝子,
            媒婆吃得烂肚子。”
      
    侯大爷接唱:
         
         “鸡蛋清,鸭蛋清,媒婆吃了瞎眼睛。
       鸡蛋黄,鸭蛋黄,媒婆吃得烂肚肠。
     
       侯明明接唱:
                  “媒人是条狗,好吃两头走。
             媒人是头猪,这头吃了那头敷。
             媒人是只猫,好吃好喝两头麻。
             媒人是个瓢,这头舀了那头舀。

      侯大爷接唱:
                      
           “你到他家吃顿饭,说他屋头有几万。
             你到他家端个碗,说他家头用不完。
             你到他家喝口汤,说他家里好田庄,
             你到他家喝杯酒,说他屋里样样有。
             你到他家喝杯茶,说他儿子要上朝。
             媒婆尽念多多经,不怕二天烂舍根。”
   
      “嗨!嗨!我惹了你们,招了你们,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河上没有桥,咋个过河?世上没有我们媒婆,男男女女咋个入洞房?”曾媒婆大声唱起来:
      
     “天上无云不下雨,地上无媒不成亲。
      媒人吃了千家饭,尽做好事配姻缘。”
      
      唱到此,她对着崖边上的秀姑儿唱道:
      
                “青布裤子白布腰,
          爹娘嫁女好心焦。
          不是我来搭鹊桥,
          你在娘家坐天牢。
      
       侯明明反击:
           
             “五雷劈,五雷轰。
          世间有媒闹哄哄,
          五雷打,五雷轰,
          世间无媒少风波。

     
   侯明明边唱边走,走到崖边,乘秀姑儿听得入迷,一下跃过去,抓住她的手腕,一下子把她拖了进来。


[ 本帖最后由 画梅花女人 于 2011-4-15 20:38 编辑 ]

TAG:

我来说两句

(可选)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