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 周瑟瑟 的个人空间

我的论坛主题

  • 陈亚平:诗学之争-在场纪录

    2017-06-23 15:13:26   /   经典・文论・翻译

    诗学之争-在场纪录陈亚平城市上空传来隐约的更远的声音。这种静得延向往远方的氛围,隐含着河流,村庄,乡镇和田野的光影。胡塞尔扬起眉头,眼光追踪着窗外哥廷根大学的远影,微笑着用手在空中一划,对天沉吟:我们希望具体地考察周围的生活世界……考察我们直观地生活于其中的世界,希望按照它们最原初的在直接经验中向我们显现的那种样子考察它们。陈亚平嘴角暗中漾起一丝笑意,凝视黯淡的灯火说:我觉得,你指的生活世界那种日常性存在的诗性意义,不像很多人单一理解的日常生活=生存性÷在场的瞬间,那种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它所依附的...
  • 陈亚平:流逝又静止:先驱诗人和后辈之间

    2017-03-03 16:31:03   /   经典・文论・翻译

    流逝又静止:先驱诗人和后辈之间陈亚平当我说诗的事情,只有心灵最高的预含,才可为自己造设出一种艺术样式的可能。所有的告嘱,所有的直观,所有的时候,写着,就好像日影的漫长的绵亘,那光阴里包含的不衰长河……所以,我要对亚里士多德《诗学》相反的说:一切原生地被反思就是切近诗的母脉。它总是可以超越自己先在的某个东西,做出最终的、去掉模仿的主宰。而做出这个主宰的此一过程,始终在模仿之外。这就是——意识以某种空间流动的样子做出自为的运行。一切思化的观测,乃等同于诗那种可直观心灵显化那个最原初的本质。这好像,历史上的亚里士...
  • 陈亚平:诗的根源与原居住方式

    2017-02-06 00:06:56   /   经典・文论・翻译

    ———————————————————————————————————————陈亚平,独立学者,内意识空间哲学的创始人和诗化-哲学文论的代表。著有《内空间意识论》《生成的哲学》《过程文学论》原创学术著作。学术文论见四川大学符号学传媒学研究所《符号学论坛》《前沿理论与研究》,及《亚平哲学空间》专栏。2015年受邀于美国过程哲学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联合主办的美国克莱蒙大学“世界过程哲学论坛”。2016年学术研究成果入选《第一届文化与传播符号学国际学术研讨会》学术文集。——————-------—————...
  • 陈亚平:诗怎样现身在场?(节选)

    2017-01-04 21:52:20   /   经典・文论・翻译

    诗怎样现身在场?(节选)陈亚平1.伟大的诗超然于一切语言的事件诗作品是一种语言话音和形符的构造物,但这语言构造物最终要面向的目的,并不是只显示话音和形符本身的构成性质。因为语言的话音和形符里,本身就自带了另一个使话音和形符成为某个导体和媒介的东西——靠语言而带出一个预建性质的预建者本身。或者说,借助语言可说而达到一切语言不可说的那个显化者。我在诗篇中感到语言的另一面,必将看到语言别的什么,它仅限于它的可能性。好比看到词里面的话音,韵尾,与气息。诗,唯有能代表所有言其所超的本性,所以,才能使艺术原初地显...
  • 陈亚平:对哲学与诗艺的批评

    2016-11-01 15:54:56   /   经典・文论・翻译

    对哲学与诗艺的批评陈亚平我在探究一种思身化与诗式化关系的难题中,对该问题所包含的固定前提,做出了不同于海德格尔原有西方存在学思想的态度。我断定,思想的基础,就是超出思想的对象的变化。正如某一论断阶段的纯真理性,只能在它各环节的进程中。如果以中国关于思想和诗化关系缺乏独立反思的情况来看,我究竟该怎样从一个新的思考面,来发现,思化与诗式关系的更深领域呢?在海德格尔现象学式的分析中,思想家和诗人放在一起的关系,是二者都有语言本性的关系,他称为“思想和诗化”或“哲学与诗艺”[1]。相比之下,我指出的思化和诗性的关系,却是二...
  • 陈亚平:我与海德格尔会谈诗的本质与中国诗人

    2016-10-08 13:55:39   /   经典・文论・翻译

    我与海德格尔会谈诗的本质与中国诗人陈亚平§我判断:诗是自己给出固有的匿踪的显身,消逝着滞留的延持。诗总要设定成人为的,变成一个眼前可述及的对象,总要隐失于自显当中的无而又自我必言。它既不隐失自己的最终,但也不预设于海德格尔欧洲思想方式阐述存在的“思诗合一”观念中。因为“思诗合一”的无前提性要求的本身,就是一种前提,本身就是一种对思与诗不预设前提的预设。诗也只有在它自我生成显变的进程里,才能拥有它自己在其对象和方式中显出可能的东西。诗先天就在显化对象的显现中,构造自己最初的和最终的东西。广义上,诗超于人...
  • 陈亚平:内意识空间与立义空间

    2016-08-12 19:26:19   /   经典・文论・翻译

    内意识空间与立义空间——广义叙述学的意向直观论陈亚平就像内时间意识这一意识流动的持续和顺序本身所说明的时间样子,我需要用特别的设定,来研究意识的形式体征、位置结构、广延和伸张的空间样子。我尝试着去发现,当广延和伸张的本质就是持续和顺序;当某个立义源出意向性之后的若干可能性,是怎样造出空间的?特别是在那造出意指可能性序点、维面、异度的领域里,有没有可能与它的原意向的点位之间,发生变化的对应?比如,我从纯粹广义叙述领域来看,每一个被指叙在意义中显踪的意项点,都可独自地延伸出一种形式直观上叙义系列,而扩展出广延的意项...
  • 陈亚平:意识的居间现象意识的居间现象

    2016-07-11 16:59:28   /   经典・文论・翻译

    意识的居间现象--对赵毅衡共现论的延伸沉思陈亚平当人们侧重意识意向关系的探讨,本身就先行地包含意识预设的某些可能性。比如,赵毅衡先生的“对象需要在与意识的意义关系中才能存在,对象就是事物对于意识的显现。”[1]的阐述,可能就拓展了:我对意识显现某种边际方式基础特征的探究。接下来的问题是,是否这一意识显现“边际方式”的说法,使得曾经探讨的意识直观明证有另一种原本地被给予性。由此,我要作几个延想来回到赵毅衡的命题上去。意向性之所以能面向对象,表明了能够制导意向的对象性思维已经开始启动。可是,我们对这个启动中的对象性思...
  • 陈亚平:中国诗歌帝国版图的前沿

    2016-06-20 22:10:54   /   经典・文论・翻译

    中国诗歌帝国版图的前沿陈亚平我重申,史上成为中国诗歌国邦三位一体的关键一极,是两个史诗般的问题居身在诗歌的心脏。一个是诗的语言源始表达问题,一个是诗的诗作废话问题。这两大问题可以让诗歌心脏的血液步伐,随时都能发生几何学为之迷乱的情景。诗的源始表达与诗的诗作废话,这两个古老而又当下的眼界问题,是作为哲学学说预设的内容。而源始表达和诗作废话,就是当下中国诗歌社会一个预设的战略思考。可是,预设本身也有双边性。既有东亚语言思想的立场,同时又有西方立场或语言思想。我不管诗的源始表达与诗的诗作废话问题,是处于遮蔽造...
  • 陈亚平:在诗人的包围中——致诗人

    2016-05-30 22:24:53   /   经典・文论・翻译

        在诗人的包围中——致诗人             ——给赵野与欧阳江河的信                                 陈亚平                      一  我在沉思中回溯到虚无,语言的核心在匿踪的细节中复原,虚无让语言先天地重现。  照我一贯说的,诗歌中语言的诗意那一种情形,就是某个先天的尺度对原心灵的一种源始虚构。诗人天性中显出来的用语之悟,就是诗人先天生命体的某一种内观,但是,不等于可直观所有事物。  我讲的内观不是现象学内意识的原初给予,而是诗人...
Open Toolb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