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ft
sky
skyhome
p13
www25
《今天》文学杂志网络版
线
《今天》杂志今天要闻今天推荐李雾点评专辑诗歌散文小说纪实文学访谈评论


少年革命:时代之幸,抑或时代之痛?
彭永强

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曾经有过一段轰轰烈烈惊心动魄的革命史,在这段革命历史当中,曾有那么一群少不更事的少年,甚至是儿童,也随着历史的滚滚洪流参加到了革命当中,成为万千革命者中分外引人注目的成员。

从历史记载来看,少年革命,甚至儿童革命,并不是极其个别的现象,它曾经以群体、部落的样式大量存在着。以我们所熟悉的著名作家们为例,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列出不少的榜样来。王蒙是一个典型的“少年布尔什维克”,他十四岁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柳青也是少年时期就参加了革命,12岁就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刘真则是童年就参加了革命,12岁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红旗谱》的作者梁斌则更为典型,他生于1919年,1927年即是8岁时便加入了共青团,10岁时就参加了反割头税运动,11岁时参加了保定二师的护校斗争,13岁时参加了高蠡武装暴动,14岁就参加了北平的“左联”……

文学作品中的少年革命者更是不计其数,《红旗谱》中的严江涛、张嘉庆,《红岩》中的小萝卜头,《青春之歌》中林道静同监狱中那个不过十多岁的小难友,《活着》中的春生,《受活》中的茅枝等等。

在诸多的少年革命者之中,由于“被革命者”的残忍与毒辣,他们不甘心丧失自己的权力,不甘心退出历史舞台,必然会想尽方法对付革命者,少年革命者由于自身力量的薄弱,斗争经验的缺乏,被戕害者肯定为数不少:刘胡兰在国民党的铡刀下慷慨成仁时年仅15岁,王二小死在鬼子的刺刀下不过12岁,而《小英雄雨来》的原型,同样是死在残酷的战争之中……我们不难想见,在当时的革命历程中,有多少这样年幼的孩子,拖着尚未成熟的身体,在连天的炮火里穿梭?有多少孩子活在枪口之下,他们的生命每时每刻都有被无情的炮火吞噬的危险……

少年是祖国的希望,是民族的未来,是即将到来的世界的中流砥柱。早在100年前,梁任公在《少年中国说》中就曾有过这般的豪言壮语:“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按照梁启超的逻辑,我们大抵亦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少年革命,则国革命!事实上,也确是如此,大量的儿童、少年以革命为信仰,以革命为己任,并身体力行地从事革命,可谓是中国革命能迅速走向胜利的一大因素。

然而,革命又是残酷的,它是铁和血的较量,是枪杆子里争夺的政权问题。毛泽东就有过流传甚广的豪言壮语:“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革命是一场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烈行动。”的确,革命是一场暴动,革命会有牺牲,而且会有巨大的牺牲,子弹并不会因为遭遇一个年幼无知的孩子而改变它的方向。但是,以人性的角度看待,任何一个人的生命的逝去都是值得惋惜的,而一个少年生命的逝去更值得痛心疾首,扼腕叹息!因为他们还不曾经历过过多的世事,还不曾真正地认识到这个世界,或许还根本没有理解革命的真正意义所在,就已经不得已地为革命献了身……

试想当年少年革命者竟有如此之众,不外乎有以下几种原因:第一,当时中国下层民众的生活状况极度贫困,为了生存下去,一些贫穷人家的子弟只好投身革命,以期生活下去。一些老人回忆抗战年代,其时曾有“此处不留爷,自由留爷处,处处不留爷,爷就投八路”的民谣流传下来。或许,其间不乏一些人有意无意的的诬蔑或误解,但我们仍能分辨出投奔革命投奔八路以求生存,仍然是一部分人选择的一条生路。第二,日本侵略者以及国民党政府引起了公愤,人人希望“得而诛之”,为此,许多人自发走上了反抗道路,后经人引导,走到了共产党领导的革命队伍中来。第三则是共产党对于革命道理的宣传深入民心,尤其是以文学为工具,宣扬革命救国之道,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促使广大人民认识到革命的迫切性?D?D不革命就没有出路,不革命就会亡国灭种?D?D再加上向广大民众展示了革命的蓝图,才使得越来越多的少年、儿童对革命充满了向往,充满了期望!当然,其间还有其它的一些因素,譬如苏联以及共产国际的影响和推动,席卷世界的红色革命浪潮,以及少年本身向往激情向往传奇的本性等等。

许许多多的少年投身于革命,对于党夺取政权的前景来说,无疑是一件幸事!

少年参加革命,毫无疑问壮大了革命群体的力量。古人常言“英雄出少年”。从积极意义的角度来看,因为少年历经世事较少,还没有学会中国特色的圆滑处世之道,以“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行事,兴许真的能够做出一番令人讶异的壮举来。假若从消极的角度看,则是少年缺少必要的社会经验,容易受人蛊惑,容易被人利用,不管这种利用以多么高尚的名义进行。二战期间,希特勒就曾以所谓的“爱国主义”为号召,组建了德意志第三帝国令人惊骇的“娃娃兵”部队,这些少年士兵尽管骨骼发育尚未完善,甚至每天需要一袋奶为他们补充营养,却有着勇猛无比的勇气和超强乃至惊人的战斗力,让与之交战的同盟国军队望而生畏,这大抵也正是利用了少年的“无知无畏”吧……

当然,我们的少年革命者从事的是正义的事业,和法西斯分子培养的杀人工具是不可相提并论的。少年革命者的积极加盟,第一,为革命队伍增添了新鲜血液,革命群体里有了新一代的出现,更能激发老革命者的斗志和潜能;第二,为革命培养了成熟的后继力量,少年革命者出入于炮火之间,险恶的环境逐渐把他们锻炼成一个个老练的革命人士,以继续高举革命的火炬,使之成为熊熊大火,烧掉腐朽的旧世界!

少年参加革命,还会起到良好的宣传作用,对于那些对革命持观望态度的人,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诱惑和刺激,从而促使更多的人主动地了解革命意义,进而接近革命,投身革命。革命能够成为当时的流行话语,众多少年的陆续加盟可谓是功不可没!

革命的群体壮大了,革命的影响增强了,革命的主体成熟了,革命的形势乐观了,于是乎,革命的胜利也就越来越近了。从这点意义上说,诸多的少年参加革命,实在是时代之幸,是共产党之幸,亦是革命之幸!

然而,少年参加了革命,大抵就意味着这么多的少年脱离了正常的成长轨道,不得不在危难和炮火中度着非人的日子,顶着烈日,顶着暴雨,顶着炮火,顶着饥饿的威胁,顶着死亡的沉重的压力,甚至尚未懂事就不得不困囿于牢狱,在暗无天日里龃龉成长?D?D这些炮火中凄美的花蕾,被时代和暴力无情地摧残着,无数年幼的生命在炮火中灰飞烟灭了……

少年、儿童的第一要务是成长?D?D包括身体上、心理上、世界观、人生观等诸多方面的成长?D?D他们的正常成长是一个社会稳定有序的明证,也是保障这个社会得以持续良性发展的条件,但其时他们并不具有这般良好的社会环境,少年与儿童的成长或多或少地会受到紊乱状态的影响,会有冲突,会有振荡,会有不安与悸动。然而,其中有一点是勿庸置疑的,远离战争,远离炮火的氛围是更适宜这些孩子们成长的,也即是说,参加革命的少年以及儿童,有意无意中丢失了更为适宜的成长环境,丢失了相对的安宁与和平,只能活在一个充满了残暴,充满了悲惨,充满了血腥,充满了死亡气息和仇恨哲学的空间里,因此,他们的人生也必然会或多或少地受到不良的影响。完全被革命意识武装并不是一件好的事情,建国后诸多的政治运动最后直至惨绝人寰的“文化大革命”,或许和此会有一些因缘吧。如果说,在反抗日本军队的外来侵略,民族存急危亡之秋的严峻形势下,少年踊跃革命是出于民族尊严爱国热忱,尚可以原谅的话,那么国共双方仅仅为了政权之争,便卷入了不计其数的幼稚少年,就不能不令我们后人反思了!

这些少年,尤其是以革命的名义牺牲了的少年,无疑都是一桩桩让人痛心疾首又让人悲愤无言的悲剧,他们的生命被扼杀了,被炮火吞噬了,他们甚至获得了“小烈士”的荣誉,可是,“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他们的生命都一去不复返了,他们为自己也许尚未真正明晓的革命尽了忠,献了身!年幼的憧憬着美好的生命灰飞烟灭,以每一个牺牲了的少年个体去论,少年革命无疑是一种时代的剧痛……

新时期以来,随着政治话语对于思想界的干预渐渐松缓,再加上一些历史材料的公开,传统的笼罩着耀眼光环的革命神话慢慢褪去了它神圣的外衣,人们也得以更加理性、更加科学地去看待20世纪的中国革命行为。李泽厚、刘再复都曾经表示过,20世纪是革命和政治“压倒一切、排斥一切、渗透一切甚至主宰一切的世纪”[1](P66,P70);然而“革命只是一种破坏性的力量,它破坏了一种政治框架之后,并没有提供新的政治框架”,甚至为此提出“告别革命”的口号。朱学勤先生也曾有过类似的思索:“人们往往遗忘了革命遗留的代价,并且由于遗忘而轻信了许多神话……”[2]

当然,对于革命的多元思考是应该而且有益的,它能在理论上探索国家民族的多重选择性,它能指导我们以史为鉴,少走弯路。不过,在我看来,革命或许值得反思,但少年革命是绝对应该反思的!

2006年10月11日 郑州


参考文献:
[1]李泽厚、刘再复.告别革命[M].香港.天地图书有限公司.1997.
[2]朱学勤.革命[N].广州.南方周末,1999-12-29.

作者简介:彭永强,男,汉族,曾用笔名周凡、日瓦哥,1982年12月生于河南淮阳,现在郑州大学文学院读现当代文学硕士。报刊撰稿人,自2000年以来在全国各大报刊陆续发表文章,至今逾50万字,体裁涉及小说、故事、散文、杂文、评论等。

 

 
p6
news
jintian journal
book series
jintian people
editorial team
selection
letter from editor
readers feedback
related links
submission
subscription
contact
p23

今天视野
| 版权声明 | 今天杂志 | 读者留言 | 投稿 | 订阅《今天》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0-2007, jintian.net, All Rights Reserved.
 
spac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