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ft
home
p13
www25
《今天》文学杂志网络版
线
《今天》杂志今天要闻今天推荐李雾点评专辑诗歌散文小说纪实文学访谈评论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旅俄随想
胡发云

友人邀约,同游俄罗斯。一行七人中,最小的四十出头,最老的已是“80后”了。这样的一群,与俄苏就有了千丝万缕打断骨头连着筋的联系。一个人名,一首歌曲,一段往事,一个场景……都会生出许多回忆或感慨来。特别是有俄苏文学专家、翻译家蓝英年先生同行,于是便有了耳目和喉舌——第一次,这两个词儿变得如此准确和亲切。

1:从中苏友好宫到全俄展览中心

9时从北京起飞,一路上逐日而行,抵达莫斯科,还是正午,烈日当空。入住那座硕大无比客房三千的宇宙饭店。那是1980年为莫斯科奥运会而建的,苏法合资。据说法方要求在饭店广场上竖一尊戴高乐像,钱不钱的都好说。戴高乐果然就立在那儿了。二十多年来,戴着他那顶著名的高帽子,看脚下人来车往世事变迁。

从客房窗口望去,对面有一片典型的苏式建筑群。蓝先生告诉我们,那就是著名的苏联国民经济成就展览馆,没事儿的时候可以去转转。他还记得里面有十五个小金人,代表前苏联15个加盟共和国。

于我来说,对苏联最早的印象,来自于一只印制精美的铁皮糖盒,里面的糖果,用那种透明的,我们当时称之为“玻璃糖纸”包裹。于是,一个遥远又陌生的异国,便以这样的五彩斑斓进入我的童年记忆。在我们玩糖纸的孩子间,这样的一张“苏联玻璃糖纸”可以换数十张普通糖纸。父辈们在49年以前当然是见过这一类糖纸的,但是他们不说,似乎这样的糖纸天生就只有苏联才有。就像报纸上苏联人打领带,神气又新异。父辈们也不说,他们数十年前就在脖子上挂过。直到文革来了,母亲翻箱倒柜寻找那些“四旧”之物,翻出一些打领带的照片,在厨房的水池里烧,又翻出一些领带来,一刀一刀剪断拆开摊平,让它们面目全非,我这才发现家里早就有这种苏联人使用的东西。

五十年代,对于我们来说,中国以外的全部世界只有苏联。如果说还有一个的话,那就是墙头宣传画上,那些头戴钢盔,脚蹬皮靴,面目狰狞的美帝国主义。

1956年,继北京,上海,广州之后,武汉也建了一座“中苏友好宫”,紧接着,在那里举办了《苏联经济文化建设成就展览会》。那盒糖,就是我父母参观展览后从那儿买回来的。不久,我就见到了那座对于武汉来说无异于神话宫殿似的建筑。宽阔的广场,美丽的喷泉,庄严恢宏装饰繁复的建筑群,华丽的穹顶,光洁的地面,还有那些精致又气派的雕塑……那时候,武汉已经有了一批这样的苏式建筑,和刚刚落成的万里长江第一桥。连同那些精美的糖纸,“苏联”就以这样直观的方式,移植于一个孩子心中。

晚饭后,八点多钟,太阳还未落山。我到那个展览馆去散步。从饭店过去,要穿过一条长长的地下通道。俄国人喜大,地下通道也是如此,搞市场经济了,两旁建起了一溜商铺,中间留下的走道依然宽敞。商铺门脸都不大,橱窗中摆满密密麻麻的各类商品,从烟酒服饰到手机相机,洋货国货都有。俄国人性傲,永远一副爱买不买自得其乐的样子。走出地下通道,一片热腾腾的市井烟火气扑面而来:一群群年轻的街头歌手已经架好了一应家杂唱起歌来,不再是我们熟悉的俄苏歌曲了,有看客应和着隆隆的节拍跳舞,也不是我们熟悉的苏联水兵舞或乌克兰民族舞,倒像美国的街舞。胖胖的大妈在买那种棕色的饮料格瓦斯,还有卖花的,卖头巾的,买玩具的,卖鲜果干果的……价格都不便宜,加之用卢布计算,数字是人民币的三倍,开始总不能接受。后来知道,俄罗斯近年的人均收入增长很快,每年都是两位数,今年的月均已达一万多卢布,也就是三千多人民币,莫斯科地区已达到两万。用世行报告中的话来说,是一种符合穷人利益的经济增长。加上他们的福利不错,那些对中国人来说要命的支出——上学就医交通能源水电通讯供暖,不是免费就是廉价,所以他们大多数还是敢花钱的。

进了展览馆大门,这才发现,当年父母给我买糖果的中苏友好宫,只是这个展览馆在中国的一个远房兄弟,身架,眉眼,神气,都像。只是武汉那个远房兄弟早已在十多年前一串爆破声中烟消云散了,连同数十年的风风雨雨——里面办过的各类展览,连缀起来,可以当一部武汉社会政治文化史来看——大跃进,四清,学雷锋,文化大革命,收租院,一直到后来的各类商业展销会,给武汉市民留下了许多历史记忆。据说许多目睹炸馆场面的中老年人都哭了。

如我们早已熟悉的国内同类场馆一样,这个当年苏联向全世界展示社会主义强大、先进与民族团结的教育基地,已经成为商业娱乐之海。歌厅,迪厅,游戏厅,水幕电影,射击场,还有全世界无处不在的中餐馆……布满这234公顷的每一个角落。突然就看见了那个极熟悉的雕塑,男的举一把铁锤,女的举一把镰刀,双双前倾,仰望天际,一副纯洁热情志向高远的模样——莫斯科电影制片厂的厂徽!许许多多的苏联电影顿时涌上眼帘。孩提时代,坐在人头涌动的电影院里,布帘关闭,灯光渐暗,音乐声起,银幕上出现的第一个镜头就是它!然后,一个壮丽的或欢乐的,阴郁的或惊险的故事开始了……“苏联”,就这样梦幻似的进入一个孩子的心灵空间。

展馆内大树参天,绿茵葱笼,情侣们搂着牵着,母亲推着婴儿车,男人们提一瓶啤酒扎堆聊天,姑娘们穿着简洁,三五成群或独自溜达。顺便说一句,当今的俄罗斯女性风行低腰裤,一些在中国女人看来极不适合的身材极不适合的年龄,也穿,有的低到不能再低的程度。据说那儿能够暴露身子的日子不多,所以在短短的夏季里,尽量让更大面积的皮肤见见天日,哪怕日头再猛,极少有女性打伞戴帽子。姑娘们拿一瓶啤酒或夹一支香烟,也是街头常景。我对她们照相,她们发现,一起转过身,举杯微笑。

一片片草地和建筑间,有宽阔的行道和空地,于是,滑旱冰就成了这里一道独特的风景,渐渐降临的夜幕中,男女青年们或中年们,像黄昏的蝙蝠一样矫健又美丽地飞行,互相追逐,独自翱翔,或做一些类似于冰球的游戏,有的则自得其乐地在空地上摆放一溜障碍物,犹如高山滑雪那样在其间穿行,做出各种各样好看的动作来。

一顶帐篷,几把遮阳伞,还有那全世界都认识的花体英文字样——COCACOLA。一个有点苦,有点甜,还有点气体的黑乎乎的饮料,就这样不动声色又无处不在地渗透到世界上每一个有人群的地方。可口可乐摊点背后,是那座建于1964年、高107米的宇航纪念碑,一道巨大又强劲的弧线冲上天穹,弧线的顶端是那架把人类第一个宇航员加加林送上天的宇宙飞船,这个曾把美苏冷战推向外太空的标志物,多少有些落寞地镶嵌在晚霞中宛如一道历史的轨迹。

主楼前,有座列宁铜像。后来在莫斯科,彼得堡的一些地方也能看到。除了斯大林,俄国人几乎把一切前朝旧物都留着,地铁或前政府机构上的铁锤镰刀图案,社会主义劳动英雄或红军战士的塑像,各个时期的政治文化名人故居墙上的铭牌,还有大大小小的墓园里,各色人物的墓碑……这些旧物似乎都是他们往昔岁月的一部分。

一个身材健美衣着简练的女孩独自绕着列宁像滑行,做着许多花样滑冰的动作,我给她拍了一张照片,与身旁那个曾经改变了俄国也改变了世界的留着山羊胡须的小老头,构成了一副饶有意味的画面。

果然就看到了那十五个小金人,在一座喷水池中间站了一圈,各自穿着自己本民族的服装,全是美丽的姑娘。圆心是一捆极夸张的麦穗,让人想起了大跃进时候的宣传画。

2:1917——1967——2007

今年“十月革命”90周年,从一踏上俄罗斯的土地,便想到这个曾经无比神圣词儿。也想起了我的1967年。那是整个文革十年中最动荡最诡谲最具戏剧性的一年。几乎也是这样的季节,我和一位挚友,决定出版一本诗集,纪念十月革命50周年。那一年我18岁,他19岁。我们12、3岁便在一起读诗写诗了——在那荒凉又饥饿的年岁,两个刚刚进入青春期的孩子,在节奏,韵律与文字美感中找到了一种快乐和惆怅。春花秋月,夏雨冬雪,星空晨曦,江海湖泊,当然还有革命,理想,青春热情与梦幻,在一行行诗句中派遣了许多的苦闷和茫然。文革开始,由于我们各自的家庭背景,都被排除在时代大潮之外。到了1967年,突然得到了许多做梦也没有想到的自由。我们偶然间结识了一批黑帮作家作曲家,并且作为责编,为一位被打成反革命的右派军旅诗人出了一本诗集——也就是找一个群众组织,弄一些纸张,找一家印刷厂,排版校对印刷装订,就这么简单,连里面的插图,都是我们自己在废弃的旧铅版中找来的。大约当年遇罗克们印刷他们的《中学文革报》也就是这么干的。只是这样的“出版自由”很短命,不到一年就结束了。我们找到了“十月革命”这个主题,为什么会这样?已经记不太清楚,是我们喜爱的那种语言情调,还是心里其实深藏着一种对苏联的情素,还有就是它有着“反修”的合法依据?两个多月后,十月革命50周年前夕,这本薄薄的,收录了24首诗作的集子面世,其中的作品,有我们自己的,也有我们约来的各行各业的,包括文革前已经成名的诗人的。我们给它起的名字是《十月的烈火》。旅俄回来,我又翻出这一本诗集,套红的木刻封面,两组重叠的人物造型,一组是十月革命的工农兵,一组是中国文革的工农兵。里面的内容语词,今天读来神圣又荒谬,恍若天书。

从一盒糖果,一座建筑开始,苏联——这个巨大的审美化的红色乌托邦,以它特有魅力,一种无比新奇的异质文化进入了我们这一代的生活。电影,报纸,歌舞,话剧,雕塑,绘画,小人书,小说,收音机里或哥哥姐姐们嘴里唱出的歌曲……十月革命,就在这样的熏染中成为我们的神话。这一切,都是以不可质疑的真理样式交给我们的,包括那些暴力,血腥与恐怖。许多人都可以大段大段地背诵某些电影中的台词,模仿各种角色的语气和动作,陶醉于那种一瞬间改天换地的豪迈与潇洒,牺牲与壮美……在那个与历史,与前辈,与整个世界都失去联系的岁月里,俄苏文化,成为我们贫瘠单薄的食谱中,色彩最丰富的那一部分。

俄苏文化于我们,像一次包办的婚姻,多年后,我们发现了那个男人的不堪背景和种种劣迹,看到媒婆当年撒下的无数谎言,但是曾经爱过,还有了孩子——那是一种植入生命的情感经历。这种怆然,伤感和难以言说的苦楚,让很多人不能释怀。

在大陆的一片粗鄙肃杀之中,俄苏文化成也为我们一个遥远又朦胧的梦中情人,不可言说又萦绕在心。所以,当六十年代初,我们隐隐知道中苏交恶了,内心竟有一种非常苦涩感伤的情绪。我记得,我们几个十多岁的孩子,常常私下隐秘地谈论这件事,宛如敏感的孩子谈论自己父母即将破裂的婚姻,内心充满紧张和不安。那时候,有些和苏联某一个男孩或女孩保持着通信的人,不再接到对方的邮件了。

到了文革,中苏早已是撕破脸皮彻底绝裂了。当年那一群尚还怀着童稚之心的孩子,已经在数年的教化中,渐渐培养出仇恨与坚硬。“苏修”,“赫秃子”,“新沙皇”,“社会帝国主义”已经是比美帝国主义更加恶毒的形象。也是文革中出现频率最多的贬词,连中国自己的坏人,也要冠以“中国的赫鲁晓夫”之恶名。于是,这个我们从未真正了解过的北方邻邦,在一只大手的操纵下,像皮影戏一样,转过身来,已是一副妖魔鬼怪模样。这样的戏剧性变化,也让我们进入了戏剧性。重读当年那些诗作,可以读出一种自作多情的舞台感来。

这本诗集中,有我一首《老布尔什维克的心》,其中有这样的诗句:

“五十年了,
克里姆林宫的红星亮了,又暗了。
它失去了耀眼的红光,
惨淡的余辉像纽约霓虹广告;

“半个世纪了,
伏尔加河的水涨了,又落了,
它像俄罗斯的眼泪默默地流淌,
再不像从前那样奔腾呼啸。

“蠹虫蛀空了钻天的白杨,
克里姆林宫在糖弹中倾倒!
政权,政权!
多少苏联人没有很好地想过,
胜利后,
它还会不会重新失掉……”

海风吹动着银丝般的白发,
阿芙乐尔水手立在涅瓦河滨,
他的心河底的激流一样翻滚,
老布尔什维克怀念着列宁。
……

我知道,今天,当我满怀不安愧对少作的时候,依然有人心里保留着这样的情愫。但是俄罗斯人自己却早已淡泊了,行程中,没有谁主动和我们说起他。到莫斯科的第二天,我们刚走进红场,突然就看见了列宁,他坐在树荫下的一只小凳上,胸襟上缀着一个苏维埃代表胸徽,两腿间靠着一竿半人高的苏共党旗,紧挨他身边的,是当年他亲自下令毙掉的沙皇尼古拉二世。这是两个俄罗斯人装扮的,酷似,给游人照相用,每次收费十卢布。半生研究苏俄,多次来过俄国或前苏联的蓝先生,终于有机会和这两个举足轻重的人物一起合影,他一手搂着列宁,一手搂着沙皇。再往前走,这样的列宁和沙皇竟有好几对。

不远处,一条数百人的长队,耐心等待着去瞻仰列宁遗体,大陆人占了很大比例。

后来,在彼得堡的一个墓园里,一位美丽的俄罗斯文史学者一路引领我们探看各种人物的陵墓。她突然问我们:“这里还有一个,不知道你们还有没有兴趣看看?”我们问是谁,她说:“列宁的一家。”她说的是列宁的母亲和他的两个兄弟。我们说当然要看看,那也是一段历史。

在俄罗斯期间,就我们目力所及,没有见到关于十月革命90周年的动静。几年前,俄罗斯当局已经将中小学课本中关于十月革命的提法改为“十月政变”。因为推翻沙皇,结束帝制,是在资产阶级的二月革命中就完成了。十月政变中被推翻的临时政府,倒是一个合法的政府。而我们糊里糊涂敬奉大半个世纪的苏维埃,并不是苏联的苏,而是1905年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产生的一种组织形式。意为“代表会议”。布尔什维克夺权后沿用了这个组织形式。而苏联这个词儿,是1922年才出现的。

数日后,我们在涅瓦河上见到那个给中国送来“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的阿芙乐尔号,这艘被我和无数人写入诗句的英雄战舰,当时其实在彼得堡船厂大修,没有下水,也没有武器装备。布尔什维克涌向冬宫的时候,船上的一个机械师发出几枚空弹,冬宫的大门早已由里面的防卫长官亲自打开了。几乎是一次不流血的政变。

3:又是8.19

在俄罗斯期间,适逢“8.19”十六周年。

1991年8月19日,苏联一批保守派政要突然发动政变,废黜了远在克里米亚休假的总统戈尔巴乔夫(与1964年赫鲁晓夫的故事如出一辙),要终结刚刚开始的艰难改革。在黑海之滨的别墅里,戈尔巴乔夫拒绝了来人对他的逼宫,在莫斯科俄罗斯议会大厦前,叶利钦跳上叛乱部队塔曼师110号坦克,呼吁莫斯科人和俄罗斯全体公民进行反击……俄罗斯人民,包括一千多万苏共党员,在这历史关头,冷静又坚决地做出了自己的选择。数日后,戈尔巴乔夫以一种多少有些悲壮的凤凰涅槃的方式——辞去苏共总书记,解散苏共——简洁平和地完成了俄罗斯一次历史剧变。

想来也很巧,当时我正在俄罗斯远东的一个城市,对于莫斯科发生的那个事变。居民们保持了令人吃惊的冷静。没有哄抢,没有骚乱,没有不同观点人群之间的冲突,只有报刊亭前买报的长队,透出他们内心的激越与动荡。市面上一切如常。连排队都是规规矩矩的,两个人之间,空出一个人的距离没有加塞插队,许多人拿一份报纸或一本书,耐心地读,耐心地等。如果有一点小小的骚动,大多是我们的某些同胞不太守规则了。那正是苏联副食日用品供应紧张的时候,商店里空空如也的货架,让人想起了我们的三年饥荒。偶有一些黄瓜西红柿牛肉火腿肠摆放在里面,价格都极高。当时卢布贬值厉害,一块人民币可以换100卢布。揣上几千元人民币,便像八十年代初期那些港台阔佬来到大陆一样。只是他们的售货员并不见钱眼开,常常会优先照顾本地的顾客。在肉食极度匮乏的时候,满大街的鸽子却依然过着安详的日子,在草地上嬉戏,在人群中流连,没有谁将它们脖子拧了拿回去炖汤。我至今记得,一位卖爆玉米花的老太太,生意清淡,每每有鸽子飞来,她都会撒一把喂它们。还有满大街的狗,各色各样的狗,没人打了回去下火锅。

(一)(二)

 
p6
news
jintian journal
book series
jintian people
editorial team
selection
letter from editor
readers feedback
related links
submission
subscription
contact
p23

今天视野
| 版权声明 | 今天杂志 | 读者留言 | 投稿 | 订阅《今天》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0-2007, jintian.net, All Rights Reserved.
 
spacer